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中東沖突外溢加劇地區國家安全焦慮

2025年10月09日09:38 | 來源:解放軍報222
小字號

點擊播報本文,約

日前,沙特阿拉伯和巴基斯坦政府在沙特首都利雅得簽署共同戰略防御協議。根據協議,第三方針對兩國任何一國的攻擊將被視為“對兩國的侵略”。兩國發表聯合聲明說,這份協議反映出雙方對加強國家安全以及實現地區和世界安全與和平的共同承諾,旨在發展兩國間防務合作,加強對任何侵略的聯合威懾。

沙特是巴基斯坦宣布獨立后最早予以外交承認的國家之一,曾在2018年向巴基斯坦提供60億美元貸款,以幫助巴方緩解債務危機。而巴方自1967年以來已為超過8000名沙特軍人提供培訓。雙方長期保持密切的外交和安全關系,為此次協議簽署奠定基礎。而中東日趨外溢的安全風險,則是讓雙方簽署協議的直接誘因。

9月9日,以色列針對身處卡塔爾首都多哈的哈馬斯領導層進行“精准打擊”。空襲發生時,哈馬斯談判代表團正在討論一份由美國提出的加沙地帶最新停火方案,5名巴勒斯坦人和1名卡塔爾內部安全部隊人員遇難。以色列的這一行為,公然侵犯卡塔爾領土主權和國家安全、公然違反國際法和《聯合國憲章》、公然破壞實現和平的努力,隨即引發國際社會嚴厲譴責。就在這時,美國國務卿魯比奧開始對以色列進行為期兩天的訪問,並表示以色列對卡塔爾的襲擊不會動搖美以關系。在魯比奧抵達以色列之際,以軍甚至對加沙地帶展開強烈攻勢,不斷擴大對加沙城及其外圍區域的空襲規模。

以色列的強硬舉動和美國的刻意縱容,無疑讓沙特等海灣國家產生強烈不滿。卡塔爾不僅是巴以停火談判的主要斡旋方之一,也是美國在中東地區的重要盟友。外國分析人士普遍認為,沒有美方點頭,以軍戰機幾乎不可能在無人發現的情況下靠近或進入卡塔爾空域。這讓一直依靠美國提供保護的一些海灣國家看到,對美方而言,在“更親密”的盟友以色列面前,其他中東盟友的利益或許會成為“可以犧牲的代價”。美國這個“安全伙伴”並不可靠,必然導致部分地區國家開始尋求其他安全手段並重新審視與美國的關系。

在此背景下,沙特與巴基斯坦簽署這樣一份安全防御協議也就不難理解。沙特希望借此協議實現安全保障合作的多元化,巴方則尋求提升戰略地位。雙方的共同目標,是以更緊密的安全合作來應對地區局勢的不確定性。盡管協議中沒有明確指出巴基斯坦要為沙特提供“核保護”,但仍可以提升海灣國家在安全領域的威懾力,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類似以色列對卡塔爾的行動再次發生。對於巴基斯坦來說,沙特是巴基斯坦在地區安全架構中可靠的戰略支點。協議簽署后,巴基斯坦的地區影響力也將進一步提升。

除了積極向外拓展防務關系,海灣國家也在加強內部安全機制建設。以色列對卡塔爾的打擊發生后,阿拉伯-伊斯蘭緊急峰會在多哈召開。峰會呼吁阿拉伯和伊斯蘭國家團結一致應對共同挑戰和威脅。海灣合作委員會聯合防務理事會也舉行了特別會議,決定通過聯合軍事司令部加強情報共享,實時傳輸空情態勢,加快建設海灣彈道導彈預警體系,更新聯合防務計劃,並決定在3個月內舉行防空聯合演習,以進一步提升集體防務能力。

有分析人士認為,在這份協議之后,阿聯酋、卡塔爾等國很可能會與巴基斯坦簽署類似協議。歸根到底,加沙問題仍是中東局勢的一個核心安全問題,相關國家的不安全感是沖突影響外溢的結果。安全應當是共同的,以暴制暴只能制造和積聚新的仇恨,推動加沙全面停火才能真正有效緩解地區緊張局勢。(許怡真)

(責編:唐宋、彭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