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专题策划>>典型>>用生命践行强边使命的模范边防连长>>新闻聚焦

烈士杜宏魂归故里 骨灰告别仪式在东胜举行

2016年04月25日14:20 |
小字号

2016年1月1日,新年第一天,当我们都在忙着狂欢跨年,或者为了节日加班满腹牢骚的时刻,伊木河连长杜宏在2015年12月30日下午,前往哨所突击检查途中不幸牺牲。

杜宏,男,汉族,1984年12月出生,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杭锦旗人,2002年12月到被称为“雪域孤岛”的呼伦贝尔伊木河某边防团一连服役,历任战士、班长。2004年9月入党。2007年9月,因各项工作成绩突出,被保送到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学习。2009年,入选建国60周年首都国庆大阅兵陆军学员方队,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军校毕业时,他再一次毅然决然的选择了伊木河边防一连,回到了他魂牵梦绕的地方,担任一排排长。2011年7月,任一连代理连长。2012年6月任一连连长。

2015年12月30日下午,杜宏在前往哨所突击检查途中,因天气严寒,雪大路滑,山路陡峭,不幸从悬崖上滑落,献出了年仅31岁的生命。杜宏同志牺牲后,内蒙古军区批准他为革命烈士。

杜宏事迹

杜宏的舅舅是一名有着荣誉称号的边防军人,从小学起,他就以舅舅为荣,憧憬着长大后也能手握钢枪,保卫祖国。高中毕业后,他向父母诉说了自己的打算,谁知却遭到了激烈反对。因为,父母深知杜宏舅舅在边防工作,不仅工作环境艰苦,而且与家人聚少离多,作为家里的独生子,他们希望杜宏能考上大学,找份稳定的工作,留在身边。为了打消杜宏参军意愿,父母严肃地告诫他,“你从小没吃过苦,边防又苦又累,你根本适应不了”。但是,从军报国的种子已经在杜宏心中生根发芽。他一边跟父母软磨硬泡,一边瞒着家里到武装部报了名,还发动在部队的舅舅做工作,经过一番周折,他终于如愿以偿地穿上了绿军装。

来到心仪已久的边防部队,兴奋劲还没过,零下40多度的低温就给杜宏来了个下马威。训练场上,哈气成霜、滴水成冰,寒风像刀割一样,把裸露的皮肤吹得刺痛,一天下来,冻得头脚发麻,累得腰酸腿疼。有的新战友心里发怵,打起了退堂鼓,杜宏也觉得很苦,但想到父母的告诫和自己的誓言,顿时把苦、累、冷抛到身后,满腔热情地投入到训练场上。4个月下来,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军旅生涯中的第一个嘉奖。新兵下连时,他主动放弃了留在二线的机会,要求到距团机关320公里、方圆百里无人烟、全团条件最艰苦的伊木河边防连站岗放哨。

在伊木河边防连当兵的4年间,杜宏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执勤站岗从不懈怠、军事训练冲在前面,脏活累活争抢着干,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干部认可和战友信任。当兵第二年,他就当上了班长,还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2007年,杜宏因工作成绩突出,素质全面过硬,被保送到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学习。

军校毕业前夕,许多同学都忙着联系单位,杜宏的父母也想托人把他分配到离家近一点的部队。然而,杜宏为了报答组织报效边防,又一次说服了家人,执意回到老团队。团领导考虑到杜宏军事素质好,准备把他分配到二线步兵连当排长。可杜宏始终难以割舍令他日思梦想、魂牵梦绕的伊木河。于是,他以情况熟为由,又一次向组织提出回伊木河边防连工作的申请。

杜宏13年短暂的军旅生涯,10年都是在伊木河这座“雪海孤岛”上度过的,从战士到连长,他把人生最美好的三千多个日日夜夜,献给了伊木河、洒在了边防线,最终化为一座永恒的丰碑。

伊木河,

一处未曾涉足的风景

一片遥远神秘的边境

一座常年冰封的哨所

伊木河,

位于共和国版图“鸡冠子”顶端,在中俄边界大兴安岭深处,方圆三百多公里渺无人烟,是我国最北方的边境哨所,最低温度为零下57℃。曾有伊木河的战士说“晚上一个小时的夜岗站下来,冻得人骨髓里都是凉的。”那是一种怎样的寒冷,相信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无从体会......

“用鲜血与生命誓死捍卫祖国的每一寸领土”这十八个字,在边防,真实存在于每一个战士的身体血液中,更铭刻在那些已逝去的,曾鲜活存在过的生命里。

可是,那寒冷边陲每一撮冻僵的土壤,都关乎中国人的福祉。那每一段悄无声息的边境铁丝网,都代表着饱受磨难民族的尊严。所以才会有风起云涌的保卫国土之战,所以才会有谈判桌上寸土必争的较量……而所有这一切的核心,都是为了让自己和血脉相承,在更加辽阔富饶的土地上,生活得更加幸福与安稳。所以,才会有牺牲,而且...在所难免。

那些,站在国家边境线上的橄榄绿,牺牲的是与家人的欢聚一堂,牺牲的是与爱人的花前月下,牺牲的是所谓紧跟时代追金踏浪的匆匆步履,甚至,会奉上自己年轻蓬勃的生命。

正如军记者记者所言:因为走近过,所以明白,那些镇守边关的战士,他们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他们与我们一样,也是芸芸众生当中的一份子。冰雪中巡逻,他们多想热热的吃口饭。

今天下午(1月29日)4:30,杜宏骨灰告别仪式在东胜神山殡仪馆举行,骨灰将安葬在东胜福寿园。

(2016-01-29 来源:鄂尔多斯晚报 作者:李美莹)

(责编:黄子娟、闫嘉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