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四國聯合採購無人機
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10月下旬,芬蘭、瑞典、挪威和丹麥四國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簽署《技術安排》及配套《實施協議》,決定聯合採購無人機及相關技術。有報道稱,此舉有助於實現北歐四國無人機的標准化與協同化。
目前,文件具體細節尚未公開。有評論預測,此次採購將著眼於北極地區戰略部署,推動形成大、中、小型互補,偵察、控制、打擊功能於一體的梯次布局。在大型遠程無人機方面,四國將重點考慮採購美制MQ-9B無人機﹔中型戰術無人機則側重整合本土技術,例如,採用瑞典薩博集團研發的無人機蜂群系統,可實現單兵控制百余架無人機﹔小型無人機以快速部署為目標,挪威已斥資940萬美元採購X10D無人機系統。聯合採購完成后,四國軍用無人機總數預計突破萬架,通過兼容北約數據鏈可構建高密度監控網絡。
北歐四國將採用“雙軌並行”模式提升採購效率,計劃於2026年第一季度簽署首批合同。一方面,依托北約支持與採購局統籌多國微型無人機採購,進一步規范採購流程,形成規模優勢﹔另一方面,借助丹麥國防部成熟的框架協議,降低小型無人機等裝備的談判成本。這種採購模式與北約無人機能力聯盟供應機制類似。除硬件採購外,四國還將在技術研發、人員培訓和情報交流等領域深化合作,通過全周期覆蓋逐步構建起技術互通、指揮互聯、行動協同的防務共同體。
芬蘭國防部長安蒂·海凱寧表示,此次聯合採購旨在實現多國便捷行動、降低採購成本、提升本土產能等多重目標。四國將通過無人機的體系化運用,強化對地區安全的主導能力。
今年以來,北歐地區已報告超過20起不明無人機侵擾事件,多數針對交通樞紐和軍事設施。其間,丹麥卡魯普軍用機場空域一度被迫關閉,挪威奧斯陸機場航班緊急轉場,暴露出北歐單一國家在應對無人機威脅方面存在能力短板。此次聯合採購無人機,將與此前多項舉措形成聯動,進一步推動北歐地區軍事力量重組。例如,今年2月,北約在挪威啟動第三個聯合空中作戰中心,為北歐四國無人機的部署、調度與協同提供戰略框架﹔6月,四國與挪威拿默公司簽署無人機彈藥供給協議﹔9月,芬蘭和瑞典在兩國邊境部署聯合作戰旅,未來採購的無人機將列裝該部隊。
分析人士指出,無人機的大規模部署和體系化運用,將提升北歐四國邊境監控與海上巡邏能力,並與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等國共同打造的“無人機牆”計劃相呼應,進一步拓展無人機協作網絡。不過,盡管四國已就聯合採購達成共識,但在型號選擇、預算分攤、任務分工等方面仍存分歧。針對“無人機牆”計劃的具體實施方式,各國意見也不盡相同。比如,芬蘭和挪威傾向於分區負責,波蘭等國主張跨國聯合巡邏。此外,挪威作為非歐盟成員國,無法直接獲取歐盟防務經費支持,也將對無人機聯合採購計劃的實施帶來一定影響。(郭秉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