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泸定桥头党旗红

【查看原图】
向先烈们敬献花篮
向先烈们敬献花篮 
来源:人民网-军事频道  2016年07月01日17:01

人民网康定7月1日电 人面党旗相映红,誓言雪域写忠诚。“七一”前夕,徒步行军90余华里来到飞夺泸定桥纪念碑前的武警甘孜森林支队300余名党团员,在烈日下庄严宣誓“我们将继承先辈遗志,发扬优良传统,不惧苦累、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百折不挠,以过硬本领和无限忠诚守护康巴高原脆弱生态和百姓安居乐业!”

一声声誓言直入云霄,一张张面庞坚毅果敢。这支进驻四川甘孜仅14年的“新军”,用忠诚、血性、坚韧和博爱赢得了纪念碑旁青松侧柏和大渡河两岸父老乡亲的颔首称赞。

血性彰显忠诚

“2小时接近火线,6小时内扑灭林火!” 3月19日5时许,随着灭火前指支队康之国副支队长一声令下,在海拔平均4500米以上高山奋战两昼夜未合眼,背负20公斤灭火机具扑打10余公里火线不停歇的150余名官兵马不停蹄向新的火点冲去。

近70°的陡坡迟滞了灭火官兵向前的脚步,但无法改变他们完成任务的决心。党员背身靠在山上搭人梯,班长手拉肩顶保安全。150余名官兵配合默契,手脚并用向上攀爬,在预定时间内成功接近火线。党员突击队率先集中四台水泵遏十余米高的火头,其他灭火分队“分进合击、打隔结合”,提前一小时扑灭林火。实现了四川省甘孜州森林防火指挥部中午起风前扑灭火灾,防止林火蔓延至九龙县三岩龙乡柏龙村重点林区和生态示范园区的决心意图。

灭火作战结束后,甘孜州森林防火指挥部指挥长、州林业局局长杨庆华对参战官兵给予了充分肯定:“你们像泸定桥22勇士一样勇猛顽强、意志坚定,无愧于‘高原灭火利剑’的光荣称号。”

也许杨局长并不知道,这支组建十多年的生态近卫军早已把长征精神融入血脉。

每年新兵下队,党团员发展,清明节、烈士纪念日和遂行重大任务誓师,支队官兵都会来到飞夺泸定桥纪念馆,重温红四团三营二连连长廖大珠、指导员王海云和李友林、刘梓华、刘金山等22名英雄昼夜兼行240华里山路,冒着枪林弹雨,飞夺天堑的英雄历史。坚定官兵扎根高原,苦练本领,守护脆弱生态的理想信念。

支队第一代创业人清楚记得初上高原的第一批官兵在没有营房、没有场地的情况下,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一边抓部队筹建组建,一边依托周边山地开展体能和灭火技战术训练,确保了组建命令宣布前5场森林 (草原)火灾火警的成功扑救。这5次奏凯是高原新军向红军先辈致敬,更是支队官兵传承长征精神拉开的帷幕。

精神融入血脉

1月20日是24节气中的大寒。这天,康巴大地漫天飞雪,呵气成冰,迎来了近30年来罕见奇寒。在零下17℃的雪域高原,有一支橘红色的长龙迎风冒雪,穿插在二郎山腹地。

突如其来的寒潮惊动了武警森林指挥部和武警四川森林总队党委首长的心,他们先后致电拉练官兵,详细询问天气变化和部队拉练情况。当得知参训官兵士气高昂,渴望挑战极寒气候、稀薄空气、险峻山形等极限条件下“走、打、吃、住、联、管、供”综合能力时,两级党委机关同意了这个支队在野外极寒环境下锤炼摔打指挥机关和作战分队真打实备水平和应激反应能力的请求。随后的2天,支队野营拉练指挥部限定时间、指定地域组织所有参训人员进行“首长机关指挥所演习、负重登山、丛林找点、灭火演练”等重难点科目训练,强化官兵“能打仗、打硬仗”血性胆气。

其间,刚刚下连不到半月的新战士赵云出现了高原反应,随队军医王勇责令其退出拉练,上救护车休息,他却这样的回答:“红军翻越党岭雪山,海拔比这高、空气比这稀薄、衣着装备比这差,他们不曾退却,我也不能当逃兵!”说完,他一边喝下军医打开的红景天和肌苷口服液,一边挣扎着站起来,背上装具,向战友撵去……

“海拔高标准更高,缺氧不缺精神”。赵云这个下队不久的新兵不仅长出了武警甘孜森林支队的硬骨头,还把长征精神自觉融入血脉。

赵云是这个川西灭火尖兵的缩影,更是一茬茬甘孜森林支队官兵的真实写照。这些高原生态守护者遂行210余次森林(草原)火灾扑救,从未因海拔高、气候恶劣、山势陡峭、道路艰险影响任务的完成。

2014年4月24日,甘孜州康定县沙德乡木椤山突发森林大火,直逼四川省著名景点“蜀山之王”贡嘎山,为力保贡嘎山珍惜植被不被破坏,支队260余名参战官兵多次往返海拔超过5400米,垂直距离1000余米,坡度超过60°的木椤山山脊一线,反复尝试多泵串联、多泵双路并联和并串联相结合等方式,以破解在海拔5000米、坡度60°以上扑灭森林火灾的水泵供水压力不足难题。

十余次往返调试,让素有“兵王”“灭火良将”之称的康定中队班长李良才脸色煞白、嘴唇发紫。可他全然不顾,脚不停歇地来回检查、试验。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个专注灭火技战术研究的兵头将尾和灭火机具维修保养的高级技师,提出的分段式供水战法不仅打赢了“贡嘎神山保卫战”,更为高原高山森林火灾扑救提供了借鉴。

忠实践行宗旨

3月1日,四川省康定市新城实验小学师生在一场瑞雪中收获了2016年最难忘的礼物——25000元助学基金和2000余册图书。这是武警甘孜州森林支队十四年如一日资助贫困学生的片段,更是支队官兵心系藏区教育事业的绵延。

这个支队所属部队驻守在川西高原。这里山高路险,交通不便。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藏族同胞60%以上是文盲和半文盲。为帮助当地百姓早日脱贫致富,支队党委把帮教育作为扶贫帮困的重要措施,在全部队范围内发起了“春蕾”活动,号召全体干部党员奉献爱心,帮助适龄儿童重返校园。入驻以来,该支队所属部队先后与康定县新城实验小学、榆林小学、康北中学,乡城县洞松乡中心小学、沙贡乡中心校,新龙县二完小,道孚县城关小学结成帮扶对子。活动发起后,不仅党员干部踊跃捐款,广大团员青年也纷纷慷慨解囊。截止目前,官兵累积捐款17万余元,支队也从家底经费中挤出资金40余万元,建立“警民共建共育学校”、“党员春蕾班”和“春苗图书室”。十四年来,先后资助亚玛德吉、多西、罗绒尼玛、藏格、拉姆、肖丽萍等190余名失学儿童完成初中学业。

目睹这一义举的驻地藏汉同胞想起了“1936年红军北上转移面临围堵不忘保护寺庙,在粮食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匀出粮食优待受蛊惑袭击红军的被俘喇嘛”的事迹,他们说官兵是红军传人。

面对褒奖,支队官兵不忘形、不忘本。在他们心里,同样铭记着“炉霍县寿灵寺活佛益西多吉、甘孜县白利土司家活佛格达和藏族军事头领夏克刀登主动宣传红军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成功说服敌对僧人和当地反动武装,帮助红军顺利进军甘孜州瞻化县、甘孜县”的深情厚谊。

这是红军长征中炮火硝烟凝聚出“藏汉同胞谊”和“军民鱼水情”的延续,更是当代革命军人“忧民之所系、帮民之所急、解民之所需”,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最高价值追求。

“捐钱捐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要想让乡亲们要过上好日子,还得靠村党支部带领大家依托资源优势自己干”。多次深入平均海拔4250米、全年平均温度-20℃、境内没有一棵树,有“生命禁区”之称的石渠扶贫帮困的武警甘孜森林支队政委祝平深有感触。

和石渠县89名贫困藏牧民结对认亲之初,支队派专人多次驱车到千里外的89户“亲戚”家中捐赠解困,边送去大米、清油、面粉等生活物品和慰问金,边为“亲戚”义务体检,赠送常用药品。

3年过去了,石渠89户藏牧民的经济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与此相似的还有雅江、道孚、乡城、康定4个县的147户农(藏)牧民。

痛定思痛,祝平政委、周宝友支队长等直接挂钩帮建的常委一班人结合数次查访,制定了帮建村党支部和提供富民政策信息、技术支持的精准扶贫计划。并于2015年初派龚钱鑫副政委带着几名支部建设的好手和实用技术书籍分别来到石渠、康定、雅江、道孚、乡城9个乡镇17个行政村,向基层村支部和百姓们面对面的“传经送宝”,活用粮食直补资金帮助藏牧民试种良种青稞、油菜和白菌,彻底改变了他们经济上过分依赖放牧的现状。与此同时,支队还动用兵力140人次,车辆4台次为山区运送水泥60多吨、大量建设用木材、建筑器材等物品,为特别贫困村建成了支部活动室、党员之家,使各村党支部的战斗保垒作用得以明显发挥,靠技术致富的人越来越多。

此外,支队官兵始终把百姓安危牢记心间,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都挺身而出、奋勇争先。组建以来,官兵先后参与2003年318国道雅江路段抢险、乡城“8·23”水电站清沙、2011年雅江“7·13”粮食局保卫、自来水厂抢修和游客疏散以及2015年康定“9·19”泥石流抢险等急难险重任务28次。特别是2014年康定“11·22”抗震救灾中,支队官兵第一时间投入抗震救灾,抢救伤员、疏散群众、搬运物资,先后在塔公乡、木雅祖庆学校和新都桥开展救援行动,救治伤病员49人,巡诊和心理疏导370余人,搭设帐篷155顶,搬运物资280余吨,抢运家具670余件(套),转移牦牛等牲畜160余头,提供热食2700余人次。用实际抒写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曾鹏)

分享到:
(责编:实习生 王壹、闫嘉琪)

相关图集

查看更多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