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在崭新战位上找到梦想坐标 被领导赞“名不虚传”

2017年06月15日09:19 | 来源:解放军报
小字号

图:肖海生在检查设备。韩 林摄

  不依赖空气推进装置,英文缩写AIP。1995年,瑞典“哥特兰”级潜艇下水,使得AIP首次进入人们的视野。这一动力系统大幅提升了潜艇水下续航能力,是世界潜艇发展史上一大技术突破。

  从接触AIP系统,到独立保障多型潜艇完成首次极限深潜、首次远航等数十项重大任务,安全潜航数十万海里,东海舰队某潜艇支队二级军士长肖海生,这位被称为操纵中国潜艇AIP系统第一人的普通士官,相伴中国海军新型潜艇深海潜行,在崭新战位上找到梦想坐标,划出了一道道精彩航迹。

  海军领导称赞他“果然名不虚传”

  那年7月,驻地气温达到历史极值。戴上护目镜,头顶烈日,肖海生和战友们往潜艇里加注燃料。这是艇员队首次独立加注这种燃料。

  第二天,肖海生觉得头皮刺痛,一抓就掉落大把头发。这应该是高温条件下加注燃料时对皮肤有较强的刺激,他立即向支队递交了一份《某燃料高温加注注意事项》。

  这份肖海生用心血撰写的操作规范,在支队沿用至今。

  这位黑瘦的高级士官迷彩服口袋里,常备着一支笔和一个笔记本。成为我国首艘AIP潜艇艇员以来,肖海生养成了一个习惯——发现有什么问题就随手记下来,并想方设法寻找解决办法。

  那一年,首艘AIP潜艇接艇部队组建,该型艇水下待机时间更长、隐蔽性更强。

  AIP系统构造复杂,全世界能设计建造的国家屈指可数。不经意间,肖海生和支队抽调的10名官兵,与潜艇学院的专家教授一起,成为首批接触AIP系统的中国海军军人。

  没有标准教材,没有实操经验,课堂教学时,教员和学员经常会为某一个专业问题激烈讨论。

  面对困难,肖海生骨子里的坚韧显露出来。那几个月,他每天都是晚上11点多才睡觉,早上5点就起床。

  无论专家授课还是后来到厂家学习,肖海生不放过任何有用的信息,笔记本记了一本又一本,图纸上的线路和节点标注得密密麻麻。

  凭着这股不服输的劲头,肖海生理论和实操的各项考试成绩全优,被任命为首艘AIP潜艇系统技师。

  那一次,新型潜艇首次远航,长时间的潜航中,肖海生带着战友进行不间断地巡查,确保了任务圆满完成。

  凯旋时刻,肖海生荣立三等功。一同出海的海军领导为肖海生特意戴上三等功奖章,称赞他说:“海军首名AIP专业技师果然名不虚传!”

  在战友眼中,他堪称“大国工匠”

  钻进潜艇,AIP舱室铁罐和管道密密匝匝,仅有两条宽度不足0.3米的通道,肖海生和战友们一待就是10多年。

  AIP系统决定潜艇水下续航力,运转情况影响战斗胜负甚至决定生死。

  肖海生暗暗发誓:我的战位一失万无,绝不可“掉链子”!

  一年,该艇执行专项任务,某部件发生故障,燃料瞬间弥漫舱室。若不及时处理,后果不堪设想。

  肖海生迅速戴上防冻手套、护目镜,拽开盖板从2米高的铁梯滑下,并顺手将盖板反盖,独自冲进“烟雾区”。

  经历那次险情的机电长马颖至今记得,在弥漫的烟雾中,肖海生硬是凭借着对装备的熟悉进行“盲操”,在数十个阀门中准确拧死其中一个,成功化解险情。

  海军是高技术军种,装备发展体现出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而装备的维护、保养和使用,直接检验着基层官兵的素质。

  在战友们的眼里,肖海生技术过硬、敢于担当、脑子灵活,多次排除重大故障,堪称“大国工匠”。

  一次极限下潜,肖海生发现某处燃料渗漏。他灵机一动,直接用湿布覆盖,由于燃料温度达零下一百多摄氏度,立即冰冻凝固,险情随之排除,“冰封疗法”一举成名。

  支队政委费建平感慨道:“他把AIP专业当成了事业干,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

  厂家院所视他为“无价之宝”

  刚当技师没多久,肖海生就干了一件大事。

  一次远航归来,厂家将潜艇某核心部件吊出舱室返厂维修,理由是达到了理论上的使用时限。

  肖海生不解:实际使用过程中没有发生故障,为何不能延长使用寿命?

  对此,他成天琢磨关键部件,配合厂家反复试验相关材料,强烈建议将某型装备的设计使用时限进行提升。

  评审会上,科研院所负责人隆重介绍肖海生:推动了某型装备延时使用,不仅为每艘潜艇节约大量维修经费,还具有较高的军事价值和科研价值。

  几年下来,在一些厂家院所,肖海生声名鹊起。

  前几年,由于AIP作为新专业暂无编制,无法留转高级士官。打探到消息的厂家院所纷纷给肖海生抛来橄榄枝:有的许以高薪,有的保证住房。

  在他们眼里,这个黑黑瘦瘦的士官是AIP系统的“无价之宝”:实操经验丰富,动手能力强,是全系统的行家。有了他,就等于给装备上了“安全保险”。

  “只要组织需要,我就不能当逃兵。”肖海生不为所动。最后,在艇队、支队、舰队三级组织合力推荐下,肖海生作为特殊人才得以选取高级士官。

  “一个人浑身是铁,也打不了几根钉。”这段经历也让肖海生感到必须把AIP方面的所知所学分享出去。

  在该支队,10多名AIP技师、班长全是肖海生培养出来的,就连其他兄弟部队AIP专业人才,也有很多是肖海生带出来的徒弟。他还特别注重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制定出数百部规章制度、操作流程和安全预案,不少成为潜艇部队通用教材。

  10多年来,伴随着中国海军走向深蓝的航迹,肖海生留下了青春奋斗的印记:两次荣立二等功、1次荣立三等功,7次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被表彰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军爱军精武标兵、海军军事训练标兵……(陈国全 刘亚迅 特约记者 代宗锋)

  

(责编:邱越、闫嘉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