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国防研究分析所网站4月28日文章,原题:印度海军的“中国”困境 印度海军一流战舰“什瓦利克”号刚刚结束在青岛与解放军和其他六国海军的海上演习。中国邀请印度参加其首次多边海上演习,这是个重要里程碑,有人称这表明印中海上关系进入“新阶段”。事实上,受青岛之行鼓舞,印海军表示愿意今年与解放军海军再举行一次演习。
这些进展与印中海上关系的竞争性“逻辑”常理相悖。它引发了有关双方目标和战略盘算的问题。印中海军正在改写关系吗?这种潜在战略转变的长期影响是什么?
印中海上关系的变化,是个错综复杂的战略格局的一部分。一国邀请另一国参加多国海演,并不代表具体行动上的关系接近。各国海上力量常为了地区目标聚在一起。当然,关系冷淡的海军很少邀请彼此参加高级多边演习,这正是让“什瓦利克”号的太平洋之行令人感兴趣之处。
但青岛军演掩盖不了一个事实:印中海上关系本质上是不安的——双方都对对方在自己的海洋地盘的存在感到不安,但又都承认对方在自己海上“后院”的优势。印中都认为有必要宣讲海上合作的益处,但也明白其中潜藏的竞争性因素。印度日益感觉到,种种形势正迫使其接受中国对印度洋的兴趣。部分原因在于,新德里无力阻止北京的政治影响力流入该地区。面对中国的海洋雄心——涉及的不仅有“海上丝绸之路”,还有“新丝绸之路计划”(后者是经济计划),新德里难以招架。
海上丝绸之路据称涉及修建港口、后勤保障站、仓库和自贸区,其原则是利用中国的软实力打造“良善国家”形象。这个构想显然在利用商业回报为中国对印度洋的兴趣找到合法理由,它提供的好处令地区国家难以拒绝。
但北京所说的促进“共同经济利益”掩盖不了其真实目的:确保印度洋和太平洋海上运输线的安全。自然而然,海上丝绸之路或确立中国在印度洋的后勤中枢和海军设施,从而进一步增加新德里的忧虑。
印度在海洋问题上改变对华态度,反映出对新现实的客观考虑。中国与印度洋地区国家经贸关系日益增长,对亚洲和非洲有巨大金融和外交投入,这些因素导致解放军海军不可避免地要长期待在印度洋。更关键的是北京不仅拥有强大的后勤和技术能力,还拥有与之相应的政治意志和军事力量,来实现其宏大计划。
无怪乎印海军似乎已选择审慎的妥协,淡化竞争,增加对华接触。在寻求与中国海军的战略和解时,印度海军无疑明白,有必要加强现有的那些伙伴关系,维持自己的印度洋霸主地位。但如何防范中国继续从海上插手印度洋地区,同时不引发冲突,对他们是个挑战。(作者阿比吉特·辛格,乔恒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