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日本自衛隊密集軍演引爭議

2025年10月31日08:45 | 來源:中國國防報222
小字號

點擊播報本文,約

據日本媒體報道,10月20日至31日,日本陸海空自衛隊在全境及周邊海空域開展“令和07年度自衛隊統合演習”(以下簡稱“令和07統合演習”)。日本防衛省稱,此次演習參演兵力5.2萬人,動用車輛4180台、艦艇60艘、飛機310架,為該系列演習舉辦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美國和澳大利亞派員參與演習部分課目,各方圍繞聯合作戰能力提升展開協同訓練。分析人士指出,日本近期密集開展多場演習,其突破“專守防衛”原則的動向引發多方關注和警惕。

實兵演練覆蓋全域

“令和”系列年度軍演採用“指揮所帶實兵”模式,按奇偶年交替側重指揮或實兵演練,本年度聚焦實兵演練,主要課目包括地面作戰、海上攔截、空中作戰和兩棲作戰等。據防衛省透露,為集中精力開展訓練,已取消“觀閱式”“觀艦式”等例行儀式。

依據公開信息,演習延續“塑勢、防御、支援、反擊、維穩”5個階段架構。在“塑勢”階段,聚焦西南島嶼危機和海上“灰色地帶”威脅升級場景,強化監視警戒和盟國情報共享﹔“防御”階段中,海上自衛隊實施海上攔截,“宙斯盾”艦與航空自衛隊“愛國者”導彈營構建聯合防空體系,陸上自衛隊加強邊境防護﹔“支援”階段由美澳艦機在“交戰區”外圍執行反潛偵察等任務﹔“反擊”階段通過紅藍對抗,完成水陸機動團“魚鷹”運輸機機降、改進型12式反艦導彈模擬打擊及高超聲速武器攔截等課目﹔“維穩”階段主要進行兵力回撤和總結。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演習首次由今年3月新設的統合作戰司令部主導指揮,標志著日本自衛隊作戰指揮體制的轉型調整。據防衛省介紹,該司令部可統籌陸海空及太空、網絡等多領域力量,同時承擔與美國印太司令部的對接協調任務。此外,在演習過程中,日本廣泛動員民用資源,包括機場、港口等關鍵樞紐和民間運力、醫療力量等,以提升綜合保障能力。

頻繁開展多邊聯演

與“令和07統合演習”同期,日本海上自衛隊聯合美國海軍啟動“年度聯合演習2025”,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新西蘭均派員參與。日本海上自衛隊以“加賀”號直升機驅逐艦為主力,美國海軍出動多艘軍艦、P-8A反潛巡邏機、1艘潛艇和F-35B戰斗機等,開展防空、反潛等多課目演練,試圖構建分層防御體系。

日本媒體稱,此次聯演是近期自衛隊密集開展雙邊及多邊軍演的一個縮影。此前1個多月,日本已與美、韓、英、法、澳等國舉行“多大甲板”“自由之刃”“武士道衛士”“堅毅之龍”等多場聯合演習。這些演習課目各有側重,如“多大甲板”是日、美、英、澳海軍實施的多航母協同演練,“武士道衛士”是日、美、澳F-35A戰斗機首次專項集訓,“堅毅之龍”演習中,美國首次在日本部署“堤豐”機動導彈系統,進一步驗証對海陸空多種目標的打擊能力。

為強化演習威懾力,美軍以“特遣部隊動態部署”為名,向日本三澤基地臨時派駐4架B-1B戰略轟炸機,並派出攻擊核潛艇參加聯合軍演。外媒分析認為,日本意在通過密集演練磨合盟國指揮體系和任務分工,提升協同作戰水平。

引發日本民眾抗議

“令和07統合演習”自啟動起便引發日本國內抗議,民眾持續在防衛省前集會,反對政府的黷武傾向。有外軍專家指出,此次演習與右翼政權組閣時間重疊,進一步加劇民眾焦慮,其潛在風險正逐步顯現。

裝備和人員的超負荷運轉已暴露安全隱患。不久前,日本“浦賀”號掃布雷艦在布雷訓練中險些發生重大事故,此次演習再度動用事故頻發的“魚鷹”運輸機,且啟用民用設施時未公布安全標准,引發日本民眾對自衛隊安全能力的廣泛質疑。與此同時,統合作戰司令部的設立和運行引發違憲爭議。部分日本學者指出,該司令部本質是和平時期的常設戰爭指揮機構,明顯偏離憲法規范,堪稱“違憲組織”。

在國際層面,日本借“五眼聯盟”“奧庫斯”聯盟等機制突破“專守防衛”原則,推動“北約印太化”和“印太北約化”,持續發展遠程打擊能力,引發國際社會關注和警惕。同時,外國軍事力量長期駐扎造成的生態破壞,成為地方政府和民眾抗議的焦點,也使日本政府面臨較大政策壓力。

此次“令和07統合演習”及日本自衛隊系列軍事行動,既是日本軍事戰略轉向的集中體現,也是其突破戰后國際秩序約束的重要步驟。這種以“集體安全”為名、行“軍事擴張”之實的做法,將加劇地區安全困境,后續發展值得關注。(劉 澄)

(責編:任佳暉、彭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