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贵在“三勤”

李诗琦 王 秦

2015年05月05日04:06  来源:中国军网
 
原标题:读书贵在“三勤”

  读书的好处已被誉千载,人人皆知。虽然纸本无香,墨难留漾,但这二者叠加起来的书卷却溢满书香。书是好东西,因为文以载道,页可传知。多读书,读好书,已是路人皆知的金玉之言,但是如何读出书之内在,再为己所用,是需要我们深思细虑的。笔者认为,书起于读而重于勤,具体可细化为“三勤”。

  勤于“觅”书。书与人的关系,好似“千里马”与伯乐一般。书本不难找,好书才难觅。什么算好?好的就是想一睹全貌的,样式取悦于观者,内容取决于读者,书要能真“解渴”才算好书。在林立的书目面前,人们既喜于纷繁的种类,又苦于择其一的烦恼,毕竟每年出版上架的书籍种类过万,就算以“日读数页、周阅一本”的进度来累计,个人的阅读量也不过沧海一粟。当我们“偶遇”那些经过时间检验、学界筛选、众人皆准的书,都应该觅来细读。而这些书自身的“含金量”和“涵典量”也会直接或间接予以读者眼界见识。觅书的初衷不在“求购”而在“求知”。有时候,我们同好书结缘,兴许会因一个词、一段话而来,觉得好就不满足于走马观花,继而盼着一睹全貌。这种渴盼,是对书的,更是对知识的,这也激励着人们以好书为媒,在学海中奋发求索。

  勤于“翻”书。书质再好,久放仍坏,倘若因书入手就搁置一边,无法拥有知识,唯有沉心静气,才能把书读进去、读下来,完成由入手到入眼的转变。习近平主席曾说过,“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也正是凭着这种对知识的渴求,他在当知青时始终有书为伴,这种看书的爱好亦被他保留至今,甚至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习主席的读书爱好对我们也是莫大的鼓励与带动。军人因职业所系,工学矛盾在所难免,但可以向革命先辈学习,拿出“认字就在背包上,写字就在大地上,课堂就在大路上,桌子就在膝盖上”的精神头,发挥“挤”字功夫,在午饭后、熄灯前等休闲时间,拿一本好书翻它几页,虽然内容上只是寥寥,积页成章后也相当可观。“翻”书是动作,更是习惯,这种与书为伴的调剂会让“三点一线”的生活里多一些学海泛舟的清雅,生发出“捧卷一本眼中过,澜心已度万重山”的妙境。

  勤于“记”书。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到了一定阶段,就不能仅停在眼观手动的层面了,还需要些提笔就记的冲劲。不论书中所述的是大事还是小情,只要入了眼,就不妨以纸笔为媒,在横竖撇捺的重复间,把文辞佳句、哲思段锦、多源数据等知识要点摘记在本上,印象到脑中。作家、文学研究家、翻译家钱钟书先生向来以博闻强识的能力为人所钦佩,然而这也不是与生俱来的天赋,而是笔头上记出来的本事。钱先生在牛津大学读书期间就养成了做读书笔记的习惯,这种看似“费力不讨好”的苦差让他学得格外扎实。动笔是强化记忆的必经,也是深化思考的捷径,从根本上杜绝因浮躁、惫懒而出现的一目十行。军人,只有把书面的放到现实条件下考量,结合自身岗位之需来侧重,才能让书香演化为剑气,为明日战场打赢提供不竭力量。

(来源:中国军网)

图片聚焦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为民族复兴创造良好人口环境(人民时评)
  2. 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公告
  3.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4. 全国政协委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
  5. 黄坤明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工作会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