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评论:登高,军人岂止在重阳?

2016年10月10日08:55 | 来源:中国军网
小字号

  扎根甘巴拉20余载“王老兵”王胜全

  九月初九重阳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最早可上溯至战国时期,多有“登高”“踏秋”“团聚”“敬老”之习俗。那么,军人的重阳都是怎么过的呢?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遍插茱萸少一人。

  对军人而言,每一个重阳,不能尽孝的遗憾常会涌上心头,但那句“抱歉”却总是话在嘴边。因为,自古忠孝难两全,使命在肩不容懈。

  入伍前的重阳,是几代同堂登高望远,是兄弟姐妹齐聚一堂,是遍插茱萸,共尝篷饵,也是浅酌菊花酒,同飨桂花糕。但既然穿上这身戎装,就选择了一份责任和远方,膝前尽孝、共度重阳便成为他们内心深处的奢望。

  在对故土深情的凝望里,爷爷的后背颤颤巍巍日渐佝偻,奶奶的皱纹层层叠叠写满了思念,点点白霜不知何时攀上了父母的两鬓。三两年,七八载,半辈子……树木的年轮悄然增长,承欢膝下不知又待何年,他们只能把这份愧疚暂且封存、深深埋藏。

  军人的字典里,只有保家卫国和牺牲奉献。毕竟,汗水成就中国梦想,青春铺就复兴之路。

  他们的重阳,在甘巴拉5374米的山顶度过。这里,活动范围超不过一个足球场,翻遍山头看不见一丝绿。因缺氧而造成的高原红,因寒冷而皲裂的双手,因缺水而干瘪的嘴唇,还有那一双双布满血丝的眼睛,都成为了高原军人独有的“标签”,但他们虎视苍穹的“天眼”一刻也不曾闭上,任一只蚊子也休想跨进国境半步。

  他们的重阳,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度过。几十年如一日隐姓埋名努力攻关,甚至连妻儿都不知其所踪,但他们铸造出的国之重器,让心怀叵测的觊觎者战栗惊惶。

  他们的重阳,在惊涛骇浪的大洋上度过。甲午奇耻,刻骨铭心,像一根巨大的刺,深深地扎进他们的心。卧薪尝胆,奋发图强,当祖国的舰艇在国际海域游弋护航,当“辽宁号”驶向深蓝完成百年梦想,当“飞鲨”起飞时发出雷霆般的咆哮,他们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信心百倍、从容不迫。

  他们的重阳,在风云叱咤的长空上度过。“黑丝带”试飞、“鲲鹏”列装、空天探索……每一次长空砺剑、搏击九天都引来世人艳羡追逐的目光。他们时刻准备着,首战用我用我必胜,利刃出鞘有我无敌。

  军人的形象,是笔直的军装、刚毅的面庞、坚定的步伐和宽厚的肩膀。既然选择了这身军装,就早已选择在繁华中笃定、在寂寞中坚守、在奉献中践行——万家团圆,祖国安宁,于他们,就是最好的重阳、最美的诗与远方。(尹武)

(责编:王璐佳(实习生)、闫嘉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