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专题策划>>典型>>解放军理工大学青年政治教员群体>>风采录

魏万强:男儿何不带吴钩

2016年09月08日14:17 | 来源:人民网-军事频道
小字号

【人物小传】魏万强,男,1983年1月出生,甘肃景泰人,现为理工大学理学院政治理论与军队政工教研中心讲师。参与各级各类课题10多项,主持课题3项;在《解放军报》《军事经济研究》等刊物上发表文章20余篇。

生长于河西走廊

魏万强出生于甘肃省的一个小县城。这里地处中国的西北,是历史上著名的河西走廊所在地。河西走廊自古以来就是军事要地,是古代中原王朝与西域国家反复博弈的地区所在。长期以来,这里武风盛行,文风不盛。百姓个个虎虎生风,民风彪悍。军事文化在这片土地上源远流长。也许正是受这种文化的影响,魏万强很小的时候,就喜欢读“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等边塞诗歌,就喜欢欣赏塞北大漠、边关冷月的壮美风景。

所谓“三岁看大”。这个说法在魏万强身上似乎得到了印证。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喜欢戴儿童军帽,敬并不标准的军礼。长大之后,当他考入军校时,亲朋好友回忆起他的儿时往事时,这些还常被传为笑谈。

小时候的魏万强喜欢读书。中小学的时候,他最喜欢干的事情只有三件:读书、看电视和玩游戏机。由于父母管教甚严的缘故,看电视和玩游戏机只能偶尔为之,读书却可以经常进行。跟很多小孩一样,那时候的魏万强最爱看的不是教材,而是各种课外书,比如《西游记》《水浒传》《说岳全传》《包公案》《镜花缘》等。一旦拿起书本,他就能读到废寝忘食、天昏地暗。这个时候,就连小玩伴们的呼唤也都听不到了。跟很多喜欢读书的人一样,小时候的魏万强喜欢逛书店。每到一地,发现书店就必然要进去流连忘返一番。

也许是由于爱读书和教师家庭出身的缘故,魏万强从小学习成绩就一直很优秀,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都是名列前茅。高考时更是取得了全县理科第二名的好成绩,报考了中国军事技术院校的最高学府——国防科技大学。由此,他在军校复试志愿书上写下了科技强军的庄严承诺,走上了献身国防的漫漫长路。

十年寒窗练“武艺”

刚刚考入国防科技大学的魏万强,有一种“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感觉。以前不怎么费力就能名列前茅的他,如今在高手云集的数学系感到了吃力。《拓扑学》《数学分析》《抽象代数》《数理统计》《实变函数》等复杂抽象的课程让他不得不在学习方面付出比高中时期更多的努力。

付出带来了回报。在国防科技大学十多年的学习,不但让他获得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更重要的是,他从顶尖教授们的身上学到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就是“要么不做,要么做第一”。他切身感受到,世界上的确有那么一些人拥有要在他所在的领域追求世界第一的雄心壮志,也有那么一些人为了某项事业甘愿放弃业余时间,放弃兴趣爱好,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有的甚至还愿意放弃生命。这些精神让他颇为感动。

2001年以来,魏万强经历了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的学习,获得了数学、经济学、哲学方面的学位。有人说,他选的专业越来越“玄”,但他却知道,自己关于人生与世界的看法越来越清晰。本科阶段数学专业的学习让他养成了思维严谨、逻辑清晰的习惯,使他对于用量化和逻辑的方式认识世界不再陌生。但是,单纯从数学系所学的知识对一个像魏万强一样对了解世界有着深切渴望的人来说,毕竟还是太理论化了,太不食人间烟火了。于是,他在读研期间选择了与现实世界更为接近的国防经济学。

读研期间经济学方面的严格学术训练使他不但深入细致地收获了经济学的相关知识,而且学会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在魏万强看来,经济学固然是一种知识和理论,但是,绝不仅仅如此。经济学还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这种方式对于理解我们所处的世界是有好处的。

一开始,魏万强津津乐道于用他所学的经济学思维理解世界,解释现实问题。但是,当研究更加深入之后,他发现,尽管经济学可以提供一种逻辑严谨的思维方式。但是,这种思维方式对于理解我们这个复杂的世界来说毕竟还是太简单了。他还发现,当学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经济学就越来越像哲学。实际上,经济学起源于哲学。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在那个时代就是以哲学家的面目出现的。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为了更好地训练自己的思维,魏万强在读博期间选择了哲学。在很多人眼里,哲学是玄而又玄的。但是,在魏万强的眼里,哲学并不只是抽象的理论,而是可以转换为具体观点和行为方式的学问。他认为,一个学习哲学的人如果不能实践他所学的学问,那么,他的学习就一定不是一流的,哲学要求知行合一,真正的哲学家并不是用它所学的理论去炫耀,或者说服别人,而是用他所学的哲学改变自己,进而改变世界。

读博期间,魏万强读了许多书,通读了包括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古代哲学和当代哲学在内的很多书。通过读书他发现,在整个人类历史上,真正能产生伟大影响力的理论都是“接地气”的,都是要融入现实生活的,都是要改变人们生活的。由此,魏万强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就是,在抽象层面,各种理论并不能分出高下。只有当抽象的理论与具体的实践相结合的时候,才能真正辨别出理论的是非对错,才能彰显出理论的价值高低。所以他认为,理论研究一定要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创新出真正有生命力的理论,才能真正地说服人。

在撰写博士论文的艰难岁月里,魏万强有意地将自己所学的数学、经济学、哲学、战略学等方面的理论与具体的问题相结合,试图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国防与军队建设中所遇到的重大问题出谋划策,也试图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加深自己对世界的看法,以便使自己的主观世界更好地贴近客观世界。

坚守真理心不悔

毕业之后,魏万强被分配到了解放军理工大学理学院政研中心从事哲学与军事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如果说以前都是在学习本领的话。现在就是到了运用本领的时候了。如果说以前都是在厉兵秣马的话,现在就是到了驰骋疆场的时候了。

为了更好地完成从学员到教员身份的转变,魏万强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定了个目标:发现真理,传播真理。魏万强认为,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发现真理,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传播真理,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没有科学研究的教学是乏味的,因为如果不去研究和深入的话,终究会落入日复一日、简单重复的局面。同样,没有教学的科学研究是枯燥的,因为如果不能在课堂上分享你的科学发现的话,你就无法真正享受科学研究的乐趣。

承担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魏万强认为,哲学原理本身是简单的和易懂的。但是,想要把这些原理运用在生活和现实世界中就不那么容易了。为了更好地上好马原课,魏万强一开始就没有把教学的内容仅仅局限于教材,没有仅仅局限于质量互变定律、否定之否定定律等哲学知识本身,而是在讲授哲学基本原理知识的基础上,努力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魏万强认为,唯有真理是不会骗人的,是最为可靠的。最终能给人类带来幸福生活的也只有真理。学术研究的目标就是为了发现真理。自然科学的研究如此,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亦如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作为军人,应该主动关注重大战略问题,为国分忧,而不能局限于书本知识,做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生。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近些年来,他围绕国防重大战略问题,积极展开思考,积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国家的战略决策出谋划策,在《解放军报》等刊物上发表文章二十多篇,参与并主持军内外重大课题十多项,取得丰硕科研成果。

感言:幸福不在于你已经占有了多少,而在于你能够通过奋斗不断实现自己的目标。人生的迷人之处既在于不断进步,也在于适度的挑战性。没有进步预期空间的人生是令人沮丧的,而缺乏难度的人生更是令人颓废。所以,持续奋斗的人生才是最精彩的。

(责编:黄子娟、李楠楠)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