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重走长征路丨出发:一本书、一个人、一座广场

2016年10月11日22:42 | 来源: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小字号

  有一种奇迹叫“长征”:它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军事传奇;

  有一种精神叫“长征”:它用信仰、激情和牺牲把人类的意志力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80年,时光老去,精神永存。四川,正是铸就伟大“长征精神”最重要的地区,那些史诗般波澜壮阔的事件:四渡赤水、强渡嘉陵江、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都发生在这片土地上。

  10月9日至13日,人民日报、四川日报、天津日报、大众日报、浙江新闻、上海观察等全国十余家党报党端的记者踏上巴蜀大地,重温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讲述一段从新出发的故事。

  一本书:携一缕书香出发重走长征路

  这一次重新出发,从一本书开始。

图片5.png

  新近出版的《红军长征在四川图志》

  最详尽的文字,不如一组真实的图片;最细致的文字,不如一趟亲身的追寻。

  所幸,长征路,有它相随——

  在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之际,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组织全省有关市(州)党史工作部门对红军长征在四川的历史,特别是行军路线,行军里程、长征相关的遗址、遗迹等进行了一次深入普查,获取了大量珍贵的图片资料,历经一年,走遍全省10市(州)69个县市,编辑出《红军长征在四川图志》一书。

图片4.png

  “带上一本书,重走长征路”读书会现场

  10月9日晚,在安仁古镇的建川博物馆聚落,一场别开生面的“读书会”在这里召开。聚谈活动上,四川人民出版社总编辑刘周远将最新出炉的《红军长征在四川图志》捐赠给来自全国各地的记者及建川博物馆。党史专家龚自德亲自为我们导读,拉开了此次重走长征路的序幕。

  一个人:樊建川和他的民间博物馆

  长征精神之所以值得推崇,在于它的信仰与坚持。

  巧合的是,我们在第一站,就遇上了一个足以诠释“长征精神”的人——樊建川:靠着一种信仰与坚持,这个下过乡、当过兵、做过官,经过商的四川汉子,把自己从“福布斯富豪榜”榜单上“折腾”下来,建成了中国民间最大的博物馆聚落:包括红军长征纪念馆、国民党正面抗战纪念馆、日本侵华罪行馆等18个民间博物馆以及令人震撼的中国壮士广场、抗战老兵手印广场……你若问他的信仰是什么,他会说:一位草莽中人,殚精竭虑,敲钟不已,只为守护和警醒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

图片3.png

  樊建川馆长亲自担任讲解员,讲解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10月9日晚,“读书会”进行到尾声的时候,樊建川冒着夜雨前来,只为亲自给我们担当“讲解员”,讲述“红军长征在四川”的故事。

  “红军长征在四川”的博物馆,是他所打造的“建川博物馆聚落”中的一部分。面积共计5000余平方米,分为六个单元,展出红军文物和史料1000多件,辅以场景复原、艺术雕塑、多媒体互动等丰富的高科技手段,制作出“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红军三大主力会师”、“腊子口红军攀悬崖歼敌”等震撼人心的画面。

  一座广场:中国壮士,气壮山河

  要说第一站,最感动的是樊建川用自己痴心收藏民族记忆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叫坚持;那么,最震撼的要属建川博物馆的“中国壮士”广场,那齐刷刷地站成中国地图的200余个壮士群雕!

图片2.png

  中国壮士广场,到此请低头

  一座座以真人比例放大30%的壮士雕塑,站成气势磅礴的中国地图形状,以此纪念1937年至1941年期间保家卫国,抵御侵略的抗日战士。这些雕塑也被称为“现代兵马俑”。壮士们面朝东方,呈排山倒海之势巍然屹立。

图片1.png

  被誉为“现代兵马俑”的壮士群雕

  一本书、一个人,一座广场,拉开了我们“重走长征路”的序幕。

  接下来的几天里,记者还将先后走进川陕苏区将帅碑林、长赤县苏维埃旧址禹王宫、恩阳、平昌县刘伯坚纪念园、红军石刻标语陈列园等,将更多地挖掘长征沿线的红色基因,展现当地的沧桑巨变。(稿件来源:新湖南客户端特派记者:朱晓华 )

中央厨房.png

  友好提示:本文为“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中央厨房)出品,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谢谢合作!

(责编:刘军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