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第82集團軍某旅引導官兵向數據要戰斗力——

戰鷹翱翔有了“數據助手”

2025年11月10日09:08 | 來源:解放軍報222
小字號

點擊播報本文,約

塞北某演兵場秋風勁吹,隨著一發信號彈劃過天際,第82集團軍某旅多架武裝直升機騰空而起,展開一場實戰條件下的飛行訓練。

“動力系統故障!”機長徐俊澤駕駛戰機剛抵達預定空域,便收到塔台傳來的特情導調指令。副駕駛何雲飛立即點開機載平板電腦上的《特情處置手冊》,按故障標准化處理流程,配合徐俊澤快速完成故障排除。

走下訓練場,參訓官兵立即來到講評室進行復盤總結。徐俊澤結合此次空中排障經歷,提出兩條故障處置改進措施,各參訓機長分別圍繞數據更新等內容提出多條優化建議。經上級研究論証,這些意見建議均被採納。會后,該旅數據採集負責人朱宏偉第一時間將需要優化的條目生成新的數據包,錄入《特情處置手冊》。徐俊澤告訴記者,手冊已累計錄入百余條飛行特情處置數據,為飛行員應對空中突發情況提供參考。

“數據是感知戰場態勢的必要手段,更是輔助決策的有力支撐,《特情處置手冊》如同飛行機組的‘數據助手’,讓機組處置空中特情更為科學高效。”談及制訂《特情處置手冊》的初衷,該旅領導講起此前一次訓練失利。

那次實兵對抗訓練,該旅任務機組計劃採取超低空隱蔽突防方式先發制人。然而,戰斗剛剛打響,戰機便“受損”過半。最終,任務以失敗告終。

問題出在哪裡?該旅參訓官兵一頭霧水。等對抗雙方指揮員坐到復盤席上,官兵才找到折戟沙場的原因。原來,該旅任務機組由於對任務地域較為熟悉,習慣性地選擇借助山谷等地形和障礙物規避對手防空偵察。然而,戰機升空不久,天氣驟變,空中飛揚的黃沙降低了能見度,機組駕機飛行過程中,對地形相似的山谷產生了誤判,直接將自己暴露在對手防空火力覆蓋區。反之,訓練開始前,對手不僅系統收集對抗地域的氣象、地形等大量數據,還對這些數據進行綜合分析,構建起一張支撐戰場決策的精細數據網。

“經驗絕非萬能鑰匙,缺乏數據思維注定要栽跟頭。”該旅作訓科一名干部告訴記者,對抗中,對手“用數據說話”的練兵思路,引起旅隊黨委高度重視。該旅黨委一班人討論形成共識:要想夯實能力基礎,必須建立自己的作戰數據庫。隨后,該旅機關指導各分隊成立攻關小組,全面展開訓練數據採集工作,協調統籌飛行、機務、航管等專業力量,合力推進包括《特情處置手冊》在內的作戰數據庫建設。他們還通過邀請行業專家來隊分享前沿理論、選送優秀人才學習數據分析處理知識等方式,夯實官兵向數據要戰斗力的能力基礎。不僅如此,該旅充分發揮任務練兵作用,依托野外駐訓、大項任務等時機錘煉官兵數據運用能力,培養出一批“會研究數據、懂運用數據”的飛行人才。

前不久,該旅赴某海域參加實戰化訓練。任務機組抵達預定地域后,馬上收集整理地理、氣象等數據,梳理形成的電子數據包被第一時間加載至作戰數據庫。訓練期間,任務機組與友鄰部隊開展多場對抗訓練,官兵借助數據庫靈活運用多種戰術戰法,出色完成訓練任務。訓練一結束,任務機組立即對採集到的訓練數據進行梳理,多項關鍵數據被補充錄入作戰數據庫。

採訪即將結束時,該旅突然接到多機型戰術協同訓練命令。茫茫夜色中,記者在飛行塔台看到,數據處理人員第一時間將更新后的作戰、保障等數據包共享至各機組,一架架戰鷹振翅高飛,呈戰斗隊形向目標空域飛去。(雷驍、王蓬旭、韓成)

(責編:彭曉玲、彭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