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军队要紧握长征精神的“接力棒”

马建光
2016年10月20日09:37 | 来源:人民网-军事频道
小字号

今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举国上下开展了众多学习纪念活动。作为红军的主要继承人,人民军队更应主动走在社会各阶级的前列,将长征精神传承好、发扬好。

我军正处于改革强军的伟大进程之中,习主席强调,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时代要求,是强军兴军的必由之路,也是决定军队未来的关键一招。从某种意义而言,改革强军不啻为一场关乎军队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革命和战争。军队要完成这项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就必须充分继承和吸收长征精神的本质内涵,从而获取源源不断的蓬勃动力。

一要继承舍我其谁、坚韧大度的历史自觉精神。长征途中,红军面临的艰难险阻几乎是让人绝望的:数十万敌军围追堵截、后勤补给极度匮乏、自然环境严酷恶劣,内部还有“左倾”路线和张国焘“分裂主义”的掣肘。革命先辈对这些艰难困苦能够等闲视之,主要源于胸中氤氲着的高度历史自觉精神。“历史自觉根植于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对自身的历史定位。“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有了历史自觉才能超越个体的局限,为崇高理想毫无保留地战斗。也正因为有了历史自觉,才自然衍生出革命乐观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集体主义等可贵的革命精神。习主席指出,我们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面对改革强军历程中的诸多挑战和未知,只有凭借高度的历史自觉才能克服精神疲沓、碌碌无为的观望心态以及悲观论调,将个人梦想深度融入强军梦、强国梦,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劈波斩浪,勇做时代弄潮儿。

二要继承不谋私利、敢于牺牲的献身精神。参与过长征的杨成武将军曾讲过:“许多红军战士为了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利益,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前途英勇无畏地献出了自己的一切,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想到的都不是自己,而是所信仰的革命事业。”生命是每一个人的最高利益,红军将士在面对如此重大利益考验却毫不犹豫地选择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相形之下,今日的军改中一些个人和单位为了一己私利斤斤计较,全然丧失了作为中国军人该有的风骨和气节。纵观历史上的各国军事改革,最大的阻力无一不来自内部。前苏联的“奥尔加科夫革命”正是由于触动了利益集团的神经而被迫中途夭折,从而痛失绝佳的历史机遇。倘若军队在和平时期连这点献身精神都没有,就遑论在战时舍生忘死了。

三要继承独立自主、唯实创新的改革精神。长征始于王明“左倾路线”失败,由于教条地认识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和不加判断地执行共产国际的指令,唯书唯上而不唯实,导致了长征初期红军的巨大损失。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得以确立,自此,红军走上了一条实事求是、立足基本国情灵活制定方针策略的道路,取得了空前胜利。在当今的改革强军实践中,也应当将此精神传承下来。改革必须基于本国国情、军情,坚持马克思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灵魂。既不能照搬他国模式,又不能闭门造车;既不可否定以往的正确做法,大搞尼采“重估一切价值”的一套,亦不可浮于表面,让改革流于形式。刘亚洲将军指出,落后的军队不一定是劣势装备的军队,但一定是观念陈旧的军队。要完成好改革的任务,就必然要坚持理论先行,观念革新,革思想、革头脑。应当在全军上下营造踊跃建言的氛围,融合群体智慧,立足于世界新军事革命的基本要素和规律,尽早形成具有我军特色的先进军事理论指导实践。同时,在理论和观念的革新过程中应当辩证地把握好“变与不变”之间的矛盾,事物往往在发生质变时最为脆弱,必须对一些披着“先进理论”外衣的言论高度重视,严密提防某些别有用心之人利用“蝴蝶效应”将改革之舟引向暗礁和万劫不复之地。要坚决抵制割裂党和军队关系的极端错误观点,确保人民军队永葆政治本色,避免重蹈苏军覆辙。、

(作者系国防科技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教授)

(责编:邱越、张玉珂)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