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林海雪原练兵备战!千里移防“闯关东”

2018年01月12日08:39 | 来源:解放军报
小字号
原标题:新时代,千里移防“闯关东” - 解放军报 - 中国军网

数九寒天,该旅在林海雪原中进行练兵备战,锤炼严寒天气下部队作战能力。王昭廷摄

环境一变,从生活到作战都完全不同——

按“舟上的记号”难寻昔日手中那把“剑”

“入乡就得随俗,老习惯适应不了新环境!”

移防带来的地域差异,不仅让炊事班长张中胜犯了难,也给第78集团军某合成旅合成一营三级军士长杨勇添了不少“麻烦”。

几天前,驻地下了一场大雪。“真好玩!”第一次零距离感受冰雪天地,班里的几个南方籍战士嘴巴都乐歪了,休息时还跑到室外打雪仗。作为连队骨干,杨勇却心事重重:“某新型坦克刚列装不久,就赶上这样的恶劣天气,专业训练咋开展?”

杨勇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一次实装训练,有着十几年检修经验的他怎么也发动不了坦克。

“难道是操作方式不对?”几名驾驶员聚到一块,诊断半天也没找到“病根”。望着眼前茫茫雪野,杨勇感觉自己就像“老牛掉进水井里——有劲使不上”。电话请教厂家才知道,新列装的装备大部分是风冷发动机,在高寒地区油温水温必须要提前预热才能发动。

移防是把“量人”的尺,寒区是把“试钢”的剑。移防后不久,一个个“水土不服”的问题,成了摆在该旅官兵面前的一张张新考卷。

先说天气。“我的小家就安在部队原驻地,以往回家不到10公里,现在回家要跨越小半个中国。”宣传科科长田丰两地分居,他的手机上至今保存着原驻地的天气预报,两地温差接近40℃。

“跟我想的完全不一样!”警勤连班长黄坤告诉记者,以前一提起东北,脑海里就会闪现出“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美景。“没想到这么苦、这么累、这么冷……”黄坤说,那天在野外训练渴得不行,掏出水壶仰脖往嘴里倒,发现水早已成了冰坨。

“一寒生百难。”该旅领导调查发现,以前部队移防少,在一个地方一待就是几年甚至几十年,官兵习惯了原来的环境和气候,移防后大家对新驻地不了解、不熟悉、不适应的问题一下子显现出来。

“以往抓战备工作根本不用考虑‘冷’的问题,如今严寒可使液体冻结,燃油黏度增大,汽油挥发性和电瓶容量降低,橡胶硬化,车辆发动时间增加……”该旅保障部领导说,“抓战备工作,不把这些因素综合考虑进去肯定不行。”

这天上午,紧急出动号骤然响起,该旅官兵闻令而动。然而,手持秒表的旅长郭庆新一点也高兴不起来:物资装载时间变长了、战车启动出库时间变长了、人员集结时间也变长了……最终,全旅紧急出动时间比以往慢了不少。随后的构工伪装,因为冻土太厚,官兵挖得筋疲力尽……

“全旅近九成的官兵长期生活在温区,没有经历过严寒生活。”看着案头的调查报告,该旅领导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寒区冬季特殊的气候和环境,对部队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风刀霜剑迎大考!环境一变,从生活到作战都完全不同了。”郭旅长心里有着深深的忧思。“‘舟上的记号’难寻昔日手中那把‘剑’!我们面对的挑战不仅仅是眼前的白雪,更是以往的惯性思维。移防后,战备理念、方案、预案等如果不能及时跟进调整,无异于‘刻舟求剑’。”

移防后第一堂课为啥是“爱冰雪、爱黑土、爱北疆”——

要想闯好关东,先得爱上关东

四连班长李志鹏没有想到,到新驻地唱的第一首歌是《松花江上》,看的第一部电影是《林海雪原》,第一部电视剧是《闯关东》。

这些“第一次”让他和战友们对“第二故乡”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特别是那次参观北大荒博物馆,李志鹏的心灵被深深震撼了——

一面松木墙上,密密麻麻镌刻着12000多个人名,这些名字背后既没有生平介绍,也没有生卒年月,甚至连性别也没有。“他们是一个个长眠于北大荒的拓荒先驱。1958年党中央、中央军委一声令下,10万官兵义无反顾脱下军装奔赴北大荒。今天这面墙上的名字还在不断增加……”

听了解说员介绍,当晚躺在床上,李志鹏失眠了,思绪万千——移防那天,火车站过往的旅客向全副武装的官兵投来好奇的目光,有人说,“他们又要出去训练了”。当时,李志鹏还跟战友们开玩笑说,过几天另一支部队进驻原来的营区,他们还以为我们又回来了。

其实,这一幕场景在全军“脖子以下”改革期间并不鲜见。一声令下,一支支部队从座座铁打的营盘挪了“窝”。该旅官兵更是以战斗的姿态离开生活数十年的驻地,奔赴东北边陲。

意料之中,移防东北后,李志鹏很不适应,因“水土不服”脸上还起了小痘痘。那天,他跟多个移防南方的战友电话交流得知,他们也不适应新驻地的生活。

“要想闯好关东,先得爱上关东!”这时候,旅里开展移防后的第一堂教育课“爱冰雪、爱黑土、爱北疆”,让小李和战友们很快爱上了“新家”!

“严寒扯下的不仅是战士手上的皮肤,更扯下了部队以往固守一地的安逸外衣。”该旅一位领导深有感触地说,过去有的官兵居家过日子的思想太浓,一个个“不适应”问题的出现,恰恰源于以往部队“地方化”“生活化”留下的痼癖,更加说明了部队转隶移防的正确性与必要性。

如何尽快融入新驻地,既是全旅的当务之急,更是全军移防部队的首要课题。

到了新营盘,有的官兵换了兵种、换了专业、换了岗位……从原专业的“领头羊”到新单位的“拓荒者”,官兵心里清楚,移防不仅仅是换个地方,新的战役才刚刚打响!

前不久,一场在冰雪中举行的集体婚礼,让火力连指导员丁雪源和妻子曲宝珠爱上了这片黑土地。

“一听说新驻地最低气温能达到零下三四十摄氏度,我的心好像一下掉进了冰窟窿。”曲宝珠坦言,因为部队移防,他们的婚期一再推迟。但让她惊喜的是,移防后不久,部队竟然给她发来了到东北参加军营集体婚礼的请柬。

“不仅要让官兵们来到北疆,更要帮难解困让他们和家属爱上冰雪。”刚到新驻地,该旅党委在上级和地方政府支持下,为官兵协调公寓住房、子女入学等事宜。不到半年时间,已有20多名干部家属办理随军手续。

得知20余名官兵因为部队移防推迟婚期,旅党委决定,为他们举办一次冰雪集体婚礼,既褒奖准军嫂们对国防事业的支持,更让官兵和家属了解冰雪,爱上冰雪。

“一生中最重要的仪式,就与冰雪结下了不解之缘。”穿着雪白的婚纱,接受官兵的祝福,在曲宝珠心里,这片冰雪大地不再寒冷,而是变得温暖起来。

祖辈闯关东是为了生活,我们军人闯关东是为了打赢——

“闯”出一片新天地

“闯关东,精髓在一个‘闯’字。过去祖辈‘闯关东’是为了生活,如今我们军人‘闯关东’是为了打赢,实现全域作战。”全旅首次军人大会上,旅里一位领导的一番话,把大家的思考引向更深更长。

“下一个战场在哪里?”谁也无法给出明确答案,但官兵认识到:“适应能力”关乎一支移防部队能否有效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谁适应得快,谁就能更快具备打赢能力。”

部队刚移防到位,工作头绪多、安家任务重,旅党委毅然决定:部队到位3天,训练全面展开!

这让防空营营长郭仕宁至今印象深刻,他明白:新时代“闯关东”,归根到底是为了提高战斗力。认识到位后,他带领官兵从严从难展开训练。前不久,在防空实弹打靶中,他们实现了首发命中。郭营长和全营官兵对此感触更深:“此次改革,制约实战化训练的障碍被逐一清除,部队战斗力建设水涨船高。”

向大山进发、向暗夜进军、向严寒叫板……伴随寒冬来临,郭仕宁感到,和战友们“闯关东”大幕全面拉开——

“旅长、政委和我们一样,顶着寒风在场上训练!”见记者来访,几名基层官兵争相“爆料”。

冰天雪地行军打仗,提高装甲部队的机动能力至关重要。在这次冬训中,该旅党委明确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带头接受“寒将军”挑战!对于寒区冬训,旅领导和其他大多数官兵一样,都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这天大雪纷纷,气温骤降。在旅综合训练场,郭旅长第一个登上坦克驾驶室:“装甲车辆雪地驾驶面临什么样的训练难题,不到一线亲自操作,很难有的放矢,化解症结!”

欲败强敌,先战“天敌”。该旅先后采集数十种装备严寒条件下作战性能变化的千余组数据,摸索总结多种耐寒、防寒、抗寒招法,形成“严寒条件下作战难题及应对招法手册”等理论成果。

“对接实战,还有多少短板需要补?”该旅从机关到基层,从旅领导到普通一兵,人人找差距、明标准、对职责,一步一个脚印,聚力补齐练兵备战“最短的那块板”。

“对一支军队来说,主动应变才能不断焕发生机,勇于向前才能开拓新的生长空间。”该旅领导告诉记者,如今轮换式部署、流动式驻军、常态式备战已成为常态,只有不断实现战斗力建设新跨越,才能“闯”出一片新天地。

“苦地方、冷地方,干事创业好地方”,如今已成为该旅官兵的共识。

北风起,鏖战急,战车履带卷起千堆雪,留下探索的深深车辙。“训练问题簿”越来越薄,该旅官兵心里也越发明朗:茫茫雪野中,不正孕育着春天的希望吗?(刘建伟 康子湛 王昭廷)

(责编:俞奕佳(实习生)、黄子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