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专题策划>>热点>>小故事集

南部战区空军雷达某旅某分队面临调整专心练兵

2017年05月02日10:32 | 来源:人民网-军事频道
小字号

3月16日中午时分,经过两个多小时崎岖山路的颠簸,记者终于来到了位于高山之巅的南部战区空军雷达某旅机动营任务分队的临时驻扎地。

营门口,哨兵全副武装,高度警惕;阵地上,油机轰鸣,雷达旋转;迷彩帐篷外,几名警卫人员正在擦拭枪械。

陪同记者一同上山的机动营营长牟建介绍,这支一年多前在改革中应运而生的分队,是机动营最先组建的第一支分队,是营里的“铁拳头”。一年多来,他们走高原、驻沿海、上边防,实现了当年组建、当年形成战斗力、当年执行大项任务的目标。4个月前,官兵们奉命开赴这里执行战备任务。此轮改革中,随着机动营的撤编,分队也将面临整编调整。

走进营区,记者眼前一亮:官兵们在空地上用小石块拼成了祖国版图和空军军徽,刻着“忠诚”“奉献”“担当”字样的几块石头错落有致地矗立在阵地上。

“发现目标!”“注意连续掌握!”“目标重现!”“检查报知效果!”临时搭建的帐篷指挥所内,指令班长杨可正在查证处置一批“低慢小”目标,一旁的指挥员副营长杨映滋连续发出命令。短促的口令,坚毅的目光,让记者感受到了紧张的战斗氛围。

处置完这批空情后,杨副营长指着帐篷内一排作战挂图,向记者介绍刚才的空情:目标所处位置,可能的运用方向……所有这些,杨映滋全是“一口清”。

正在分队蹲点的旅政治部副主任樊江峰告诉记者,在这次任务中,杨映滋副营长是代行分队长职责。任务前,他正在营驻地组织另一支分队训练,由于任务分队的分队长生病住院,杨映滋二话没说带着部队就出来了。

“我这不算什么,战士们的表现更突出。”听到樊副主任介绍自己,杨副营长立刻转移话题,滔滔不绝地讲起了战士们的感人故事——

接到执行任务通知的时候,刚回家休假准备结婚的指令班班长杨可,还没来得及和对象去领结婚证,就连夜买票归队;休假在农村老家翻建新房的油机班班长黄德云,马上放下了手中的砖瓦,踏上了归途;刚参加完上级考核的特种车驾驶员、二级军士长孙朝文,把生病的女儿送进病房后,打起背包跟着部队就转移了……

如果说接到任务时官兵们离亲别友闻令而动,体现的是军人的号令意识和纪律观念的话,那么任务中官兵们心无旁骛谋战备战,体现的则是军人的忠诚与担当。

牟营长介绍,领受任务开赴阵地的当天,天冷风大,人困马乏。连续急行军16个小时的官兵们顾不上休整,就马不停蹄地一边搭帐篷,一边展开、调试兵器,比上级规定时间提前一天担负战备任务,受到上级表扬和肯定。

雷达技师范金祥,29岁还没谈女朋友,家里几次催他回家相亲,他却因为任务无法脱身。大家都说,范技师对雷达比对象还亲,简直是形影不离、“一日三顾”。一次雷达发生故障,范金祥带领技术骨干冒着小雨一直忙到下半夜两点,等到故障排除时,浑身湿透的他已分不清身上到底是雨水还是汗水。

在指挥室内,记者环顾四周发现,会议桌上整齐地摆放着20多种方案预案,周边的帐篷壁上挂满了各种作战图表,“抢报第一点、准确第一判”的标语格外醒目。

杨副营长从桌上拿起一本重要空情航迹图,兴奋地向记者介绍,这是牟营长带领操纵班长李京等同志连续奋战一个月取得的战果。

驻训不久,分队官兵对两个型号目标区分不准,影响空情质量。李京白天带着人在雷达方舱里拍照片、录视频,详细记录两型目标的回波特征,晚上又用电脑回放,逐帧分析比对,终于在一细微处发现了两型目标的不同点,随后,牟营长带领大家系统分析这一目标的特点规律,并总结成册,供官兵们学习研究。

采访中,记者走遍阵地的每一个岗位,发现就要开始的整编丝毫没有影响官兵们的战训热情,与他们交谈,听到最多的除了空情还是空情。

“坚决听从组织安排,圆满完成战备任务!”“不因调整分心,多为强军尽力!”这既是官兵们面对党旗许下的诺言,也是他们的自觉行动。

正在记者准备告别的时候,一等转进铃声骤然响起。几个迷彩身影从记者身边快速闪过,奔赴战位……此刻,蓝天白云掩映下的阵地,雷达天线旋转。而阵地附近的村庄,村民们正忙着装修政府修建的安居房,欢声笑语,一派祥和。

(郭泓斌、许航川)

(责编:黄子娟、闫嘉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