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清江:基层来的铸魂人

【人物小传】吴清江,男,1976年11月出生,山东德州人,现为理工大学理学院政治理论与军队政工教研中心副主任,副教授。主持或参与完成各类课题11项;大学优秀党员,大学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先进个人,大学毕业综合演练先进个人,大学首批青年英才教学之星。
暮春至,法桐树冠的绿由浅变深,层层叠叠,铺排满头顶的每寸天空。浓绿蜂拥而至,清风迎面拂来,每年的此时此刻,吴清江都会在学院的林荫路上走几个来回,不为别的,只为感受那浓浓的校园气息。从教时间虽然不长,但他已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还有——土地上一批又一批充满朝气的青年学员。
吴清江自言,他独爱绿色。绿色给人以低调、踏实、热情和期冀,生命的饱满与厚重完全可以在一片透亮的绿叶中得以体现和升华。他恰似那片绿叶,不争辩,不造作,只是默默地把自己融入四季,奉献给他所钟爱的党的创新理论育人事业。
吴清江说,学员的思想如同这绿色回廊,总有暮色四合的时候,他愿做一束阳光,照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让他们展现出最耀眼的生命风华。
携笔从戎立志报国
广袤无垠的华北平原,造就了胸怀坦荡、性格豪放的鲁北人。1976年,吴清江就出生在这里。也许是男孩儿的天性使然,亦或尚德爱国的儒家传统文化的熏染,他自小就爱舞枪弄棒,打打杀杀,对金戈铁马、戎马倥偬的武将军崇拜有加。13岁那年,招兵干部下乡宣传,威武的绿军装和亮闪闪的红帽徽深深地吸引了他,从此,一个绿色的从军梦在他心里扎了根,从青葱少年走到壮硕青年,从未舍弃。
1996年,吴清江参加高考,填报志愿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军队院校。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他与梦想擦肩而过。带着深深的遗憾,他来到黄海之滨,就读一所地方大学,梦想似乎离他越来越远。这所号称中国十大美丽校园之一的滨海大学,有着铺满阔沙的海岸线、姿态优雅的老师、热情如火的同学和五花八门的选修课,这令他眼前一亮,一条平和恬淡的人生之路在他面前缓缓铺开。然而,梦想如同不定时的闹钟,即使身处宁静的港湾,也难免惊扰清梦。他经常问自己:难道我的人生梦想就此远去了吗?
大学生活丰富多彩,他利用业余时间选修了大量的人文社科类课程,还选报了武术班,参加了军事爱好者联盟,没事就泡在图书馆查阅军事名人传记,关注国际国内形势、跟进军事发展动态……既然无法成就梦想,那就让它成为永远坚守的爱好吧!
新千年,大学毕业的吴清江来不及展开未来规划就涌入就业洪流,在披波斩浪中寻找他的人生定位。由于综合素质过硬,一个月之内,他与3家单位达成了合同意向,速度之快令同学们不无艳羡。2000年4月初,他从实习单位回到学校,做好了与青岛一家大专院校签订就业协议的一切准备。
然而就在此时,传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济南军区来大学招人了!这条消息不亚于春之惊雷,瞬间震醒了那个蛰伏已久的绿色梦想!我还有救——他迅速整理了所有就业材料,全力以赴地面对人生至关重要的抉择!第一轮材料筛选,他非常幸运,从近千人中脱颖而出,进入20强。第二轮面试,来自部队的主考官问他:军队跟文学作品描述的很不一样,既艰苦又累,甚至有生命危险。你为什么做出这种选择?他斩钉截铁地回答:我选择军队,就是为了报国,我死都不怕,累点算什么!主考官露出欣慰的笑容。第三轮体检时出了点小“插曲”,这让吴清江终生难忘。身高体检显示裸高172cm,而特招宣传中明确告知173cm以上才可以做指挥官。在吴清江眼里,只有指挥官才是真正的军官。情急之下,他将那个女军医从一楼追到六楼,并宣誓式地“威胁”她:必须得给我重新测量,否则我绝不离开诊室半步,你也不能离开。女军医先是佯怒,后又哑然窃笑,故作严肃问他:你当真想好了要当兵?不后悔?当真!绝不后悔!他回答的干脆利落。
吴清江终于穿上了梦寐以求的绿军装。在七月流火的青岛金沙滩,他留下了人生第一张军装照。梦想懵懂、青涩,然而却如此真诚、感人!
基层任职打牢根基
吴清江入伍后,在济南陆军学院接受了为期一年的军事训练。对一个地方大学生来说,要想顺利通过军区和学院规定的考核标准,非常不易。济南陆军学院地处腊山山坳,夏天温度近40℃,冬天则长期处于零下十几度,用“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来形容这段生活,一点都不为过。
吴清江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他不满足于一般的达标标准,他要的是优秀,是出类拔萃!投弹是他的弱项,他向班长取经,向成绩好的同学学习发力技巧,并利用业余时间加班加点地练,最终赶了上去。为提高5千米越野赛成绩,冰天雪地里他只穿短裤背心,环腊山跑一次7.4千米,他每天都跑,脚打了血泡都不间断。除了军事训练,他还注重发挥自身特长,参加军校大学生艺术节,在当地报纸刊物发表小说、散文,为连队战士补习功课……训练的艰苦,让不少地方大学生望而却步。一些意志不坚定的人,开始陆续递交退伍申请。然而,吴清江却依然故我,不为所动。当兵就是来吃苦的——他之所以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是因为他从未忘记自己的梦想。为梦想而努力,值得!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军校里多一份磨砺和付出,工作中就多一份经验和成熟。离开大学生集训队后,吴清江被分配到烟台警备区工作。起先,区里把他分到直工科工作,那里是司令部机关,是很多人想进的“好”单位。然而不到一个月,他就向科长提出,要求下基层连队工作。科长一头雾水:表现好好的,怎么要下连队呢?吴清江直言:机关是指导基层的,对基层不了解,根本不可能干出高水平的机关工作。在征得区领导同意后,吴清江来到直属警卫连,在那里,他从排长干起,爱岗敬业、履职尽责,很快被评为优秀大学生带兵干部。
从排长到副政治指导员,再到政治指导员,从一名地方大学生,成长为一名合格军人,进而成长为优秀的基层指挥军官,他的努力和付出,使他成为基层干部中的佼佼者。时任警备区直工科科长的王进所同志日后谈起吴清江,他说:“他是大学生干部中首个当上基层连队主官的,单从这点来看,足以看出组织对他的器重和信任。更为可贵的是,他以情带兵做的好,这一点对地方大学生来讲难能可贵。战士过生日,他自己花钱买蛋糕,他还辅导战士考取军校,帮助一些要到地方就业的士官班长通过国家自学考试。如果没有一颗爱兵之心,这些都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
面向战场百炼成钢
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是部队战斗力生成的重要保证。在担任基层政治指导员期间,吴清江潜心理论,躬身实践,进步很快。2003年9月,吴清江考取了南京政治学院政工系的研究生,师从范开明教授,研究方向为军事社会学与军队思想政治建设。2006年9月,他又考取了范开明教授的博士研究生,一学又是3年。
时光荏苒,2009年6月,吴清江来到理工大学理学院工作。有了6年政治理论知识的深厚积累,再加上3年的基层工作经验,这对吴清江而言是一笔难得的人生财富。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后,吴清江担负的是战时政治工作教学任务。遵照总部“部队要向实战靠拢,院校要向部队靠拢”要求,他埋头研究,精心设计演练方案,力求达到“信息主导、贴近实战、军政融合、学为主体”的演训目标。从教几年来,他先后承担了新学员军政基础强化训练和毕业学员综合演练的政工教学组织领导任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他积极贯彻新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由其设计的战时政治工作方案因“预案实”“科目新”和“考核严”受到各级领导好评。
铸魂育人是政治理论教员的第一使命。的确如此,吴清江从未忘记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就像当初矢志不移追逐自己的梦想一样。多年来,他兢兢业业,踏实肯干,教学一丝不苟,行军一步不落,在朴实的岗位上谱写了军旅人生的华美篇章。
感言:真正的爱如暗香浮动,没有焰火绚丽,也不像鸟儿会迁徙。政治理论教员更是播火者,他们把对真理的信仰和对爱的希望播在了一届又一届学员的心田,我想做的,恰恰是这样一位播火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