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军事变革 |
军队改革是军队现代化的重大问题,改革也是全军广大指战员的呼声。不经大的改革,矛盾会更多。虽然难度大,但不改不行。军队更应该解放思想。首先是在座的领导同志要解放思想,统一认识,实事求是。不解放思想,还是照老框框办事,很多事情就办不通。要论证设计一个好的改革方案。 |
第二部分:重大事件 |
2008年8月1日,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向来自境内外的68家媒体郑重宣布:根据国际惯例和中国法律,中国军队将参加奥运安保行动,全力保障奥运安全。“三军之事,莫重于密。”在重大军事行动前,事先主动公布军队动向,在我军历史上是极为少见的。这既是决心和信心的宣示,更是对敌对分子强有力的威慑。 |
第三部分:军事外交 |
改革开放以来,军事外交贯彻国家对外方针政策,不论国家大小、强弱,不论军队建设先进、落后,我们都积极与他们开展交往,坚持平等协商,推进互利合作。目前,我国已与150多个国家建立军事关系,在109个国家设立武官处,有98个国家在华设立武官处,每年派出150多个军事代表团出访,有200多个外军代表团来访,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军事外交格局。 |
第四部分:思想政治 |
一场端正思想路线的大讨论影响了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命运!今天的年轻人对此可能觉得难以理解,可是30年前,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却实实在在起到了这样的思想先导作用。有人说,看待重大历史事件,也像欣赏巨幅油画一样,只有离开一定距离,才能看清整体,领略它的全部魅力。 |
第五部分:文化工作 |
真正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军重大决策过程、亲自参与重大事件、组织重大活动的、能够从宏观上讲述“一人一事”的,就是我军的高级领导干部了,他们站的角度高,经历事件大,其亲历亲为往往不仅仅是个人活动,而直接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军建设宏观发展的制高点或某个重要层面,将这一个个重要的点和面连接起来,就是一部鲜活生动的新时期我军建设发展史。 |
第六部分:人才建设 |
装备可以跨越,人才很难跨越;飞机已经是三代的飞机,人还是二代的人。对我们许多干部战士来说,面对科技含量很高的新装备,仅仅只会个一般的操作,远远谈不上深入的了解和熟练的掌握。更何况,装备虽然买进来了,许多核心的技术和资料,人家对你严格地封锁和保密。真正把新装备的原理、性能摸准、吃透,切实把新装备使用好、维护好、管理好,尽快形成战斗力,最紧迫、最重要、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人才,没有人才,再好的装备也只是一堆没有生命的钢铁。 |
第七部分:后勤保障 |
如何适应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尽快建立能够有效减轻军人后顾之忧,激发官兵爱军习武、献身国防热情的军人保险制度,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对此,总后财务部于1995年组织专题论证组,开始研究建立军人保险制度问题,先后考察了上海、广东、海南等7个省市社会保险改革情况,搜集了日本、韩国、美国、俄罗斯等13个国家实行军人保险制度方面的资料。 |
第八部分:武器装备 |
6时23分,神舟五号飞船按预定计划,准确返回到主着陆场的预定着陆区,实际落点与理论落点仅相差4.8公里,落点精度大大优于设计要求。航天员杨利伟同志在太空遨游了21小时23分、环绕地球飞行了14圈、近60万公里后,迎着朝阳,如约而归,安全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几乎与此同时,负责搜救的直升机随即赶到,并协助杨利伟同志打开飞船舱门。 |
|
|
排行榜 |
图书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