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军报刊文:特长干部为什么“好借不好还”

——基层部队特长干部保留难现象扫描

2017年05月01日09:15 | 来源:解放军报
小字号

营连的参训率不高,却理直气壮跟机关打起了“官司”!4月上旬,记者到某团采访,巧遇这样一桩新鲜事。

团训练监察组到训练场抽查,发现有两个连队人员参训率不达标不说,还没有跟训干部。“啥情况?”监察人员责问原因,连队干部倒出了一肚子“苦水”。二连刘指导员解释说:“自己在连队准备精品课授课评比,连长去机关开会。连队俩排长,一个考上研究生学习去了,另一个精通电脑刚被机关‘挖’走。你说,我们咋跟训?”

“我们连情况也差不多!”五连李连长接着吐槽:“副连长是新闻系毕业的高材生,平时连队写写画画的活都被他‘包圆儿了’。有一次上级机关来检查,看到副连长一些展示成果后,没出一周就以代培的名义把他挑走了,连队主官分身乏术呀。”

俗话说:“留住一个人才,胜有千两黄金。”调查发现,上级机关愿意借调的特长干部一般以能写材料、精通文体、擅长电脑者居多,基层的特长干部经过几次任务淬炼,很有可能就被上级“瞄上”,然后借调或者代培,如此一来,“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基层连队明显感到干部不够用了。

现在各级不是三令五申“向基层还人”吗,为啥还留不住这些特长干部?面对记者的提问,北海舰队某基地教导员亓秉文摇着头说:“虽说实施了干部动用审批制度,但上级机关一个电话,要临时借个干部用一天两天的,我们基层主官谁也抹不开情面啊。”不少营连主官担心:特长干部被借用一天两天,看似小事,却不仅影响连队工作,而且容易造成干部心思不稳,不安心基层工作。

这些担心不无道理。“‘拉壮丁’‘打短工’式的借调很容易产生‘副作用’。”一些连队干部表示,有些特长干部占着排长的“令”,却干着机关干事、参谋、助理的活儿,回到连队后“水土不服”,明显“不合群”,工作热情也没了。

不少营连主官坦言,毕业分配下来的一些有特长的新学员,连队并不是太爱要。相反,那些能力素质“平平常常”的却大受欢迎。原因很简单:特长干部培养来培养去,早晚都得给人送出去;而那些没特长的干部“不显山不露水”,看起来虽然“不出彩”,但至少可以“用得长、用得远”,关键时刻能“顶一把”。

如何让特长干部走出窘境,安心扎根基层发挥“光和热”?记者发现,很多部队正在积极采取行动解决这些问题。

不少单位把落实干部编制作为部队正规化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不定期杀“回马枪”,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建立责任制,谁出问题“板子”就打到谁身上,从而消除了以往随意借调、代培特长干部的现象,还人于基层。

万丈高楼平地起,树立千尺在根深。某防空团注重引导特长干部建立“只有基础打牢了,发展才会有后劲儿、有长劲儿”的成才坐标。该团干部柴梓松由大学生士兵直接提干,是个多才多艺的“多面手”,团里先后3次找他商量想选调他进机关,均被他以还要“蹲蹲苗”为由婉拒。柴梓松任排长和指导员期间,受过挫折挨过批评,但他都 “挺”了过来,被原沈阳军区评为“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标兵,个人荣立一等功。

“人才培养要有前瞻眼光,对特长干部要持续跟踪培养,当好他们的成长‘设计师’,使其尽快脱颖而出。”沈阳联勤保障中心领导指出:不能一概排斥“这山望着那山高”,尤其是在部队加速转型的新时期,领导的观念必须带头转变。

扎根一线淬火方能跑出“千里马”。记者深切感到,对于特长干部,要激发他们把特长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不仅各级领导应该多压担子、多给舞台,他们自身也应当以平常心在一线踏实磨砺,这样,“特长”才能真的更长……

左上图:沈阳联勤保障中心某通信站二连硕士指导员陈玉磊与战士们进行理论知识交流。赵佳庆摄

大家恳谈

借用特长干部当慎重

■北京卫戍区政治部干部处处长 杜 江

长期以来,一些基层营连干部中善写材料的“笔杆子”、才艺出众的“小能人”,经常被以各种名义借调机关帮助工作,时间少的几个月,多则一两年,即使下不了命令落不了编,也不轻易让其归队,基层不便向机关催要人,干部本人也不着急回。

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一方面机关借调基层有一技之长的干部,无需顾忌编制问题,用起来顺手省劲;另一方面基层工作相对辛苦单调,到机关帮忙能够开阔视野眼界,将来成长进步的空间更大,所以干部本人也愿意“被借调”。从表面上看,二者各有所得,皆大欢喜,但实际上机关随意借调基层干部现象弊端多多、危害不小:一来基层干部长时间脱离连队,影响干部的在位率,个别连队主官甚至成了“光杆司令”,分身无术、有苦难言;二来耽误特长干部在基层加钢淬火、蹲苗锻炼,时间长了还容易助长不良风气。

杜绝此类现象,应从长计议,拿出治本之策。既要鼓励特长干部在基层摔打锻炼,让他们懂得只有投身到事关官兵切身利益的具体事务中,才能真心感知基层,才能担当更大的责任;同时各级机关又要牢固树立编制就是法规的意识,明确干部借用程序,规范使用管理机制,尤其是要坚决杜绝选调借用特长干部上的主观性、盲目性、随意性,确保基层干部令位相符,用管一致,健康成长。

有借有还才能皆大欢喜

■中部战区陆军某舟桥旅五营教导员 王庆林

“报告教导员,这边的文艺汇演刚刚结束,我们营的节目取得了第一名。”记不清这是白维鑫第几次给我电话报捷了,这个毕业分配到营里已经两年的排长,综合素质不错,一直是营连编排节目、文艺创作的主心骨,自从上个月被机关“借用”后,营里的文化工作很快“散了架”。这不,我又厚着脸皮把他从机关要了回来。

像白维鑫这样拥有一技之长的干部在营里还有不少,一些临时帮忙的任务也经常落到他们头上。说是“临时”,可时间可长可短、不一而足。除去借调、学习、集训、休假的干部,有的连队主官甚至成了“光杆司令”,导致大项任务忙不过来,连队干部在位率保持不够,增加了训练风险,也加重了在位基层干部的负担。

俗话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特长干部临时去机关参加重大任务,对他个人和连队而言,应该是件双赢的事情。关键在于,何时去、何时回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和节点,上级机关能够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借调基层干部,同时充分考虑营连实际,在不影响正常工作开展的情况下有借有还,这样,才能皆大欢喜。

我的无奈谁人能懂

■西部战区陆军某旅副连长 马晓亮

“小马,最近很不在状态啊,要注意了!”借调两年无人问津的我,真想把科长的话怼回去。

我就是宣传科小马,真实身份为火箭炮营某连副连长。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首批军乐指挥班的我,自两年前在一次文化活动中崭露头角后,被宣传科一眼相中。

进入机关,筹划活动、导演晚会、主持节目,工作干得风生水起。整整一年,终于盼到调整纳编,我自信满满,然而机会还是擦肩而过。

在科里,筹划主题教育、组织中心组学习的任务也落到我头上,加上参加实兵对抗演习,我是一边忙“打仗”一边搞业务,没日没夜3个月。跨区演习实绩突出,但因我不是在编干部,说好的“三等功”转眼“拱手相让”,老连队也因我长期“脱岗”直接取消了我的评功资格,凉凉的心只有自己能懂。

去年6月,因改革缩编,我的纳编梦又一次破灭。帮忙两年,眼看同批排长一个个走上主官岗位,而我还在机关苦苦寻找身份认同。我的无奈谁人能懂?

(责编:潘旭海、崔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