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子弟兵助民修路 蜀道不再难于上青天

2016年11月12日09:29 | 来源:解放军报
小字号

  摄影/宋 巍 合成/方 汉

  新闻背景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交通困难,一难变万难。交通已成为制约贫困山区脱贫的基础性和先导性条件。路,联的是山外,通的是未来。当前扶贫开发进入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冲刺期,四川省军区某预备役工兵团发挥自身优势,支援乡村公路建设,在造福于民的同时,为新农村建设和当地旅游开发、经济振兴作出突出贡献,趟出一条精准扶贫的新路子。

  11月6日,四川资阳市雁江区丹山镇人和村六组63岁的村民尹祚彬特地起了个大早:“今天,咱们村里的公路就要通车了,这可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呀!”这几天,人和村的家家户户见证着村子发生了可喜变化:昔日坑洼崎岖的羊肠小道已经建成宽阔的公路,山坡上小块土地正逐渐改造成层层梯田,亲人子弟兵还送来了核桃苗……

  路之难·路之盼

  问路:乡亲何时摘穷帽

  “村里没有收入来源,男人找老婆比登天还难!”在安岳县千佛乡庙坡村,村民刘群先说起来有些伤心,这个村大约有一大半年青人选择外出打工。女人出去后就嫁在了外面,本地女孩嫁本地男人的少之又少。“如果不修路,贫困就会一直跟着我们。”提及修路前的情形,刘群先一声长叹。

  庙坡村产业发展差、居住条件差、基础建设差,属于典型的“三差型”贫困村,当地人戏谑地称之为“穷旮旯”。以前,这个村进出只有一条坑坑洼洼、九曲十八弯的土路,遇到下雨天就变成了孤岛,农副产品“藏在深山人未识”,即使偶尔有商贩进村收购,价格也很低。

  “山村贫穷,贫就贫在山上,穷就穷在路上。粮食每斤要比市场价低3角,生猪每斤要低5角以上。农副产品利润本来就微薄,很多时候农民不仅赚不了钱,还要亏本。”村党支部书记周维元说。“以前别说车辆,到了雨季天,徒步行走都困难重重。”村民张学军介绍说,没有公路,农产品运不出去,变不了现,交通成了经济发展的“拦路虎”。全村仅靠种玉米、红苕维持生计,去年村民人均纯收入仅2841元。

  2014年3月,预备役工兵团领导到驻地偏远乡村进行走访调研,带回一组沉甸甸的数字:资阳市共有2806个行政村,其中贫困村就达到379个,占13%;全市共有366.1万人口,就有10.35万户27.97万人口尚未脱贫,占7.6%;其中还有一少部分村庄至今没有通公路。

  “乡亲们何时摘穷帽?”一个大大的问号,压在了全团官兵的心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驻地群众不脱贫,我们寝食难安!举全团之力,集官兵之智,也要和地方一起啃下交通这块硬骨头。”团党委会上,团政委傅强率先表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是咱工兵的看家本领,我们就帮乡亲们修路吧!”基层官兵主动请战,一个个摩拳擦掌。

  路之险·路之变

  筑路:一马当先打硬仗

  “部队来帮咱修公路了,村子发展有指望了!”今年9月2日,雁江区丹山镇袁桥村村民欢呼雀跃,奔走相告。当天,预备役工兵团道桥营营长陈洪带领官兵20余人、机械车辆6台到达袁桥村,启动村公路建设项目。

  修路也是打硬仗,子弟兵当仁不让。去年12月,乐至县劳动镇公路建设,遇到难度,施工受阻。“请求支援!”县委、县政府的求援电话打到了团里。集合,整队,出发!报请上级批准后,团里迅速派出力量,营长李昌江带领部分官兵紧急赶到施工现场。

  “晴天一把刀,雨天一包糟。”黏土土层,干旱的时候硬,锄头挖不动;一遇到下雨就变粘,汽车轮胎整条陷进泥里,根本无法正常行驶。有着10多年党龄的李昌江带领党团员驾驶挖掘机、抡起铁镐,向黏土层宣战。

  恶劣的作业环境磨炼了官兵意志,也提高了部队作业能力。筑路过程中,这个团将现役和预备役官兵大型机械操作手全部轮训一遍,初步达到机械装备“人人会驾驶操作、个个能维护保养”的目标。

  今年3月,下士唐强正开着挖掘机在悬崖边作业,突然听到战友蒋毅大喊:“有情况!”唐强面不改色,挂倒挡、向后退,一气呵成。瞬间,一块大约7吨重的大石头落在挖掘机前面约50公分处,砸出一个大坑。乡亲们见状,欷歔不已。“像这样的情况,我们每年都能遇上好几次。给乡亲们修路,确实锻造出一批能够应对复杂自然环境的指挥员和操作手。”唐强说。

  路之福·路之梦

  出路:军民携手奔小康

  “去年以来,村里已经有10户买了大货车,5户买了面包车,到村里来的游客也越来越多。”简阳市雷家乡村王家坳村党支部书记说,这些变化都源于通了村公路。

  路通了,大山深处的王家坳村热闹了起来。路口,二层小楼砖瓦房刚刚盖好,“小商店”的招牌挂在了墙上。这是全村第一处砖房、第一家小店。通路后的大半年时间,200多户人家的村子近100户陆续建起了新房。

  出行条件的改善燃起了百姓致富的希望,更激发了全团官兵前所未有的筑路热情。

  简阳市贾家镇菠萝村3年前还是个贫困村,村公路开通后,工兵团帮村里以种植万亩核桃园为基础,兴建新农村建设体,菠萝村一跃而成当地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而今,这个村年游客量达20万人次,村民人均增收2000多元。

  去年2月,安岳县两板桥村10余公里道路建成。14名官兵作为这个村的“永久荣誉村民”,喜获证书和锦旗。在雁江区东峰镇新观村,一条沟从上到下都种莲藕,一望无垠,形成500余亩莲藕产业带;山坡上还有200余亩藤椒,青绿一片。变化,源于路通。“记不住自己的生日,但记得公路开通的日子!”村支书马康元喜上眉梢。

  走进资阳市一个个小山村,一条条新打通的公路见证着子弟兵的无私奉献。这些路有的被命名为“爱民路”,有的被称为“幸福路”,有的被叫作“工兵路”。官兵们说:“只要乡亲们能脱贫致富,修路再累再苦心也甘!”(孙绍建)

 

(责编:邱越、崔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