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国防科技大学激光陀螺技术创新团队经过三代人40多年的努力,自主研发出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激光陀螺,助推我国武器装备战斗力提升。
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国“战斧”巡航导弹大显神威,而让“战斧”实现“千里点穴”功能的就是激光陀螺。当时,我国激光陀螺研制正处在攻坚阶段,超精密光学加工是需要首先攻克的技术难题。
教授张斌:这个陀螺里面如果有一颗尘埃存在,就会影响我们陀螺的精度,我们理想的状态是里面一颗尘埃都没有。
接下来,更大的拦路虎是被称为“关键技术之首”的镀膜技术。
国防科大博士生贾鹏飞:高反射率的那个膜,就像建房子一样,我建的每一层房子、每一层砖多厚要精确控制到纳米量级。
1994年11月8日,激光陀螺工程化样机在国防科大研制成功,我国成为继美俄法之后世界上第四个能够独立研制激光陀螺的国家。在鲜花和掌声中,科研团队开始朝着小型化、精密化的方向发起冲锋。
国防科大副教授谢元平:激光陀螺是个多学科、非常精密的一个工程,就像在针尖上跳舞。比如说桌子上有个杯子,你想把杯子往前挪动一米是很简单的,但是把这个水杯挪动一毫米却十分困难。
目前,我国自主研制的激光陀螺技术性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广泛应用于陆、海、空、天多个领域。
国防科大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秦石乔:这个团队几十年来的方向就跟陀螺定向一样,它永远没有改变服务于战斗力这个目标,激光陀螺对提高我们武器装备的战斗力做出了重要贡献。(王亮 谢璐莹 吕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