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续飞好“余旭们”的使命航线

2016年11月18日08:48 | 来源:解放军报
小字号

  “他们就像一根蜡烛,把自己燃烧了,却照亮了整个世界。哪怕燃烧剩下的灰烬,也是归于大地,增加着时代的厚重。”每一个这样的英雄,即便生命在岁月的长河中逝去,其精神也会在后人的怀念中被不断忆起。

  今年以来,有些这样的军人,离开了我们。“逐梦海天的强军先锋”张超,在陆基模拟着舰训练时,把29岁的青春化作了海天“飞鲨”;陆军某部战士刘景泰在执行抢险救灾任务途中被卷入洪流,用身躯“筑成”了爱民大堤;空军歼-10女飞行员余旭,在飞行训练中把自己永远融入祖国的蓝天……离去的,还有牺牲在维和战场的蓝盔勇士申亮亮、李磊、杨树朋,海军工程大学教授董文才,国防大学讲师徐如燕等。

  “我期待能在飞行之路上多添几笔,把每一笔都当作书签,收藏在我生命的每一页中”的余旭,引发千万网友垂泪关注;“飞行不仅是勇敢者的事业,更是我的使命所系、价值所在”的张超,感召家乡人民为他全城送别……一部以“献身使命”为封面的强军英雄谱,在带给国人无尽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尊崇军人荣誉的深刻思索。

  回顾英烈们的短暂人生,“使命”是一个关键词。余旭曾说:“使命重于生命。不管每次训练多么辛苦,我好像从来没有真正退缩过。”张超常讲:“没有使命感,就没胆量飞天。”刘景泰也说:“为民是咱子弟兵的使命,不为人民就不算是人民子弟兵。”心无旁骛,精于本职,不忘初心,锐意进取,这种强烈的使命感,正是“余旭们”用行动给予我们的宝贵馈赠。

  斯人已逝,而“如何履行好使命”的时代之问,依然考问着今天的人们。如今,人们一方面强烈呼唤使命感的回归,另一方面又遇到价值多元的时代。英烈们之所以感动我们,正是因为他们以自己的壮烈,振奋了我们心中那“男儿得死所,其重如山丘”的使命感。

  生命因使命而厚重,事业因使命而成功。从“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的好干部焦裕禄,到“退休福不享,栽树二十年”的“草鞋书记”杨善洲,再到今天“宁让生命牺牲,不让使命欠账”的“余旭们”,尽管时代不同、身份不同,但忠于使命、专于使命、精于使命的精神品质,始终都是优秀共产党人的本色。

  “只要一个时代的使命没有完成,谁也不会认为这个时代已经结束。”今天,建设世界一流军队,使命如山,重任在肩。“余旭们”留给我们的感动背影启示我们:要把使命作为一种品质去追求,作为一种境界去修炼,作为一种责任去承担,始终坚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担起时代重任,在海阔天空里留下永恒的壮丽航线。(李秦卫)

(责编:王璐佳(实习生)、闫嘉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