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美媒:美军大部分军机没法与中国高端防空系统抗衡

2016年06月24日09:34 | 来源:环球网
小字号
原标题:美媒:美军大部分军机没法与中国防空系统抗衡

2016年4月,美国空军至少10架BLOCK30批次F-22A猛禽战斗机进驻英国皇家空军莱肯希思基地,美军此举主要是为了体现驻欧洲军力的快速反应能力及应对俄罗斯方面的潜在威胁。(鸣谢鼎盛论坛网友:AK630)

美国国家利益杂志6月22日发表美国防务问题专家戴夫·马宗达的文章称,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多数派主席鲍勃·西蒙斯称,目前美国军方尚未做好应对与中国及俄罗斯之间发生高端战争的准备。这个问题体现在多个方面,涉及到五角大楼陆、海、空和太空所有领域的能力,最直接的例子就是美国海军陆战队航空大队没有足够的机械师来修飞机。目前,美国海军陆战队共有271架攻击机,只有64架可以随时起飞,而且飞行员飞行的时间跟朝鲜飞行员一样多,比中国少三分之一。

面对俄罗斯和中国的高端武器的威胁,美国军方正处于危机时刻——至少在参众两院军事委员会大多数议员看来是如此。虽然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平叛战争是其中部分原因,但大部分原因还应归咎于停滞不前的采购流程扼杀了武器的创新。“我们正处在紧要关头。毫无疑问,我们有能力反恐,但是已经无法应对高端武器的威胁,”6月21日,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多数派主席鲍勃·西蒙斯称,“我们缺乏能有效制止高端武器威胁的能力。”

这个问题体现在多个方面,涉及到五角大楼陆、海、空和太空所有领域的能力,最直接的例子就是美国海军陆战队航空大队没有足够的机械师来修飞机。西蒙斯称,美国海军陆战队共有271架攻击机,只有64架可以随时起飞。空军也好不到哪去,只有43%的战机具备全任务能力。

由于缺少飞机,久而久之,美国海军陆战队飞行员的训练飞行时间要比俄罗斯和中国少得多。现在,陆战队飞行员每月只能飞行4至6小时,而以前每月可飞行20至30小时,这造成了永久性的经验上的差距。“坦白说,我们的飞行时间跟朝鲜飞行员一样多,较中国少三分之一,” 西蒙斯称。

同时,战机本身——除了少数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F-22“猛禽”、F-35联合攻击机和诺斯洛普·格鲁门B-2轰炸机——也无法穿透敌人的防空网络。其他战机如费尔柴尔德A-10、波音F-15、洛克希德·马丁F-16和波音F/A-18“大黄蜂”,都不能与俄罗斯和中国当前的高端防空系统相抗衡。俄罗斯最新的第4代战机,甚至都不能在自己强大的综合防空系统下存活。“俄罗斯自己的战机能飞到乌克兰吗?” 西蒙斯称,“不能。如果在目前环境下飞行第4代战机,那就麻烦大了。”

从多个方面说,五角大楼还没有做好应对一场高端战争的准备,这得归咎于美国国防部拜占庭式的(复杂的)、不愿承担风险的官僚主义作风,总是尽一切可能扼杀技术革新。实际上,之所以产生目前这种结果,是由于五角大楼寻求所谓的“转型能力”,如F-22、F-35和现已不复存在的“未来作战系统”等,而没有采取渐进的方式。相反,在冷战时期,美国一直随着时间的推移来逐步发展武器系统。“整个冷战时期都是这样,我们稳步地逐渐改进武器系统,使之适合我们的要求。可柏林墙倒塌后,我们却采用了‘柏林墙式’的采购方案。” 西蒙斯讽刺称,“我们得回到渐增式武器创新的方式。”

从根本上讲,参众两院试图革新五角大楼的采购流程,以便新技术的开发能尽快派上用场。美国不能再动辄投入数百亿美元到那些2、30年后才能见成效的项目中——例如陆军的“未来作战系统”——白白浪费了几十亿美元,却没见到什么可观的效果。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多数派主席克里斯·布洛泽也认为目前的状况不可接受,“我们跟西蒙斯的看法完全一样。”

参众两院必须立即行动,因为目前的地缘政治因素已经发生了转变。经过苏联解体后短暂的平静,高端“反介入”武器的威胁又再度兴起,而且低端的恐怖主义威胁也不会很快消失。可是,目前这些威胁仍未触动国防部传统的组织模式,同时解决上述挑战是五角大楼需要面对的根本问题。“我们要做的是快点行动起来,不要让‘至善者’成为‘善之敌’。”

西蒙斯和布洛泽都提倡采用渐进的、分散的方式来采购武器系统。西蒙斯称,“不要试图打造一款全能型的武器,例如F-35,那太昂贵,而且要花费数十年时间才能见成效。武器开发得一步一步来,这样才能更快地应用。”不过,这同样可能会让五角大楼冒更多的风险,因为它鼓励技术革新。“通过渐进的方式,武器创新就有机会小步地、低风险地向前迈进,”布洛泽称。国会希望传达给五角大楼的信息是:“我们不希望你们害怕失败。”布洛泽认为,这就是又大又笨拙的项目为什么会留下来的原因之一,即便这些项目的基本概念从本质上就是有缺陷的。

美国国会最终不得不采取行动——由于事态严重,美国也没有什么别的机会。“这是一个真实的危机。国防部称——站在民选领导的立场上——并不存在没准备好的问题,但是又缺乏有说服力的数据,”西蒙斯称,“数据是不会犯错误的,这无可争辩。数据就是事实,而事实是让人讨厌的。”(知远)

(责编:闫嘉琪、黄子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