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流水的营盘,需要铁打的兵

2017年04月12日08:33 | 来源:解放军报
小字号
原标题:流水的营盘,需要铁打的兵

流水的营盘,需要铁打的兵

——深入推进改革任务落实③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曾几何时,这是对军营生活最贴切而生动的描述。然而,随着改革强军的深入推进,接到任务就出动,打起背包就出发,拉起帐篷就设营,已成为新体制下的一种常态。当铁打的营盘正在转变成为不腐的流水,我们又该成为怎样的兵?

深入推进改革任务落实,固步自封不行,求稳怕变也不行。只有把自己打造成“四铁”战士,主动思变、求变、适变,才能当好改革的弄潮儿,更好地适应新体制、履行新职能、担当新使命。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军队改革期间,有一位干部待安置。他是个人才,也想在部队长干,好几家单位向他抛出了橄榄枝,他都因驻地太偏或远离大城市而放弃了。到最后,所有单位都满编,他只好选择自主择业。

与此相反,一大批积极参与转隶、分流的干部,到新单位以后,干得都不错,成长进步也没耽误。

这给我们一些思考,当离别成常事,变动成常态时,革命军人应该有什么姿态?是选择前进还是退缩,是挑战未知还是原地踏步,是迎难而上还是患得患失,这不仅决定个人的前途,也决定一支部队的未来。

2015年12月,陆军某部领导机关从石家庄搬迁太原。当时,一声令下,铁打的营盘挪了“窝”,昔日营房留下了115名军嫂。这是一次很大的变动。该领导机关经受住了这次大考,留下了中国军人听党指挥、拥护改革、矢志强军的好姿态。现在看来,这次移防,只不过是中国军队清基再造、换羽腾飞的开始。

对一支军队来说,主动应变才能不断焕发生机,勇于向前才能开拓新的生长空间。倘若固守着“一城一隅”,留恋于“高楼暖房”,不想着向海向洋、向大向强,就不能在世界军事变革中挺立潮头,就难以履行大国军队的使命担当。

一支能打仗、打胜仗的军队,必须善于机动、有效抵达。

解放战争时期,为了经略东北,山东解放军10多万官兵丢掉大后方,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开始“又一个几千里的长征”,从而赢得先机。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宋时轮的第九兵团接到命令,立即从上海开始集结,12万官兵穿着单衣就杀向零下近40℃的长津湖,给美军王牌第10军以重创,打出了国威军威。

“四牡翼翼,以征不服。”军人生来为战胜,军人的最大奉献是打赢。“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桴鼓之急则忘其身。”这才是中国军人应有的姿态。

随着国家利益的不断拓展,随着我国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的不断增多,今日之中国军队,已不可能长守在驻地,营盘的流动、人员的流动、部队的流动正成为常态。而要适应这种变化,必须锻造出铁打的兵,不仅要“一生长为国家忧”,还要随时“按准地球的脉搏”;不仅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还要迅疾行动、快速抵达。

在战区体制下,部队正朝着模块化编组、积木式组合、任务式联合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具有精干化、一体化、小型化、模块化、多能化等特征。一支部队,今天是任务的主角,明天可能是任务的配角;今天遂行战斗任务,明天可能遂行非战斗任务,团结意识、大局意识、联合意识必不可少,“居家过日子”的思想再也不能有了。

我们要常态化进行亚丁湾护航、南海战巡、远洋训练,有时还要承担撤侨、维护海外公民利益和安全的任务。要履行好这些任务,当代军人必须坚守国家利益、人民利益至上,眼中只能有国家和国家的敌人。

我们将完成8000人维和待命部队在联合国的注册。走向世界、走向深蓝,捍卫世界和平成为人民军队的神圣使命。这要求中国军人要有全球思维、战略眼光、世界胸襟、大鹏之志,始终保持大国军队的好样子,一流军队的好状态。

目前,我国正处在由大向强的关键阶段。实现这伟大一跃,尤其需要军队提供强大的安全保证。如果一支部队不能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一名军人总是拘泥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很难有效履行神圣使命,就会拖强国复兴的后腿。只有积极适应改革强军要求,在巨大变动中自我发展、自我重塑、自我提升、自我转型,向着世界一流军队奋力进发,才能彰显大国军人应有的姿态,成为新时期“最可爱的人”。杨笑祥,作者单位:江西省军区)

(责编:王璐(实习生)、黄子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