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专题策划>>典型>>北部战区某通信团三营八连积极投身改革

“三类支部”的逆袭

2016年06月13日15:36 | 来源:人民网-军事频道
小字号

改革之中,常有忙乱现象出现,而八连总能逆风而行不断跃上新台阶。今年初,改革强军教育展开后,他们把课堂开到了机房中、山沟里、巡线路上,并在一季度收获了“教育试点”的荣誉。在连队多份获奖教案中,支部带领连队在改革中走出困境的实例显得格外生动。

当年,连队从辽阳县搬迁至鞍山市,并且增加了一个机务站,但人数却减少了三分之一,维护线路也比原来增加了100多公里。刚刚经历搬迁、班子又调整的八连可以说是“先天营养不足、后天发育不良”,被大家称为“三类支部”,“一班人”感觉压力很大。

虽被列为末等连,但八连人偏不信这个邪,一场逆袭之旅就此展开。营房还没建好,连队支部班子就在帐篷里开起了支委会,并确定了三年规划:一年抓基建,两年抓执勤,三年抓全面。

万丈高楼平地起。时任指导员朱荣林和地方协调了红砖,13个人,两台卡马斯车, 1天就需要装卸载7200多块砖。为了出门通畅,他们又淘河泥、填水沟,一干就是80余天,终于为门前的战备路打好了地基。时任连长吴忠慧把连队分成了7个组,硬是在7天里靠脚底板往返线路10余次,绘制出了全部线路图,张振武、左振祥、徐国春三名同志的解放鞋都磨露了底,硬是光着一只脚回来的。随后一年里,八连官兵利用巡线抢修等时机,逢山修梯凳,遇河架木桥,夏天没有干净水,就把密密麻麻的水虫吹走直接饮用河沟水;冬天没有干粮,就支起篝火烤着硬邦邦的馒头果腹。

功夫不负有心人,短短两年时间,连队就跨进了总站“一类党支部”;一年后,又因为机房管理工作突出被原沈阳军区通信部表彰,并在连队召开了现场会;1982年,总参通信部又在连队召开了全军机房管理现场会。至此,八连官兵终于完成了由弱变强的成功逆袭!

如今,强军改革就在面前,在连队生动的改革教育中,有的官兵在体会笔记中这样写道:“三类支部且能逆袭,我们这些‘先进的后裔’决不能坐吃山空。”

(责编:黄子娟、杨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