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望天族”的牵挂(微故事)

于玲玲
2016年11月27日05:06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编者按:余旭牺牲后,朋友圈有两个群体极其沉寂,他们恰恰是离蓝天最近的人——部队飞行员和飞行员的家人。也许正因为近,有些感觉无法言说。正因为近,他们知道此时她的家人最需要什么。本期刊发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团飞行二大队副大队长刘大兴的妻子于玲玲的故事,这些讲述表达的是对军队的热爱、对军人的支持,拨动着官兵心底那根铁骨柔肠。

      

  每当城市的上空响起战机的轰鸣,抬头仰望的人们有羡慕的,也有嫌吵抱怨的,但对于我们这些望天族来说,这是最美妙的音乐,因为这代表着飞行员已经平安返航。久而久之,聆听战机的轰鸣声,便成为我的一种期盼和习惯。

  日常准备和飞行训练都需要飞行员精力高度集中,心无旁骛,需要消耗的精力和体力更大。对战斗机飞行员来说,飞行更是一项高难度、高风险、高压力的工作,每次飞行都面临着安全风险。他们是刀尖上的舞者,时刻用生命来捍卫国家的领空安全,使命和责任重大,不能有一丝一毫的精力分散。

  我爱他,仰慕他有鹰的视野、力量和意志。作为飞行员的家属,我不敢奢望丈夫时时刻刻的陪伴,所以平时十分珍惜与他共处的时间,不仅挑起家务的重担,当好“服务员”,还主动关心他的思想进步,当好“指导员”和“安全员”。

  还记得结婚登记那天,他只有半天假,我们领完结婚证吃了一顿午饭他就匆忙归队了。凛冽的寒风里,他看着冻得发抖的我面露愧疚,为了不让他工作时分心,我特意说了句“以后日子长着呢!”其实,这话是在安慰他,更是在宽慰自己。

  我爱雄鹰,就希望他展翅翱翔,放心地去飞翔。这几年,作为团里重点培养的年轻骨干,他常常需要外出执行任务,每次我都积极鼓励支持他,可有时也不免会觉得又要好久见不到,心里有些不舍,有时甚至自己要单独面临一些困难。

  我们之间有个小秘密,每次我半夜乘车往返部队和单位的路上,都要假装给他打个电话,给陌生人示意家里正有人等我,也算是给自己壮胆了。就这样,每周往返近千公里,十几个小时,家里的车票也攒了厚厚的一打。可经常是连夜赶路,风尘仆仆来到部队,看到的却是他疲惫而愧疚的眼神,执行任务、战备值班,难得的相聚时常会被这些军人的天职打破。每当听到他飞行技术越来越好,战斗力越来越强,成绩越来越多时,我的心里就越踏实越满足,一个能保家卫国的人,自然能保护我了。

  还记得2015年9月,在一次工作中,我不慎摔伤了右手,手指肿起老高无法伸直,经医院诊断是肌腱断裂,需要进行开放性手术,植入钢钉连接。手术前,我情绪不太稳定,特别想给他打个电话。拿起电话拨号时,想到他正在备战参加海训,训练强度和压力较大,我如果控制不住情绪,让他听出来,那影响的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甚至会干扰团队的训练进度。我狠下心挂掉电话,以出差为由把受伤的事隐瞒下来,在医院一住就是一个月,后来二次手术取钢钉也没有告诉他。陪护的同事都说我,自己从“女神”变成了“女汉子”。等到他外出驻训归来,我才把实情告诉他,只要飞行任务安全顺利,看到他平安出现在我面前,吃过的苦都会在相聚的刹那间变成了甜蜜的幸福。

  自从结婚以来,我们一直两地分居生活。既然选择成为一名飞行员的妻子,那就意味着,把支持他的飞行事业当作自己的追求。我愿意做他一辈子的铁杆“僚机”。

  (田旭辉 郝茂金整理) 


  《 人民日报 》( 2016年11月27日 06 版)

(责编:王吉全、崔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