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的哲理升华 国歌的深刻阐释

2015年03月02日05:17  来源:中国军网
 
原标题:“觉醒”的哲理升华 国歌的深刻阐释

  我是一位退休的部队领导干部,几十年的军旅生涯,让我结识了一个亲密的、天天能见面的“战友”——《解放军报》。自己从当战士到当干部,从基层部队到军区机关,一直订阅这份报纸,即使在退出领导岗位后,每年订阅报刊时,《解放军报》仍是我的首选。作为中央军委的机关报,《解放军报》是部队官兵的良师益友,是了解军内外大事的重要窗口,是吸纳军事知识的综合课堂,是传播正能量的加油站。对每期军报上好的新闻、评论、文章、图片等,我都会剪下来留存。1月7日“热点观察”版的《“睡狮”的醒来》这篇佳作,作为开年的一篇“特稿”很有“特点”,令我反复研读、爱不释手、保留珍藏,感到该文确实做到了“理论的真,思想的深,文化的美”,是对“觉醒”的哲理思考,是对国歌的深刻阐释。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让我发自内心地为这篇佳作点赞几句。

  立意高远 论从史出

  作者在导言中就开宗明义点明了文章的立意和主题,从引述和学习习主席的重要论述中,鲜明、深刻地提出了自己的独到立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精神的升华。这一结论,是深研中国和世界历史的高度概括,是学习领会习主席讲话的深刻感悟。而且,这种感悟在行文论述时突破了一般写法,不再是空洞的“一是、二是、三是”“根本性、决定性、关键性”等八股味的机械式的浮浅阐述,不再用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表态式语言,作者是在运用大量令人信服的史实,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远到近,层层递进来阐释文章主题的,真正做到了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使“民族觉醒与民族耻辱、民族意识、民族精神、民族复兴”这一立意高远的主题和贯穿全篇的红线,得到了有理有节的论述,让读者阅读时振聋发聩,放下时铭记在心。

  标题深邃 耳熟能详

  文章4个小标题中的主题简洁、庄重、明快,副题引用国歌歌词形象、生动、深刻,是理论思维和形象思维相结合的范例,两者相得益彰,天衣无缝。比如,民族耻辱与“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相搭配,就形象地说明了中华民族被帝国主义侵略、奴役、掠夺到什么程度,说明了民族耻辱形成的时代背景、历史进程和知耻而后勇的道理,说明了我们的民族和国家到了存亡的最后阶段,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吼声、有呐喊、有觉醒、有反抗;民族意识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相搭配,不仅说明了民族意识形成的哲学依据,而且形象地告诉人们“中华民族”意识的形成恰恰是在中国面临存与亡的关键时刻、“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种强烈、博大的民族意识的升成,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的血脉、灵魂和精神基石;民族精神与“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相搭配,让读者从历史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从哲学到艺术,更加全面深刻地领悟了习近平主席概括的伟大的抗战精神,更加激励人们自觉弘扬民族精神,更加铭记落后就要挨打、忘战必危的历史教训,时刻保持“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战斗姿态;民族复兴与“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相搭配,使文章的高潮有了新的含义,科学、有力地回答了“民族觉醒”的根本目的是“民族复兴”,“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就是开启我们新的征程,实现几代中国人孜孜以求的富国强军梦,以雪民族耻辱、强化民族意识、振奋民族精神,走向民族复兴!总之,这种立题是对“觉醒”的哲理思考,是对国歌的深刻阐释,让读者既懂了理,又了解了歌,深知国歌诞生的背景、确立的经过、歌唱的意义。

  旁征博引 准确精当

  作者在行文中十分注意引经据典,深化哲理,从而增加了文章的厚重感、可读性和可信性。全文从历史文献、重大事件、名人著作、名言警语等多方面引文多达20余处,而且都很贴切、精彩,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其中,涉及的引文作者和历史人物达30多人;引述的各种文章就有:习主席的重要论述3处、《盛世危言》《马关条约》《直报》上的“救亡决论”、顾维均的悲痛回忆、朱自清的《这一天》、梁启超的文章、歌曲《义勇军进行曲》诞生和定为《国歌》的背景和过程、雕塑《醒狮》象征意义、尾崎秀实的评论文章、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华夏文明的阐释等。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平时阅读书籍数量之多,已经完全渗透体现在文章的知识含量中。厚积薄发、引述融合、浑然一体,永远是“妙手著文章”的一条要则和真经。

  长而不腻 富有文采

  本文虽然长达一个整版,洋洋几千字,但可读性强,读而有神,激人再读,难以释卷。这是因为文中史论相融、论从史出,说理不古板、阐述有文采,见解很独到、行文有层次,全文谋篇布局、起承转合、论点相衔,都是紧紧围绕“民族觉醒”这个主题和这条主线进行的,吸引读者看上去就放不下,不读完就难撒手。比如,“鸦片战争是民族觉醒的启蒙发轫,甲午战争是民族觉醒的重大转折,抗日战争则是民族觉醒的总爆发”“中华民族的觉醒,是以近百年的屈辱史换来的,是被列强一‘棒’一‘棒’打出来的”,这种结论式的警语是作者对历史深入研究和思索中深刻而形象地概括出来的,读后有刻骨铭心之感。再如,作者对抗战时期民族意识的觉醒,作出了新的理解和阐释,在文中用3个排比的段落指出:“这种觉醒体现的是对国家、民族的高度认同”“这种觉醒凝聚了全民族的意志和力量”“这种觉醒奠定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思想基础”。还如,文中特别对习主席概括的伟大的抗战精神,从史实和理论的结合上,从历史和现实的作用上作了深刻地阐释,认为“抗战精神丰富和升华了爱国主义精神”“抗战精神丰富和升华了英雄主义精神”“抗战精神丰富和升华了民族团结精神”等,这一段段有理有据的论述,都十分耐读,引人思索。

  排版新颖 配图厚重

  整个版面看起来很别致,像一张历史的答卷,文图并茂,标题醒目,按语适中,照片贴切,设计有创意,打破了理论版“标题加正文”的排版常规,显得不古板、很新鲜,达到了运用多种手段给予读者更多信息和知识的目的。

(来源:中国军网)

相关新闻

图片聚焦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为民族复兴创造良好人口环境(人民时评)
  2. 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公告
  3. 全国政协委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
  4.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5. 人民网评:要始终坚持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