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如何破解军机空中相撞的难题

2016年11月26日08:14 | 来源:解放军报
小字号
原标题:如何破解军机空中相撞的难题

自人类翱翔蓝天的那天开始,飞行事故就如幽灵般如影随形。作为航空工业的“骄子”,战斗机可谓集各种高新技术于一身。然而战斗机空中相撞的概率却远高于平均水平。从美国空军飞行安全中心网站公布的15种世界主要战机的统计数据来看,因空中相撞战机坠毁约占飞行事故的11.1%。从时机上看,起落、编队飞行和战术机动是发生相撞的三大高危期。

通常来讲,触发战机相撞事故的原因不外乎人的不安全行为、机械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其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主要因素,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理极限导致的不安全。战斗机速度快,机动性强,往往要飞行员进行快速反应。受人体机能限制,常人很难达到这样的反应速度。二是操作失误导致的不安全。航空界通常将飞行员的不安全行为归纳为违规和差错两种情况。2009年10月,2架美国F-16战机在夜训时相撞,调查表明可能是其中一位飞行员擅自执行了未授权的战术动作,这是典型的违规行为。另外,地面指挥员、导航员、航空管制员的差错也会造成严重后果。三是训练的不安全因素。战机日常训练需要在高速状态下完成编队战术动作、迎面对抗演练等科目,这一切都有可能面临难以预料的危险。2009年8月,在飞行表演前的一次彩排中,2架苏-27相撞,俄罗斯最优秀的功勋飞行员特卡琴科魂断长空。

战斗机用途、性能和结构的特殊性,导致了空中相撞的高比例。各国空军的破解之道普遍是从人、制度、技术等方面系统用力。人是避免事故的“中控台”,所有的措施、手段最终都要汇聚到飞行员身上进行决策、处理。规范飞行员及各类相关人员的选拔、加强业务能力培养是避免空中相撞的基础之策。制度是避免事故的“拦阻索”,制定规范的飞行手册,未雨绸缪,将安全“关口”前移,明确并监督飞行员在飞行冲突、危险接近等阶段的规避方式,往往可以将战机从相撞的边缘“拉”回来。技术是最后一道“刹车片”,美国洛马公司正在研制新一代机载自动防撞系统,它可以在相撞前的最后几秒自动接管对飞机的控制,使飞机做出一定的规避动作以避免相撞。有消息称,2035年前后,自动防撞击技术将被运用在F-22A、F-35、F-16和F/A-18这四种飞机上。

没有绝对的安全,只有可以承受的风险。事实上,随着飞行员选拔、监管和淘汰制度日益规范,军事训练和飞行安全管理不断加强,军机飞行事故率一直在下降。以美国为例,1947年美国空军成立时,当年A类飞行事故率为44次/10万时。2000年以后,事故率始终保持在1.5次/10万时以下。各国空军为破解空中相撞难题而做出的种种努力,诠释了对于飞行安全这一目标的不懈追求。(付晓 吕程远)

(责编:闫嘉琪、白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