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抗大的魅力究竟在哪里?

——国防大学纪念抗大建校八十周年理论研讨会综述

闫嘉琪 罗金沐
2016年07月06日08:13 | 来源:人民网-军事频道
小字号

抗大办学9年,培养10万英才。这在我党我军的教育史上堪称奇迹。当年,为什么国统区“官二代”“富二代”,放弃优越环境,汇聚到条件十分简陋的“窑洞大学”?抗大为什么能创造出这样的传奇?抗大的魅力究竟在哪里?

7月5日,国防大学在京举办抗大建校八十周年理论研讨会。国防大学张仕波校长、刘亚洲政委,以及来自全国各地抗大研究团体、纪念场馆的代表和专家,抗大老学员代表,专家教授等共计7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与会代表围绕重温抗大历史、弘扬抗大精神、担当强军重任主题,就相关领域问题进行回顾梳理与深入探讨。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抗大精神无论过去、现在或未来,都是我国军事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壮大最可宝贵的“精神血脉”和“文化基因”。

信仰决定命运

抗大全称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是国防大学的前身,正式成立于1936年6月1日,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完成其历史使命。在及其残酷艰苦的战争年代,抗大培养出千千万万优秀的治党治国治军栋梁之才,支撑的是坚定的政治信仰和强烈的使命担当精神。

与会代表指出,毛主席为抗大制定的教育方针,第一条就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个方向,就是听党话、跟党走。党中央为抗大制定教育方针,第一条就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三句话、八个字”,这是抗大精神最内核的因子。党的几代领袖,都明确要求国防大学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确保办学治校的正确方向。

信仰使人高贵,使人与天地并列,使人创造撼天动地伟业。与会人员一致表示,抗大诞生于民族危亡之际,从一建校就担当起民族救亡、人类解放的使命责任,成为名副其实的红色熔炉和精神高地。无数来自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有志青年,昼夜不停、川流不息奔赴延安。她闪耀的是革命精神光芒,锤炼的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英雄品格。这种强大精神信仰,为抗战胜利和新中国成立凝聚了坚实力量,也为我党我军立于不败之地奠定了特有优势。

与会人员认为,政治方向并不是一句空话,她体现在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力度上。新形势下,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着力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保持高度一致。

人才决定事业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与会人员表示,作为红大抗大的历史传人,国防大学肩负重大的使命任务,这决定了要出更多的名师、名家和名将。

“有军必治校”,这是我军发展壮大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与会人员认为,人才兴则事业兴,而通过办院校来培养人才,又是最有效的途径。

大家谈到,毛主席和党中央十分重视抗大教员队伍建设,把他们看作是孵化抗战精英和领导骨干的“老母鸡”,把最知名的学者请来当教员,把最优秀的学员留下来当教员,把高级将领动员来当兼职教员。毛主席长期兼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数十次亲自为抗大授课。当时抗大的讲台上,不仅有朱德、周恩来、刘少奇、陈云等大批党和军队的高级领导,还有徐特立、范文澜、艾思奇等一大批学贯中西的学界泰斗。正是靠着这样一支优秀卓越的办学力量,才开创了抗大“越抗越大”的胜利局面,谱写了我军教育史上的奇迹。

与会人员指出,“从战争中学习战争”,是马克思主义学风在抗大教育实践中的生动运用。毛泽东一贯主张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并将其运用到抗大教学中。针对抗大所处的特殊战争环境,毛泽东在指导抗大办学实践中探索出边打仗边办学、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人才培养路子,提出“理论联系实际”“读战争这本无字天书”等教学原则、内容和方法,确立了抗大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

大家一致认为,时代在发展,使命在召唤,选贤任能办各项事业。实现强国梦、强军梦,当前最紧迫最现实的任务就是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把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培养作为重中之重突出出来。作为抗大传人,国防大学紧紧围绕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忠实履行好肩负的职能使命,瞄准明天的战争筹划今天的教学,打赢战争需要什么就教什么,指挥员缺什么就补什么,积极探索和构建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新模式,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水平。

眼光决定未来

眼光不同,境界不同,结果也不同。在抗战即将到来之际,党中央、毛主席做出创办抗大的决策,把培养干部提到重要日程。

与会人员表示,抗大身居偏隅,但闻名中外,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凝聚力,不仅因其最革命最进步,更因她放眼全球,纵览古今,就像一座灯塔,引领无数爱国志士走上民族解放的道路,体现了深刻的先进性和强大的发展力。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是抗大革命性进步性的鲜明标志。与会人员一致认为,毛泽东为抗大制订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是抗大师生培养优良作风、抵制歪风邪气的座右铭。这一崭新的校风对培养干部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扫旧中国教育体系中的阴霾浊气,成为抗大革命性、进步性的鲜明标志,享誉国内外。这得益于在战胜艰难困苦中锻造,也得益于在严肃法规法纪中雕琢,更得益于在活泼健康的文化中滋养。抗大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对于激发学员战斗热情、培养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进一步增强了办学育人的凝聚力感召力。

从严治校是古今中外军队院校办学治校的铁律,是培养高级军事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军高级任职教育的光荣传统。大家谈到,当年毛泽东为抗大亲自制定的“三句话”、“八个字”教育方针和校训,它既是对抗大历史传统的高度概括,更凝练着这所始终伴随党中央的军校的办学治校理念、哺将育英标准。

大家谈到,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抗大精神是一面旗帜,永远值得高擎;抗大精神是一笔宝藏,永远值得挖掘;抗大精神是一把火炬,永远值得接递。

智慧,在交流中迸发;共识,在研讨中增进;力量,在互动中凝聚。与会人员一致表示,时代变迁,但抗大精神不会过时,永远都是激励前行的强大动力。弘扬抗大精神,讲好抗大故事,传播抗大业绩,就是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意识,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蹄疾步稳的务实作风,让抗大精神焕发出蓬勃伟力,铸就起新的辉煌,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作出更大贡献。 

(责编:实习生 王壹、闫嘉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