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平均年龄32岁弹道测量团队咋管武器定型

钱晓虎 李大勇
2016年10月31日08:25 | 来源:解放军报
小字号
原标题:雕刻弹道 为国铸剑

雕刻弹道 为国铸剑

——记陆军某基地“弹箭飞行姿态精测”创新团队

茫茫科尔沁草原深处,有一群常年与弹道为伍的年轻人。

在弹箭轰鸣、烈焰升腾中,陆军某基地“弹箭飞行姿态精测”创新团队用一组组精准数据绘就一条条美丽的弹道曲线,用青春热血推动我国常规兵器事业创新发展。

敢于向新挑战亮剑

弹道测量,实际上是与一堆以米、秒、帕为计量单位的数据打交道。这几个在外人看来毫不相干的字眼,对“弹箭飞行姿态精测”创新团队来说,却承载着梦想希望、融注着心血汗水。

那是10多年前的一个冬天,还是一名普通技术人员的冷雪冰在测量某型靶弹时发现:测量数据随速度变化出现微小干扰。翻阅相关资料,冷雪冰惊讶地发现:这一现象竟然普遍存在。

冷雪冰和战友们通过数据挖掘比对、反复举证分析,一个世界雷达研究最前沿领域——微多普勒效应不经意间走进了他们的视野。

当时,国际上对微多普勒效应研究刚刚开始。“如果能把这个充满挑战性的前沿课题研究透,无疑将使雷达目标识别能力和对外弹道特性的认识理解跃升到一个新高度。”随着研究的深入,冷雪冰和战友们感到了一种触摸科学前沿的振奋。

在征服微多普勒效应的4300多个日夜里,面对各种质疑与否定,面对无数次的研究失败,冷雪冰和他的创新团队从未动摇。他们把自己逼上绝境,在创新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跨河过山——

2003年,他们研究的《某型雷达试验技术与计算机辅助测量系统》成果,使某型雷达捕获目标概率大幅提升。

2008年,他们研究的《某型雷达靶场应用技术研究及3RR系统建立》成果,使我国具有了生产多频连续波雷达的能力。

2014年,冷雪冰团队研究的《基于雷达的弹丸姿态测量方法研究》成果,最终收获了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一成果很快成功应用于多种武器装备试验任务中,为武器系统研制鉴定、作战效能评估和射表编拟提供了重要支撑。

在创新中解决难题

西北高原,某型武器系统试验进入到攻坚阶段,射击准确度测试这一难题横亘在官兵面前。

常规武器弹药具有弹道低、速度快、数量多、不发光等特点,这给测试工作带来巨大挑战。

面对挑战,必须勇于向创新要战斗力。团队骨干、高工常华俊迅速组织力量成立火线攻坚突击队。经过2天2夜集智攻关,他们创造性地提出运用一系列试验测试新方法,保证了该武器系统定型试验进度。

在该团队荣誉墙上,有一句口号道出了大家的心声:“做最难的事最快乐,让存在的价值在解决难题中闪光。”

多年前,以某型远程火箭弹为代表的多种弹药由于测试设备不全、测试方法落后等原因,导致弹道数据不精准,影响了射表精度的编制。该团队得知情况后,通过自主论证的测试装备和自主开发的弹道数据处理方法,绘制了更为精确的弹道,为提高弹药射表精度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保证,使弹药威力发挥更为精准,为加速形成新质战斗力作出了突出贡献。

去年以来,他们相继论证研发了6套大型测试装备,实现了对低空开舱类、弹箭分离类、连发速射类武器系统的目标识别跟踪,形成了多目标、多参数、全弹道、高精度测量能力。

前有标杆后有来人

弹道无痕,却凝聚着这个团队的心血。

为了尽快拓展某新型雷达功能,该团队密切协作,连续奋战7天6夜,顺利拿下全部技术数据。

更让人惊讶的动作还在后面:团队利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组织进行实弹射击与数据录取,不但发现了主控软件中影响测量精度的参数错误和技术漏洞,还在此基础上探索创新了测试方法,实现了该领域技术的新突破。

这就是团队的威力!在这个由10多人组成、平均年龄32岁的团队中,记者看到了被誉为“雷达专家”的冷雪冰、“数据魔法师”的初建海等一批在弹道测量领域的拔尖人才,也看到了赵春霞、吴上上等一批刚刚崭露头角的年轻人。

“团队有了人才储备,创新事业才能后继有人。”冷雪冰说,为了让每个成员都能找到自己的成长基点,团队量身打造个人成长发展规划“路线图”,使每个人快速建立方向感、找到自信心。

毕业于控制工程专业的博士赵春霞,2014年分配到团队时,专业并不对口,有段时间没有找准科研方向,一度陷入苦闷彷徨。为了发挥她的潜力,团队指定专人帮带。在目标微动特性研究项目中,她刻苦钻研,很快就能独当一面。经过一年的学习研究,她成为青年基金项目《雷达系统仿真与性能评估方法研究》的负责人。

在“弹箭飞行姿态精测”创新团队的身后,我们看到的是一茬茬兵器人为我军常规武器发展永不懈怠的攀登。让人欣喜的是,在这个雕刻弹道、为国铸剑的人才群体中,既有擎旗手,更有后来人。(钱晓虎、李大勇、油维嘉)

(责编:王璐佳(实习生)、黄子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