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军事

网络时代:军营如何坚持“三个半小时”

2014年05月19日08:02    来源:解放军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三个半小时”的来历

“三个半小时”制度的原创者是谁,现在似乎已无从考究与查证。但如果追溯其直接源头,则是从《军队基层建设纲要(试行稿)》开始。

1988年6月,中央军委原则批准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制定的《军队基层建设纲要(试行稿)》,在“活跃基层文化生活”中明确提出“要保证官兵每天有收听广播、收看电视新闻或读报的时间”。

而检索历年的《解放军报》,首次明确提出“三个半小时”这一概念的,是本报1988年11月9日头版的一篇题为《“试验田”里的新思维》的报道。这篇关于济南军区某集团军“政治教育改革试验基地”的长篇报道,在文中明确提出了“时事政策教育,除必要的集中教育外,主要放到每天‘三个半小时’(即听新闻广播、看电视新闻、看报各半小时)去解决”。

事实上,运用大众传媒资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历来被我军所重视。只不过由于年代的不同,相关内容有所差别而已。在1959年12月4日,本报就在第三版刊登了一篇题为《读报标兵李景山》的文章。报道称:“李景山读报的次数很多:9月份以来几乎天天读报,11月份每天约有半小时读报时间。”

在当时的主流语境中,“报纸是社会向军人敞开的一扇窗口。正是通过这扇特殊的窗口,不少战士了解社会,走向社会,适应社会。”也因此,“读报”不但直接配合思想政治教育,还起到进一步提高了当时士兵文化水平,活跃了文化生活的作用。

于是,不少单位“每月制订工作计划时,都把读报计划在内;总结工作时,也把读报作为评比项目之一”,一些单位更是对读报时间进行了硬性规定。

“三个半小时”制度的全面普及与推广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出于各种现实与客观的考虑,一些单位进一步对“三个半小时”的内容进行明确规定——早晨听半小时广播,中午读半小时报纸,晚上看半小时电视。其中,不少单位还将广播内容限定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与报纸摘要》,报纸为《解放军报》和各军区军兵种报纸,电视为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渐渐地,结合部队日常管理实际的“三个半小时”制度开始普遍形成,不少部队也开始流行“三个半小时,知晓天下事”的说法。

网络时代,以往行之有效的“三个半小时”如何坚持?是当前基层部队遇到的一个新课题,需要加以积极探索和研究,拿出应对之策,以充分发挥解放军报在传递党的声音、凝聚官兵意志、促进官兵成长成才等方面的独特作用。(王通化)

分享到:
(责编:康哲(实习生)、闫嘉琪)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