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原则问题,该顶必顶”

2017年06月14日08:58 | 来源:解放军报
小字号
原标题:“原则问题,该顶必顶” - 解放军报 - 中国军网

  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做合格党员,理所当然地应该坚持原则、坚持真理,增强原则性、战斗性。

  陈云同志一生坚持原则,敢于碰硬。他有一句流传很广的名言,叫做“原则问题,该顶必顶,现在不顶,以后检讨”。他提倡“头皮要硬”,要顶得住。他提出的“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也是一种“顶”的哲学。陈云自己就因为“顶”,在“七千人大会上”没有发言。当然,历史已经证明,那时正确的是他。

  “原则问题,该顶必顶”,这里的“顶”决不是顶牛,也不是故意反对,而是坚持主见、坚持真理。党员干部生活在党的组织中,必须严格遵守党内政治生活。讲原则,就是讲政治、讲正义、讲规矩,也是一名党员是否具有战斗性的实际表现。如果人云亦云,做老好人,总以领导意志为转移,就与我们党“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特质相背离,也很难成为一名合格党员。诚如周总理所言:“一个共产党员,怎么可以没有意见呢?我不喜欢你们一来就同意我的意见,那还要讨论作什么?你们要提不同意见,甚至相反的意见。”

  前不久,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本来有一个同志讲的是完全正确的,“突然我跟他说,是不是可以这样考虑?他马上变过来,对,应该是这样”“然后我又提醒,是不是应该这样?他又说,对,马上这样”。由此,刘家义得出一个结论,只看领导眼神的“墙头草”式干部不可用。这一事例也提醒党员干部,千万要坚持原则、坚持真理,不要做“墙头草”式的干部。

  没有原则,该顶不顶,到头来后悔也来不及。历史上,不乏这样的人。《贞观政要》载有一则故事:西晋时期,惠帝当政,贾皇后专权,要废除司马遹太子之位,司空张华竟不据理力争,只是阿谀附和。等赵王司马伦举兵废除贾后,派人捉拿张华时,张华辩解:“将废太子日,非是无言,当时不被纳用。”赵王使者说:“公为三公,太子无罪被废,言既不从,何不引身而退?”张华无辞以对,遂被斩。张华怕失去自己的官位,于是“苟在阿顺”,其实质是没有坚定立场,不能坚守原则,临事墙头草,决定随风倒。

  诚然,服从管理、听从指挥,是一个干部应有的素质,但完全无意见、无异议不等于忠诚服从。那些“墙头草”式的干部,貌似尊重领导,实际上遇事无原则,干事无主见,怕得罪领导。忠诚不是言听计从、唯唯诺诺,而是负责任地服从,是以尊重事实、坚持真理为前提的服从。

  通常说来,一个班子里,成员之间可以较好地坚持民主集中制,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鲜明表达自己的意见。然而,在下级党员和上级党员之间,一些人总认为反对领导会影响自己的“乌纱帽”,影响自己的前途,领导说什么就是什么,以至于不敢坚持自己的主见、坚持应有的原则。

  部队是要打仗的。打仗更应该坚持真理,如果明知不对,少说保身;或者建议有见地,也不敢提出,不仅是对打仗不负责、对历史不负责,也是对战士生命、对军人荣誉不负责。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对于重大战役、兵力部署等,邓华、洪学智等战将敢于直言、敢于“上书”,这些都十分有效地促成了战争的胜利。

  “一个负责干部,在重大问题上必须表明自己的真实观点,这才叫负责。”干部干部,先干一步,就是要有主见、勇担当、能负重。如果你不愿说,我不敢说,还谈什么科学决策?如果你“点头”,我“举手”,又如何贯彻好民主集中制原则?只有始终坚守原则的阵地,亮出自己的主见,谈出自己的观点,才能更好地觅得干事创业的最佳路径,有力有序有效地推动部队建设。

  良工有言:“木心不正,则脉理皆邪。弓虽刚劲而遣箭不直,非良弓也。”木心正不正,影响着开弓之箭准不准。对党员干部而言,为官要立志,做官先做人。只要消除“乡愿心态”,不当“墙头草”、不患“软骨病”,敢啃硬骨头、敢挑重担子、敢解挠头事,就一定能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成为让党和人民放心的“五好”干部、合格党员。

  本系列到此结束,前10篇分别为:

  《举起了右拳就不可以放下》(5月22日),《练就拨云见日的政治眼力》(5月24日),《“最重的担子”你愿不愿意挑》(5月26日),《别干那些让人戳脊梁骨的事》(5月28日),《你把主要精力用在准备打仗上了吗》(5月31日),《盯着位子不如找准位置》(6月2日),《围着生活打转转就打不了仗》(6月5日),《“注意影响”不能变为“暗度陈仓”》(6月7日),《都什么时候了,还在抱怨“官不逢时”》(6月9日),《口头对上还要行动跟上》(6月12日)

(责编:邱越、闫嘉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