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眺望未來空天 收獲真誠友誼

——空軍第六屆國際學員周綜述

本報記者 許怡真 通訊員 楊正中 夏凌雲
2025年11月09日09:11 | 來源:中國軍網222
小字號

點擊播報本文,約

11月8日,空軍第六屆國際學員周結束。這一周裡,來自印度尼西亞、埃及、秘魯等10余個國家的33名外軍學員,與國防科技大學、空軍航空大學等12所中方軍事院校的學員在空軍工程大學混編同訓,完成了一場精彩的“中國軍校行”。

參加模擬聯合國會議和軍事科技研討會、聆聽軍事院校教育專題講座、觀摩部隊訓練、體驗中國傳統文化……近20項活動裡,中外學員在交流中增長見識、厚植友誼。

身處同一學員營,100多名中外學員混編成3個模擬連,在對話交流中進步,在互學互鑒中成長。

學員營以漢語、英語為主進行交流,母語為其他語種的學員總能獲得熱心朋友的幫助。委內瑞拉學員卡洛斯的母語是西班牙語,擅長英語的中方學員司明暉想幫助他更好地融入集體,卻只能干著急。精通英語和西班牙語的厄瓜多爾學員惠斯頓主動請纓充當翻譯,於是他們形成了互幫互助的“鐵三角”。

軍事院校教育專題講座關於中國軍事人才培養體系的介紹,引起大家對不同國家軍官培養模式的好奇。講座結束后,各國學員繼續深入探討彼此軍校的學制、學科專業、訓練課目等,並分享各自的從軍經歷。“肯尼亞空軍學員在軍校期間不分專業,畢業后才確定深造方向﹔泰國空軍院校一般採用5年學制……”阿塞拜疆學員邁赫迪表示,此行收獲頗豐,混編同訓的方式讓他有了多視角了解各國軍事人才培養體系的機會。

中外學員還在空軍工程大學的心理行為訓練中心,通過多套VR虛擬現實設備以及暗視野多維情景訓練系統,沉浸式體驗高空飛行、夜間空戰等場景。這些設備可以用來提升戰場適應和行為控制能力,讓外軍學員產生濃厚興趣。

科技是推動發展的動力。此次學員周組織中外學員參觀科技館、開展軍事科技研討會,在參觀交流中眺望空天力量的發展。

此次來華的大多數外軍學員是飛行員,對航空航天展覽最感興趣。提起參觀科技館的行程,學員們不約而同地提到“航空之旅”展廳。他們在殲-35、殲-10C等戰機的互動介紹前,仔細觀看講解,並與場館內的運-20模型合影。不少外軍學員表示,中國國產新型戰機令人印象深刻。學員們還在參觀間隙分享飛行心得,暢談未來戰機的可能發展方向。

本屆學員周,無人機是中外學員重點討論的話題。泰國學員莫斯曾於2023年在美國獲學生無人機競賽第二名,他與中方學員徐倩互相分享了無人系統的應用經驗。印度尼西亞學員沙奎爾則介紹了印尼軍隊在反恐行動中運用無人機的實戰經驗。

在西安,中國厚重的歷史文化以“摩登”的方式展現,吸引外軍學員進一步了解。學員們觀看了《赳赳大秦》表演,深受震撼。該演出精心設計視聽語言,以中國美學的詩意表達,講述秦朝統一華夏的歷史。肯尼亞學員奧德拉說:“表演以現代化的方式展現古代中國,形式新穎。我此行最期待的正是了解秦朝並參觀兵馬俑。”

學員周也給外軍學員提供了介紹本國文化的平台。在文化交流會上,多國學員以視頻、幻燈片等形式介紹本國文化歷史、空軍發展情況等。學員周結束之際,肯尼亞、阿塞拜疆等國學員向中方學員贈送了民族特色手串、印有本國著名景點的挂飾等禮物。

這次學員周是一段互學互鑒、共同成長的旅程,也是一個加深了解、攜手未來的起點。7天的時間雖短,但學員們結下的真誠友誼,必將推動中外軍事交流合作不斷向前。

(本報西安11月8日電)

(責編:梁秋坪、唐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