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百战黄沙——追忆106岁开国少将王茂全的长征岁月

2016年11月16日08:14 | 来源:新华网
小字号

“我这一生,最难忘的还是长征。”回首往事,这是王茂全生前每每最愿向别人提及的。

2016年10月7日,开国少将王茂全走完了106岁的人生岁月。

这一天,距离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纪念日,仅仅半个月。

“没能活着见证长征胜利80周年,成为他的一件憾事。”谈起父亲临终前的那一刻,儿子王铁牛不胜唏嘘。

1910年2月,江西省吉安县曲赖乡瓦窑村,王茂全诞生在一个贫苦农家。“小时候,家里因为养不起孩子,把父亲送到了地主家做工。”王茂全的小女儿王晓红说。

“打土豪、分田地”——1930年,红军将旗帜和标语打到吉安。充满反抗精神的王茂全与同村的几个年轻人参加红军,一起上了井冈山。

“可惜的是,那几个年轻人都在后来的战斗中牺牲了,只有父亲一个人活了下来。”王铁牛说。

烽火硝烟中,王茂全从一名战士逐渐成长为班长、副排长、排长、连长,参加了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并随红一军团开始了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虽然拥有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但长征之路的千辛万苦,仍用生死考验着红军官兵。

长征路上缺少给养,红军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非常普遍。“每个人腰上围个米袋子,里面放的是青稞。青稞是在未熟时就用火烧,青稞粒掉下后,带着皮搓搓就成为‘储备粮’了。”王茂全生前回忆,食用时就将青稞粒用水一拌,“但只能吃半饱。”

“青稞吃完了,官兵们靠挖野菜充饥,甚至把皮带、皮包也充作食物。有的战友误食毒草,轻则痉挛呕吐,重则中毒牺牲。”王晓红说,有些战友走着走着突然倒下,好不容易才把他们拉起,但他们又跌倒,再也扶不起来。

爬雪山、过草地时,很多战士们都是光着脚,或割一块牛羊皮放在脚下,用个绳子绑在腿上,“那种没有经过处理的皮子,一下雨特别滑,很容易摔跤。”王茂全告诉儿女。

1935年8月,担任红1军团红1师1团一营三连连长的王茂全,跟随部队踏上了毛儿盖、松潘以西那片沼泽遍布、杳无人烟的草地。

进入草地最初的几天阴雨连绵,晚上没有帐篷,王茂全和战友们只得坐在泥地上,背靠背互相倚持,撑起单衣遮挡风雨。

一路上,那些漫无边际、深及腰腹的野草,掩盖着泥泞的沼泽。王茂全一路走在队伍的前面,扒倒野草开辟道路。“父亲亲眼看着好几个战友掉进沼泽里,还没来得及拉便消失了。”王晓红说。

红军不仅要和恶劣的环境斗争,还要随时和国民党军作战。“在四渡赤水中,父亲险些牺牲。”王铁牛回忆,父亲曾经多次讲过,自己命大躲过了敌人的子弹,“河那边就是敌人,都能看得见。”

四渡赤水让曾参加过湘江战役的王茂全感慨颇多。“父亲说,都是几万红军对几十万国民党军,但结果却不一样。”王铁牛说,“因为不再硬打了,都是来回穿插、不停机动,集中优势兵力打敌人一部,打完立刻就走。”

强渡大渡河,是王茂全在长征中最刻骨铭心的战斗。

1863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兵败大渡河。中央红军当时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河水上涨、河面宽阔,国民党军布防严密,提前将所有船只、粮食和其它一切可用物资统统搜走。蒋介石扬言要让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

“那是长征以来遇到的水流最急的江河,比乌江、金沙江还要急。当时,大渡河上没有桥,也很难架浮桥。”王茂全生前告诉家人,当地老百姓都劝红军不要去送死。

战斗打响后,红1团第1营营长孙继先率领17名勇士组成突击队,在惊涛骇浪中,乘着唯一的一条小船,分两批冲向河对岸。

“父亲当时也参加了这场战斗。”王铁牛说,在机枪、迫击炮等火力的掩护下,突击队突破敌人的防御,占领了滩头阵地,并掩护后续部队渡河。

天险大渡河没能挡住英勇无畏的红军,蒋介石妄图让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的美梦破灭了。“这都是靠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正确领导,靠红军战士的顽强奋战,靠老百姓的大力支援。”王茂全始终都在感慨,这几条离了哪个都打不赢国民党、走不完长征路。

驱逐日寇,解放全国,抗美援朝……王茂全一生身经百战、功勋卓著,196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共和国开国将军。

“没有对党的无比忠诚和革命必胜的信念,红军很难战胜那些令人生畏的艰苦卓绝。”寿逾期颐的王茂全毕生不忘教育后人,只有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才会创造出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史册上的长征奇迹,才会奏出这震撼世界的革命英雄主义壮歌。(于晓泉)

(责编:王璐佳(实习生)、闫嘉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