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知识“碎片化”时代,官兵如何阅读?

2017年04月20日08:23 | 来源:解放军报
小字号

插图:叶浩鹏

写在前面

今天,我们生活在“知识爆炸”的时代,人类知识量以几何级数增长。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使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方式日益呈现“碎片化”“快餐式”的状态,系统性的深阅读成了一种“奢侈品”。

建设“书香社会”,创建学习型军营,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也不得不思考这样的问题:知识“碎片化”时代,“碎片化”的阅读算不算学习?如何加强系统性阅读?今年以来,沈阳联勤保障中心针对当代官兵新特点,着眼新情况,在所属部队官兵中广泛开展群众性读书活动,积极探讨信息时代如何加强读书学习的话题。“世界读书日”前夕,记者来到该部官兵中间,伴着书香,与大家进行了座谈交流。

●“好读书”——

让阅读回归书本

记者:信息时代,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一些人的阅读方式。借助电子设备的便捷化阅读虽能把“碎片化”时间利用起来,却也很容易把整块时间“碎片化”。这种缺乏计划、被动接受式的“浅阅读”,“一边获得了信息,一边却打乱了逻辑”。

刘立强(沈阳联勤保障中心政治工作部主任):的确是这样。“碎片化”阅读看起来五光十色、兼收并蓄,而实际上是盲目的、散乱的信息接收。信马由缰地浏览网页,漫无目的地刷朋友圈,就好比吃零食快餐,容易上瘾却缺乏营养。相比较而言,我们阅读的主阵地、获取知识的主渠道,仍应是剔除浮躁、回归书本的系统性阅读。我们为什么要阅读?多数人的回答是“我想学习、我想提高”。实现这个目的,主要靠系统性阅读。系统性阅读的思维强度、思考深度、理解程度,都是“碎片化”阅读所无法比拟的。零敲碎打式的“刷屏”,帮助我们查一下信息、看一下新闻、放松一下心情尚可,增强理论素养、提高思想水平、完善知识结构,仍要靠系统性阅读。系统性阅读在获取掌握知识上具有主动性、完整性、准确性的特点和优势,更有利于官兵提升能力素质,更好地成长成才。

记者:说到官兵的成长成才,我们为什么要强调去“碎片化”,让阅读回归书本,提倡系统性读书学习?

代文新(部队管理处处长):这个问题让我想到了下部队调研时发现的一个现象,就是一些官兵对手机“刷屏”的热衷。他们走路时刷、躺在床上刷,甚至有的在开车等红灯间隙也刷,专心致志的神情,看似在求知,实际上大多是在刷朋友圈、发微博、打游戏、聊天,如此势必造成工作精力分散;而对诸如“人咬狗”之类新闻的关注,则会导致审美情趣走低。更何况,一些网上信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一些导向不正、内容不健康的帖子虽然吸引眼球,却极易扰乱思想、拉低品位、误导官兵。年轻官兵处在成长发育阶段,如若沦为“低头族”“网虫”,极不利于身心健康。从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出发,需要组织引导官兵进行系统性阅读。试想,书册在手,书香四溢,读罢或能对理论通悟,或能使学识增进,或能让境界提高,对官兵成长成才大有裨益,何乐而不为?

吴金龙(政治工作部副主任):鲜活的例子就在身边。前段时间我到某汽车营蹲点,一名只有高中文凭的士官和我谈起读书的好处,他说部队组织读书活动让他受益匪浅,甚至“改变了人生”。我问读书给他带来了哪些改变,他说,一是读书让他获得幸福,因为读书提高了文化修养,使自己谈吐不俗,很顺利地就处上了对象;二是读书让他获得自信,入伍后通过读书学习掌握了许多专业知识,成了修理能手,不再因文化水平低而自卑;三是读书让他获得尊重,以前他怕被新入伍的大学生士兵看不起,但读书学习使他在人前讲话也能说出个一二三,说得大学生们心服口服,对他这个老班长尊重有加。朴素的话语,真挚的言谈,使我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读书的力量。

●“书读好”——

让阅读久久为功

记者:古人说:“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讲的是一种读书方法。读书不讲方法,囫囵吞枣便容易消化不良,难以把知识转化成精神营养。

段炼(某疗养区政治协理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读书方法得当,事半功倍。系统性阅读尤其要讲方法、重实效。结合个人读书实践,我感到,搞好系统性阅读,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精读。有人说:“泛泛地翻看一本书,不如细致地阅读一页书。”应把读书视为助力工作的翅膀,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尤其是学理论,特别是学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要真读真学,并做到知行合一。读进去再跳出来,掌握精髓,融会贯通,是精读的题中应有之义。二是写读。“不动笔墨不读书”。动笔能增强记忆、增加积累。这种写读,可以是摘抄书中好的字句段落,也可以是对重点内容写标注、做笔记,或者是写体会,结合实际进行深入思考,指导实践。三是互动读。大家共同读一本书,读后采取座谈交流等方式,各自畅谈感受,发表见解,从不同视角挖掘书中思想和对现实的启示,达到系统阅读、共同提高的目的。

记者:把书读好,需要发挥军队“大学校”作用,像组织开展读书活动等。通过有组织地引领和督导,让读书学习成为官兵的一种生活习惯、一种工作态度、一种精神追求,真正读出效益、学出战斗力,这是需要下一番真功夫、实功夫的。

林刚(某仓库政治委员):我们的做法,一是抓养成。像“大功三连”那样,把加强理论武装、读书育人成才当成一种政治责任和行动自觉,向官兵阐明读书与成人、成才、成功之间的关系,突出系统性阅读的主渠道作用,培养官兵读书学习的习惯。二是激活力。鼓励评书荐书,不断拓展各种渠道资源,定期下发推介阅读书目,引导官兵荐好书、议名篇、谈思想,发挥优质读物的辐射作用,让读书学习成为军营热议话题,从客观上增强系统阅读的活力。三是建机制。建立每日自学、每周交流、每月研讨、每季展评等制度,开办“读书夜校”,评选“读书之星”,通过领导讲读、干部领读、个人研读相结合的方式,使“勤思考、善总结、会表达”成为官兵普遍素质,确保系统性阅读有效推进、常态落实。

当然,还可以结合时代特点进行方法创新。比如,“碎片化”阅读虽有其弊端,但其载体形式上的优势却可以为我们所利用。为此,我们在内部网站设置读书交流网页,适应年轻官兵喜欢网上交流的特点,开设了网上“读书沙龙”“好书网评”等栏目,让大家通过跟帖互动等形式共同交流读书心得感悟。这些措施有力营造出读书学习的氛围,支撑起官兵“读书铸梦”的追求。

●“读好书”——

让阅读助力强军

记者:读书贵在有取舍,“少则得,多则惑”。面对浩如烟海的书籍,我们应该知道自己需要读什么、如何选择,有计划地“量体裁衣”,把个人求知需求和时代发展要求有机结合起来。

上官明(原沈阳军区总医院政治部宣传科科长):我深有同感。“立业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读书的功用,与立业创业息息相关,关系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今天我们读书,应有家国天下的情怀与担当。当前,改革强军向纵深推进,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需要我们去认识和解决;世界新军事革命浪潮涌动,新课题新挑战不断增加,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探索。一流的军队需要一流的人才,作为身处强军兴军伟大实践中的新一代革命军人,要在军队转型重塑中实现自我提高,成为有用之才,惟有以强烈的使命感和“本领恐慌”的紧迫感,加强读书学习。

记者:今天身处改革强军的大时代,作为新一代革命军人,在系统性阅读上该如何去把握?

张冰(警勤连政治指导员):读好书,我认为目的有三:加强理论武装,完善知识结构,接受心灵熏陶。具体说,就是要精读政治理论方面的书籍,特别是认真学习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补精神之“钙”,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细研和本职工作有关的专业书籍,做到“术业有专攻”,夯实履职尽责的能力素质基础;加强文史哲方面的学习,从党史军史中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基因,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帮助自己厚积人文素养,健全人格修养。

赵雷(四级军士长):调整改革期也是充电加油期。为改革强军而读书,关键是立足本职岗位增知强能、学习成才。我是一名基层报道员,起初费挺大劲儿才“憋”出一篇稿,如今频频有文章见诸各类媒体,身边的战友对我的进步感到惊讶,向我讨教经验。其实我心里清楚,是系统性读书学习让我的成才路越走越宽。

谭健(某仓库上等兵):作为一名大学生士兵,要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战士,在强军征程上有更大作为,就必须从打基础、强根基做起,多静下心系统读书,靠学习增强本领,让知识充盈人生。围绕提高理论水平,我认真学习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和仓库推荐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苦难辉煌》等书目;围绕提高军事素质,我认真阅读军事训练、信息化知识、仓储管理、后勤保障等方面的书籍;围绕更新知识、拓宽知识面,我还购买了《论语》《古文观止》等书籍,系统阅读,学中有思,坚持读下来,政治军事文化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徐文耀 陈伟超 刘振宁)

(责编:王璐(实习生)、闫嘉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