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中国蓝盔侠骨也柔情

2017年08月14日08:19 | 来源:解放军报
小字号

当地时间8月8日,刚刚完成执勤任务的孙进(右),与战友分享妻子发来的视频。张晓祺摄

烈日下,李宏辉黝黑的脸乐开了花。

还有2个月,李宏辉就要当爸爸了。每天中午,他都要跑到空旷的车场,给怀孕的妻子张晓慧打个电话,或发个微信。

这是李宏辉第二次来马里执行维和任务了。这一次,他担任中国第5批赴马里维和工兵分队快反班班长。

因为时差的缘故,马里的中午,国内是晚上。每次打电话或发微信的时候,是李宏辉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刻。但他不敢长时间通话,因为话费有点贵。

马里时断时续的网络信号,成为夫妻俩沟通的障碍。李宏辉经常把手机高高举过头顶,满营地溜达找信号……微信用不成,电话也打不通时,他就有些放心不下。

夫妻俩聊得最多的话题,就是给孩子起个什么名字——大名还没想好,小名就叫乐乐,欢乐的乐。

“不负使命不负卿。”李宏辉告诉我们,有时候,他会爬上哨位,远眺零度经线纵贯的马里加奥城,锁定祖国的方向——敬军礼!

“与马里相比,作为中国人,是多么自豪、多么快乐!”李宏辉说,至少,家人的梦乡不会被战火打扰。

跟李宏辉类似,警卫分队一中队中队长肖留洋也没法亲眼看到孩子出生了。

肖留洋曾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但提起妻子,他心里满是愧疚——这些年,因为参加军事比武、出国维和等原因,他与妻子聚少离多。前几天与家里联系时,妻子还佯怒道:“结婚时你才回来6天,孩子出生你一天都不回来。”

医疗分队协理员曹海峰的房间里,挂着一张他和儿子的合影。他说维和出征那天,小家伙哭喊着“爸爸不要走”,弄得在场的人泪眼汪汪。“哎呀,想着不让他来送的……”曹海峰嘀咕着。

提到3岁的儿子,警卫分队一中队指导员王志军有些懊恼:“通过微信视频通话的时候,小家伙看都不看我一眼。问他想爸爸吗,儿子居然说不想……”

医疗分队护士王海玉一家三口身处3国——自己在马里维和,丈夫在国内工作,女儿则出国留学。每次电话联系的时候,一家人要算好时差。

在遥远的撒哈拉,因为有了思念,“祖国”这个字眼,在维和官兵心中变得愈加温馨和神圣。

警卫分队三中队中队长常文坛已是第二次来马里执行维和任务了。第一次维和出征时,父亲还躺在病床上。是父亲那句“走吧,没事”,让他出国维和的决心更加坚定。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然而,家里的事都是私事,在这儿要全身心投入工作。”常文坛说,只有干好工作,才能不让家里惦念,才能让亲人感到自豪。

“出国维和,能给孩子做个榜样。”王海玉告诉我们,在美国读书的女儿在电话里说,“妈妈,我要和您一样,努力成为祖国的骄傲”!

“她想利用假期,来马里做个志愿者,或当个翻译。”谈起女儿,王海玉脸上满是自豪。

工兵分队快反班副班长隋景坤的父亲为他录过一段视频:“儿子啊,在那边好好干,遇到恐怖分子别手软……”直率的话语,折射出一位父亲的家国情怀。

采访期间,警卫分队组织了一场简单的集体生日晚会。几段亲人发来的祝福视频,让这群有泪不轻弹的血性男儿,瞬间眼圈发红。

4名官兵的诗朗诵,道出了维和官兵的心声:“军人,为奉献而生,因奉献而可爱;军人,为和平而生,因和平而伟岸。对军人而言,最好的生日礼物,就是和平永驻、世界安宁。”

“在动荡的异国他乡,我们是生死相依的弟兄。”晚会上,中国第5批赴马里维和部队指挥长章海军与18名本月或上个月过生日的战士一一拥抱。战友间的一个拥抱,胜过千言万语。(张晓祺 庞清杰)

(责编:韩笑(实习生)、闫嘉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