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专题策划>>典型>>中部战区空军地导某团——“转型先锋”的战略担当>>小故事集

打过无人机,拿过金盾牌,这个地导营还创造过这样的历史

2017年05月04日15:45 | 来源:人民网-军事频道
小字号
直指苍穹(余志宏摄)
直指苍穹(余志宏摄)

西北荒漠,风沙滚滚,空军举办的首届 “金盾牌”比武竞赛正在这里激烈展开,中部战区空军地导某营凭借着稳定的发挥,勇夺象征着地导部队最高荣誉的“金盾牌”奖。回首该营的经历,我们不难发现,这次他们能如愿捧回“金盾牌”绝非偶然。

时针拨回到几年前,西北某地,大漠戈壁突然爆发出惊雷巨响,烈焰托举起一枚长剑冲天而起,直刺苍穹……几分钟后,后方指挥所传来喜讯:导弹精确命中目标!

百余名官兵、数十部战车,已经在这里悄悄埋伏了4个多小时,然而从发现目标到击落目标,整个战斗过程耗时数秒。

都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可如果前路没有巨人那该怎么办?

十多年前,该营在全军首家装备某新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整建制担负着首都防空和应急机动作战双重任务,在制定教令训令、创新战法训法等方面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全军打出了“铁拳头”部队的赫赫威名。

然而,时过境迁,经过近二十年的洗礼,当年先进的装备早已进入“耄耋之年”。该营清醒地认识到,荣誉仅代表过去,防空“铁拳头”一旦循规蹈矩、墨守成规、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就会处处被动挨打。

“战时该怎么打,平时就怎么练。”在营长邱连龙的主持下,他们组织几十名技术骨干,从改进装备撤收架设方法开始,挨个连队跑、逐个专业过,从指挥员到新兵新学员,广泛收集意见,制约战斗力生成的一些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整整用了半年的时间,他们梳理出2套9种流程规范。经过反复“烧脑”,该营推出的新训法、新战法,使部队新学员成长周期平均缩短4个月以上,部队机动转移程序和时间两项关键指标实现“双压缩”,有效推动了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

不仅如此,训练中,他们还经常跟自己“过不去”,自行出难题、设擂台、过招数,官兵们在“自我对弈”中灵感频现,先后创造出“隐真示假”等十多种新战法和新打法。

某年仲夏,该营接到参加重大任务的命令,全员全装穿越万水千山,行军至沙漠戈壁。仰望是蔚蓝苍穹,俯首是苍茫大漠,一览无遗的陌生环境如何开展战斗,百人百车如何保障隐蔽?

树枝摆“营区”、石头搭“帐篷”,沙地画草图……营长邱连龙带着参谋,环顾四周,指点沙场。按照地形地貌,就地取材,勾勒出了部队野战条件下的部署蓝图。

部队抵达当日,黄沙漫天,大风肆虐,官兵集体体验了一把“苦痛的沙吹痛脸庞的感觉”,营连指挥员带领官兵迎难而上,连夜搭建营区,几十顶野战帐篷陆续拔地而起。营区外,披着“迷彩外衣”的输水车、供电车轮番上阵,交错行驶;营区内,官兵架电路、铺地砖,构建有线、无线等多种方式的通信网络……整个过程紧张有序,野战要素全部架设完毕。营区布置因地制宜,整齐划一,利于战备。官兵野战化条件下作战的信心也越来越强,部队首次进驻就打了个漂亮仗。

安营扎寨当晚午夜,营部“中军帐”却依旧灯火通明。

人员装备能否适应陌生环境?训法、打法,能否达到实战要求?现装备各项性能、指标能否满足发射条件?面对从未接触过的抗击目标,官兵能否扛起重担?这一系列困难被摆上台面。

邱营长迅速带领骨干从方案拟制到实施、从针对性训练到人员装备定位,将各个流程逐一细化分解,梳理总结了指挥筹划、射击程序、特情处置等实施规范。

当天,随着“一分钟准备”口令的下达,两枚长空利剑稳固起竖,矗立在发射阵地,遥指苍穹。发现、跟踪、截获目标,数分钟后,一阵惊雷般的巨响,导弹冷弹出筒,划出一道壮丽弧线,精确命中目标。(赵润森、吴 彬、余志宏) 

(责编:黄子娟、闫嘉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