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演习前突发筒弹参数不合格 导弹专家连夜排查原因

2017年05月24日08:31 | 来源:解放军报
小字号

上图:万明杰近影。赵 亮

【专家小传】万明杰,1984年入伍,防空兵学院教授,防空导弹专家。曾获国家级成果12项,军队级一等奖5项,军队科技进步奖20余项。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全军军事训练先进个人,参加过边境自卫作战,荣立二等功3次。

熟悉万明杰教授的人都知道,他喜欢“仰望星空”。看着浩瀚无垠的星空,万明杰的眼神里有自豪、更有担忧:虽然祖国长空安详宁静,看不到战火硝烟,但作为军队科研工作者,他要把防空利剑磨得更快一些,防空经纬织得更密一些。

这是军人的天然忧患。“什么都可以等,研究打仗不能等。”2004年,万明杰作为访问学者到某军事大国防空大学参观。“这是我们的新型装备,不允许你们参观。”一名中校傲慢地打断了万明杰等人的参观行程。

“作为军人,面对此情此景,心头无比窝火。”当年一幕,永远记在万明杰的心底。

回国后的他,支起行军床,吃住实验室,憋着一股劲,向着困扰部队多年的“遥控干扰红外源靶标”研究项目发起冲击。短短3个月,他体重降到89斤。凭着一股韧劲,该项目最终研发成功并列装部队,既设真了战场电磁环境,又降低了实弹射击成本,进一步提高了我军野战防空训练水平。

仰望星空,心系国防。2007年,万明杰作为专家指导部队某次实兵实装演习。“敌”机来袭,雷达在强电磁干扰下出现“黑窗”,操作手还没反应过来,显示屏已一片雪花。“敌”机临空,却没了任何招法。担任考评组组长的万明杰,毫不留情地判了不及格。

“部队缺少有针对性的对抗训练设备,平时未遇到如此强的干扰,关键时候怎能不慌乱?”落败营长的一番牢骚话,让万明杰看清了自己主攻的方向。

三年背水一战,梦想渐渐成真。《复杂电磁环境下防空兵地空导弹作战》《防空兵作战运用》等成果相继问世,3种车载式地空导弹反干扰训练系统、1种车载式导弹分布式操作模拟训练系统等多个重点项目先后完成并在部队得到广泛运用。

一心向战,一切为战。万明杰敢于揭露问题,无论参加何种演训,无论担当哪种角色,他都把“观局、识局、破局”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目标被击落,还要挨批评,虽然心里一时不舒服,但是越想越觉得万教授说得有理!”一位基层指挥员谈起“火力-2016·山丹”防空兵跨区训练演习,对万明杰连连竖起大拇指。

在地空对抗阶段,某防空旅多个雷达同时发现3批目标,而指挥信息系统显示为6批目标。演习指挥员未校验批次,就仓促下达“对6批目标”自主抗击的指令。3批目标被成功击落后,指挥所内大家鼓掌相庆。

“这是值得高兴的时候吗?这次是3批目标按6批打,下次会不会6批按3批打?目标都不清楚就开火,说到底就是技术不过硬。”观摩演习的万明杰马上找到演习指挥员,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众目睽睽之下,指挥员颇为尴尬地将暴露的问题写进了复盘检讨报告。

多年来,思战谋战、真打实练,已固化为万明杰的一种职业操守、一种行为习惯。

2016年,学院组织学员在某训练基地进行实弹射击演练。然而发射前,意外出现筒弹的5个参数不合格。尽管已是凌晨时分,“中军帐”依然灯火通明。

“绝不能让学员白白错过实弹射击的训练机会。”万明杰主动请缨,他带领团队逐一排查分析,上百项指令测试,数十次的测试比对,整整5个多小时,终于在黎明前查明了原因,完成了所有筒弹的测试。

上午9时,筒弹运抵发射阵地,实弹射击如期进行。伴随发射指令,导弹呼啸而出。阵地顿时欢呼声四起,万明杰如释重负。

“说到底,我是一名老师。把学生教好,我愿意付出一切。”前不久,在万明杰向党组织递交的思想汇报里,这句话格外让人动容。(钱晓虎 特约记者 高 伍 通讯员 孙继伟)

(责编:邱越、闫嘉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