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按纲施训,是最有效的管理

 
2018年03月29日09:50 | 来源:解放军报
小字号
原标题:按纲施训,是最有效的管理

  小散远单位虽小,却是基层建设的一个重点。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部队编制结构更专业,人员分工更精细,势必会催生更多“小散远”;同时随着使命任务的不断拓展,部队任务链条将会越来越长,点位将会越来越多,“小散远”必然渐成常态。

  如何建强“小散远”,不漏一人、不虚一时、不疏一事地把“小”的连起来、“散”的合起来、“远”的带起来?本期,我们将“潜望镜”对准小散远单位,通过一个个典型事例,剖析“小散远”单位建设中的诸多难题,敬请关注,诚邀来稿参与讨论。

  ——编 者

  3月11日晚熄灯前,南部战区陆军某部一连排长李旭林,最后看了一眼公告栏中画满“正”字的那张出勤表,然后小心翼翼地将其取下来,夹入笔记本,作为自己第一次“持家”的见证。

  这张火爆一时的出勤表,面世不过几个月,就被匆匆“下架”。

  去年,因任务调整,这个排被派驻到一个群山环绕的新营区,成为名副其实的“小散远”。尽管李旭林之前就四处取经,觉得自己做了充足准备,可走马上任时,还是真切感受到“难”:营区大、人员少,怎么维护?骨干少、战士多,怎么管理?训练重、任务杂,怎么组织……

  “首先得管住人,千万不能出什么纰漏。否则,其他都白干。”李旭林一边梳理着手头工作,一边在心里盘算着。

  当晚点名,李旭林拿出一张出勤表,郑重宣布:“明天开始,排里严抓人员管控,执行训练考勤制度,每天统计训练出勤情况,并全部公示!”

  出勤表一出,效果立竿见影——无形中加强了人员监管,规范了训练秩序。然而,出勤表只能管住人员参训率和训练时间,却无法保证组训质量。

  那天,机关工作组来检查,一进门就拉响了应急警报。全排人员迅速出动,根据预案携带武器装备按时集结。没承想,导调员结合地形随机下达情况:3名疑似“敌”特分子出现在营区正南方高地,无法判断是否携带武器,尽快处置。

  之前在连队训练时,没经历过有关高地处置的情况,来到新营区后也没有及时结合现地组织过训练,李旭林心中忐忑不安。果不其然,由于缺少训练,战士们处置“冒了泡”、配合“断了线”。

  “我了解过,这段时间你把人员操课出勤率抓得很好,人是管住了,可训练效益不能丢啊,一定得抓住训练质效这个‘牛鼻子’。”检查结束,工作组陈参谋把李旭林叫到一旁说。

  一边是画满红钩的出勤表,一边是亮起红灯的成绩单,强烈的对比让李旭林犯愁。当晚,李旭林召集几名班长开了个“反思会”。

  中士羊如山首先打开话匣子:“人要管得住,训练也要抓得好!咱们不能顾此失彼啊!”

  “光靠一张出勤表抓不好管理。其实我觉得,只要认认真真按纲施训,就既可以统住训练时间和内容,又能保证训出质量,这不是更有效的管理吗?”上士颜松的话得到一致赞同。

  ……

  会后,李旭林便着手对照新大纲制订2.0版本的出勤表——区分层次区分专业的精准训练计划,一改以往单一的“签到制”,增加了训练目标、考核标准、测试成绩等项目,跟踪记录每名战士训练动态。如此一来,排里有了一份细化到每个人的训练计划,使得训有目标、练有标准。

  一个多月后,一场联合演练拉开序幕。李旭林带领的分队行动迅速,出色完成任务,打了场漂亮的“翻身仗”。

  拿着这张成绩单,李旭林自信地告别了出勤表。

  大家恳谈

  上等兵杨家鹏:人员悉数就位,看起来训练热热闹闹,为啥成绩上不去?说到底,就是做出了训练的“样子”,却忽略了训练内容的“里子”。

  连长陈允林:我发现,以训促管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带兵方法,训练落实越好的单位,教育管理水平往往越高。小散远单位人员编成少、业务工作杂,在训练人员、时间、内容、效果的“四落实”方面往往存在不少客观困难,如果处理不好训练与管理的关系,完不成训练与作战任务,单纯管理只能徒劳无功、事倍功半。

  政委刘月勤:指挥员队伍能力弱、上级指导力量不足、工作统筹协调难,这些都是小散远单位抓训练时普遍存在的问题。怎么破?一句话,按纲施训!训练课目要训够训全,训练内容要紧贴实战,训练组织要突出实效,以有效的训练来牵引人员管理,这才是抓住了“牛鼻子”。

  编辑部支招

  长期以来,由于小散远单位担负任务多样、行使职权相对独立、组织力量相对偏弱等条件制约,其训练工作容易成为薄弱环节。各级要把握好小散远单位建设的特点规律,彻底摒弃“重管理、轻训练”的思路,用战斗力标准来检验建设效果。

  建议强化小散远单位“姓军为战”意识,不管人员多少、任务多重,认真落实训练形势分析和训练问责制度;合理配备使用素质过硬、能力突出的干部骨干,并注重后续人才培养,以人才队伍牵引建设质量;机关健全定点联系、挂钩帮带、检查指导等制度,深入小散远单位具体指导,帮助其破解训练瓶颈,提升小散远单位组训效益。

(责编:黄子娟、王吉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