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专题策划>>典型>>解放军理工大学青年政治教员群体>>风采录

隋倩:甘作路石为坦途

2016年09月08日14:10 | 来源:人民网-军事频道
小字号

【人物小传】隋倩,女,1972年11月出生,山东青岛人,现为理工大学理学院政治理论与军队政工教研中心副主任,副教授。主持或参与课题8项,主编或参编专著、教材11部,发表论文25篇;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大学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先进个人,大学感动军理工十佳人物;荣立三等功1次。

隋倩最爱的是八月盛夏的校园。不仅因为她美——绿树成荫,荷叶田田,白天知了长鸣,夜晚蛙声一片,更因为每年的此时,这里都会骤然汇聚起一股浓郁的青春气息,这气息在响彻云霄的歌声、番号声中似乎要将军理工上空本已炽热的空气瞬间点燃。

一张张稚嫩的面庞、没有肩章帽徽的军装、略显生硬的步伐动作,这十八年来年年会有的图景,如今依然能让隋倩的眼睛湿润,虽然她笑称自己的“泪点”太低,可她明白,这无法抑制的正是岁月难以带走、她心底对军校和学员的那份沉甸甸的感情……

回想起来,也许这感情的种子早在30年前第一次踏入这座校园时就已播下,尽管那时还只是一个12岁的小丫头简简单单对一身军装的羡慕和向往,从小想当老师的她那时又萌发出了一个新的梦想:做一个军人。

军校从教两梦齐圆

1985年,小学毕业。隋倩按部就班由厂子弟小学升入了厂子弟中学,许多同学纷纷转学,剩下的两个班竟然有超过半数的学生有过留级的历史。隋倩也忍不住向爸爸提出转学请求,却被爸爸一口拒绝:“不行!我是厂里分管教育的副厂长,我的孩子不转学也能考上重点中学,学习关键在自己。这一点你来证明!”

1988年,初中毕业的隋倩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考入了南京市金陵中学。1991年,高考在即,隋倩儿时的梦想一下子清晰起来,她选择了提前录取的军校和师范。考试成绩不够理想的她错过了第一次从军的机会,踏上了另一条理想之途——考入扬州师范学院。隋倩在校学习的政法专业,完全有机会进入政府部门工作,可是,令她魂牵梦萦的依然是对教师职业的执着追求。

1995年的6月,一个令她难以置信的好消息传来,经过全面考查,隋倩正式被特招入伍,进入空军气象学院政治理论教研室成为一名军校政治教员。从军、从教,两梦同圆。

在经历了四个半月与空降兵官兵同吃同住的入伍集训后,隋倩才算真真切切体会到了军人职业奉献的真谛——他们就是最最普通的战士和学员,他们年轻青涩,甚至还会经常犯错,但,他们日复一日地过着艰苦的生活、进行着紧张的训练、承担着繁重的任务,却有着冲天的斗志和随时准备牺牲的觉悟。这些在隋倩的心中,是那么令人肃然起敬。

回校后的隋倩将这份崇敬立即融入到教学工作中,钻研课堂教学,1998年就在全院青年教员基本功竞赛中崭露头角,一举夺冠;加强实践教学,组织学员法院旁听、在全院范围公开展示的模拟法庭,令毕业学员们至今难以忘怀;不断自我充电,1998年,隋倩在职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继续深造……

如今的她已逾不惑,但依然坚定地继续着自己最初的梦想。

人生坎坷乐观面对

40年的人生,命运和隋倩无情地开了两次“玩笑”,她却只是“一笑而过”。

1982年,年仅十岁的隋倩永远地失去了母亲。母亲在春节前准备启程回老家过年的前一天坚持为徒弟代班,不幸发生了工伤事故,经过十几天的抢救无效撒手人寰。隋倩随即被送到青岛姑姑家,一住就是两年。这一切如飓风般来得太快、太突然,从全家宠爱呵护到完全陌生和艰苦的生活、学习环境,先后换了三所小学、三次住所,对于一个十岁的孩子恐怕真的是难以承担,但是,隋倩却以超强的自尊心和适应力不仅保持着优异的学习成绩,还改掉了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的许多坏毛病。命运让她第一次学会了坚强和乐观。

世事弄人。2003年,隋倩慢慢发现2岁的儿子“与众不同”,语言发展缓慢,与人交流存在障碍。又是一个晴天霹雳——儿子患了终身无法治愈的儿童自闭症。望着不谙世事的孩子,想到他暗淡无望的将来,隋倩嚎啕大哭。冷静下来后,与爱人商量,不能放弃,抓住一切时机进行矫治。于是,隋倩开始了人生另一段艰苦的跋涉——每天将儿子固定在双膝中间,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强制交流,从最简单的数数、颜色、形状开始,艰难的捕捉着儿子飘忽的眼神;盛夏酷暑,连续30天,天天驱车几十公里,赶往南京海底世界,进行20分钟的海豚治疗;为练习手眼协调,陪伴儿子学习钢琴,一练就是七年;为儿子先后换了四个幼儿园,向老师耐心解释,向同学赔礼道歉,都成了家常便饭……功夫不负有心人,2007年,儿子终于顺利入学,具备了跟班学习的能力;现在已能够独立识谱弹奏几十首世界名曲;学会了大部分的生活自理……这一切对于一个正常的孩子也许算不了什么,而这一切的得来,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隋倩自己才能明白。

人生道路坎坷又漫长,经过了风雨洗礼的人生绽放出乐观坚强的光芒。如今,隋倩依然以这样的乐观坚强,踏踏实实地工作和生活,在她心中,这是多舛的命运给予的一种另类财富。

服务奉献甘作路石

不同的生活和道路雕琢着不同的性格与人生。饱尝了艰辛与痛苦,才更加能深切地体会宽容、帮助和理解是每个人人生中多么重要的东西,因为自己也曾经那么迫切地向他人投去乞求的眼神。心怀感恩,帮助他人,是隋倩内心中最应该、也是最值得做的事情。

2001年,隋倩参加了军人心理教育(实验)中心的筹建,也开始了长达10余年的心理服务工作。当每个学员抱着忐忑苦恼而来,面带微笑地道别离去,隋倩心中总能激荡起幸福的涟漪。

在“2010感动军理工十佳人物”评选中,隋倩从全校几十位候选者中脱颖而出,没有什么骄人佳绩,同事们对她的赞美只是简单的一句,就是“有事找隋姐”。隋倩明白,这里面饱含的是同志们沉甸甸的信任。

2008年刚刚当上两个孩子母亲的隋倩开始义务为同事们制作教学课件,寒假暑期基本上全部用来完成这项“细致活”。大年初一,同事们接到的除了隋倩的拜年短信,还在询问确认教案中相关细节。从底板、图片到文字、视频,从研究PPT到钻研PS,为了完成一套课件,购书自学,翻遍网络,花费的休息时间已经无法计算。2009年,为了配合俞红教员参加总参和全军的教学竞赛,隋倩独立承担了以往由电教中心专业人员承担的所有课件制作任务。她似乎从来不把PPT制作看作是一项纯技术的活儿,每次拿到讲稿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认真阅读,反复推敲理解,琢磨如何恰到好处又准确无误地表现教学内容,甚至通过多媒体传达出更为深刻和丰富的内涵。文字稿推了一遍又一遍,课件也跟着改了一稿又一稿。最终,俞红教员一举拿下了总参第一、全军一等奖的好成绩,而课件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评价。

这些年来,隋倩先后为领导辅导授课、教员教学竞赛、基层干部“四会”等各类活动制作的课件已不下百件,以每个课件平均6个小时的工作量计算,工作总量就已经达到600小时以上。由于每次讲稿总在讲授前一天才能定稿,而作为最后一项工作的课件制作也只能在下班后的傍晚到凌晨时段完成。谁也不知有多少个夜晚,不知不觉窗外的天色已亮,在清晨啾啾的鸟鸣声中隋倩才知道又是一夜未眠,可第二天,她仍要准时出现在课堂上。由于对设计有着独到的感觉,隋倩还多次为教员们的多本专著设计了封面。然而让她欣慰和满足的是听到同志们的一句好评,是竞赛获奖的好消息。

2012年7月,理学院政治理论与军队政工教研中心成立,隋倩被任命为中心副主任,分管行政工作。从一颗资历牌架上的小螺钉到组织全中心活动,隋倩更加忙碌奔波却仍然乐此不疲,她高兴的是,自己有了更多为大家服务的机会,也同时赢得了更多同志无比珍贵的信任!

感言:选择了一种职业,就选择了一种生活;融入了一个集体,就融入了一段历史;赢得了一次挑战,就赢得了一次机遇。不同的生活和道路雕琢了不同的性格与人生,饱尝了艰辛与痛苦,才能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宽容、帮助和理解是多么重要。心怀感恩,帮助他人,无悔付出,乐在其中矣!

(责编:黄子娟、李楠楠)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