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50万大裁军时,一名46岁中校军官为何选择复员

 
2016年06月14日08:12 | 来源:解放军报
小字号
原标题:50万大裁军时,一名46岁中校军官为何选择复员

前不久,曾经历50万大裁军、现年62岁的复员干部王守信,给正在某油料仓库担任保勤队队长的儿子王江写了一封信。如何面对改革这场大考?王守信用亲身经历告诉儿子:无论走留,个人都要服从组织安排,都是为了强军兴军。经王江本人同意,单位将这封信在政工网上公开后,一度在官兵中产生了思想共鸣。这启示我们:改革当前,军属的支持也是一股强大的正能量。

儿子:

最近从媒体上看到不少关于军队改革的消息,不知道你们单位情况怎样?从电话里能感觉到你隐约有些担忧,之前你也曾问过我当年裁军离开部队的一些事。今天,借此信和你好好聊聊。

当兵第4年,正当我做好复员准备时,却被领导告知破格提干了。咱一个农村孩子,做梦也没想到能穿“四个兜”。后来才知道,在民主测评中,我的票数最高,领导看重的就是咱踏实勤奋、任劳任怨那股劲儿。提干后,根据组织安排,我先后多次调换工作岗位和地点,每次领导问我“去那儿行不”,我从没摇过一次头。我深知,如果没有组织培养,就没有自己的现在,关键时刻哪能张口跟组织谈条件,你说是不?

1998年,我们听到50万大裁军的消息时,大家的情绪多少还是有些波动。后来方案下来了,我们部队面临撤编分流。单位领导找每个干部谈话。那时只有3种选择:转业、复员、交流,而且交流的名额非常有限。当时我46岁,中校军衔,年龄比较大了。

或许你没印象了,那段时间我看上去很平静,但其实内心也很矛盾。期间也有个别战友找领导谈心,想留在部队再干两年。也有人劝我说:“过几年部队政策和待遇肯定会更好,现在走有点亏,你是个老典型,应该找领导好好谈谈。”

说实话,刚开始我有些动摇,可转念一想,裁军当前,调整分流中不如意、不称心的事总是会有的。如果大家都叫苦喊难,都不想挪窝,都要求组织照顾,那组织怎么办?改革还能推得动、搞得了吗?所以,团政委找我谈话时我当场表态:“能理解,没困难,服从组织安排!”动员大会后,我第一个上交决心书。

后来,我被确定为复转对象。考虑当时你妈妈刚下岗,你姥姥病重卧床住在咱家,你和哥哥又在读高三,家里也没啥积蓄,于是,我选择了复员,想用安置费给你姥姥治病,供你们上大学,先解决眼前困难。

复员后第二年,部队就实行“自主择业”政策。期间,有些复员战友创业成功,也有的拿了十几万复员费后,生活却再度陷入困境。当时,有人觉得我资历老、还算有点威信,想让我牵头出面找老领导反映反映实际困难,但我坚决认为这样做不可取。你想,政策也不是给哪一个人定的,既然服从了命令,就要自己克服一切困难,你说对不?

儿子,如今你也面临部队改革的大形势,我特别能理解你的心情,毕竟你的志向在部队,有不错的发展空间。前些天,我看网上说“谁能成为30万分之一”。我觉得,即便组织让你成为了“30万分之一”也不要紧,经过部队这些年对你的培养,你比老爸当年的起点和基础都要强很多,面临人生的又一次抉择时,对自己、对组织都要有信心。你应该学会感恩,服从大局,不能忘本,毕竟没有这30万个“小我”的转身,又何来军队的转型?当然,在一切尘埃落定之前,你什么也不要多想,把眼前工作干好才是第一位的。

啰嗦这么多,还是那句话,坚决服从组织安排是军人的天职。你要多考虑考虑军队改革全局利益的需要,少盘算个人名利得失的那点小账,党叫去哪就去哪,党叫干啥就干啥。爸爸相信你会做得更好!别的就不多说了,祝工作一切顺利!

父 王守信

(《解放军报》2016年06月14日 10版)

(责编:黄子娟、闫嘉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