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专题策划>>典型>>解放军理工大学青年政治教员群体>>新闻聚焦

愿化春泥永护花

——解放军理工大学青年政治教员群体的心路历程

2016年09月08日10:29 | 来源:解放军报
小字号

礼堂里,掌声四起。千余名年轻学员的目光,投向讲台上一名政治教员。这名教员叫王晶,35岁,学员们喜欢称她“晶姐”,这是她上的第507堂政治课。

在解放军理工大学理学院政研中心,像王晶这样的青年政治教员有45人,平均年龄不到35岁,他们所讲授的理论课深受学员欢迎。他们是校园里一道靓丽的风景,在三尺讲台上播撒理论火种。

“我们是党的好政策的直接受益者,

对党的创新理论有发自内心的深厚感情”

这是一个寒冷的冬夜,但教员俞红内心十分温暖,她正抓紧时间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融入教案,准备下堂课讲给学员们听。

像俞红一样,每当党和国家重大政策出台、国内外重大事件发生时,这群年轻教员都会把课堂当战场,坚守着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阵地。

当不少与他们年龄相仿的人还处于理想缺失、信仰迷茫的状态时,这些青年教员为什么如此热爱党的创新理论?

教员王晶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曾任团参谋长的祖父牺牲在朝鲜战场。从小,她就爱听军人的故事,想着有朝一日能走进军营。2000年,王晶成为全军第一批国防生,硕士毕业后加入这个群体,至今教书育人已有10个年头。

同王晶一样向往军营的教员还有朱玮。1998年,朱玮家乡水势暴涨,正在读高一的朱玮在楼顶上看着洪水中救灾的解放军战士,就下定决心参军。高考时,朱玮被地方大学录取,毕业后回老家县城一所重点高中任教。当年,国家出台政策,鼓励报考军校研究生,朱玮最终顺利穿上军装。

“我是党的好政策的直接受益者,我对党的创新理论有发自内心的深厚感情。”教员朱玮深有感触。

“学员的眼神仿佛是悬挂在头顶的

‘达摩克利斯之剑’,逼着我们转型”

“政治教员有一怕,不是吃苦受累,不是专家批评,而是学员失望的眼神。”女教员程树说,这个眼神仿佛是时刻悬挂在教员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每一个教员在“倒逼”中转型。

这个青年政治教员群体优势在于年轻,容易与学员拉近距离;但劣势也在年轻,相对老教员而言缺少经验和学识的积淀。面对价值多元的时代和思想活跃的学员,这群年轻的政治理论教员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去年5月,互联网陆续出现不少对歪曲英雄的“另类解构”,学员们议论纷纷。这些现象让教员徐羿意识到,政治理论教员有责任把这些问题给学员讲清楚。

通过整理分类网上热炒的这类话题,徐羿发现看似彼此联系不多,暗地里则有一根主线串联——历史虚无主义。

3天后,一堂从网络“段子”引出的课《决不能让国家同英雄一起毁灭——警惕历史虚无主义》准备就绪。课堂上,徐教员从苏联的英雄卓娅说起,以苏联解体为案例剖析,把学员们心中的疑问一一拉直。

针对重大理论问题、社会热点问题,教员们精心打造48堂微课和20多堂专题课,坚持在入情入理讲问题、入脑入心解扣子中传递党的声音、传递真理的力量,在学员中引起热烈反响。

“我们与真理同行,与学员同成长”

信,这个字对于该校毕业赴边的学员汪建来说,有着别样的理解:“信字,左边是单人旁,右边是个言字,它告诉我们说话要站得住脚,做事要言行一致。”

这句话是汪建读军校时政治理论教员教给他的。他说,昨天教员教给我,今天我传授给我的战士。

像汪建一样把信仰的种子播撒到座座军营的毕业学员数不胜数,昨天他们接受信仰的火种,今天他们同样以火一样的赤诚传递着信仰。

青年政治教员与青年学员年龄相近、思维和行为方式相仿,既教书又育人,是学员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更是热诚做学员成长的贴心人。

校园湖畔,杨柳依依。学员李斌走在湖边小道上忐忑不安:即将面临毕业,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一同陪李斌湖边漫步的还有教员束婷婷。束教员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将话题引向河边的杨柳上:“你应该记得‘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句诗吧,杨柳以须根生长为主,只要插入泥土就能生长,杨柳的须根深深扎入泥土,伸向四面八方,为主干提供丰富营养。”

束教员进一步将话题引向深入,她拿杨柳作比喻,说军校学员应该像杨柳一样,插到哪里就能在哪里生根,分配到哪里就能在哪里干出一番事业。听了教员的话,李斌深受启发。如今已是某部排长的他,工作干得有声有色。 

(责编:黄子娟、李楠楠)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