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传承铁血军魂 记录时代故事

军旅歌曲 唱出精气神

王  珏  李素利
2017年08月19日06:10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图①:解放军联合军乐团在演唱军歌。
  图②:《大刀进行曲》舞台照。
  人民视觉

  今年是建军90周年,90年的光荣历程,在不同时期的嘹亮军歌中流淌。“无论在哪儿给解放军演出,掌声都是最热烈的。”以演绎革命英雄知名的演员谢芳说,军歌传承的是铁血军魂,不管在哪个年代,大家都爱听爱唱爱看,那是因为歌声中永远都透着满满的精气神。

  传承历史 留下时代印记

  回顾建军90年来军歌发展历程,可谓数量多、经典多、影响巨大、传播久远。词作家、一级编剧王晓岭介绍,一是抗战时期,诞生了以《八路军进行曲》《新四军军歌》《大刀进行曲》《游击队歌》《太行山上》《抗日军政大学校歌》等为代表的不胜枚举的经典歌曲。二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五六十年代,有《我是一个兵》《志愿军战歌》《英雄赞歌》《打靶归来》《学习雷锋好榜样》《战士的第二故乡》《我爱祖国的蓝天》《看见你们格外亲》等大量脍炙人口的歌曲。三是改革开放后的八九十年代,有《血染的风采》《十五的月亮》《小白杨》《说句心里话》《当兵的人》《为了谁》等广泛流传的歌曲。

  新世纪以来,军旅作品既有丰富的历史背景,也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当代军旅题材作品的广泛流传和兴旺发展,既契合新语境下的军事题材创作,也体现广大受众的时代需要,集中表现军人的理想追求及军队的崭新风貌,作用不可替代。如《当你的秀发拂过我的钢枪》《当那一天来临》《当祖国召唤的时候》《时刻准备着》《强军战歌》《我们从古田再出发》等。

  军歌鼓舞官兵士气、丰富军营生活、反映部队风貌,一代代传颂,一辈辈传承。歌曲所蕴含的曾带领我们走向胜利的信仰力量依旧值得追寻。在艺术形式更为多元的当下,更多时代感和流行元素融入军歌当中,让军歌“俘获”更多人的耳朵。

  “唱响军歌,就是想和观众一起颂扬经典,致敬铁血军魂。”中央电视台《歌声飘过90年》对精选老歌重新编配,其总导演刘林说,文艺作品应是记录时代故事、抒发时代情感的“化石”,军歌更应该留下深刻的时代印记。

  凝心聚力 提供精神营养

  有网友说,“每每看到军人的飒爽英姿和威武之躯,神圣和骄傲之感就溢满心怀,我会立马打起精神,感觉阴霾一扫而光。”这种正面、积极的阳光激励,是包括军歌在内的军旅作品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以军歌为代表的军旅题材作品承载的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气质。”国家一级导演康红雷谈到军旅作品的经典之处时说。

  国家一级演员马少骅说,中国军人身上的阳刚之气、正义之气、必胜之气正是青年人成长中所需独立、健康、阳光品性的精髓。很多家长会让孩子看包括军歌在内的军旅题材作品,还是因为其精神“营养”程度和与生活的紧密程度较高,在意志塑造方面有较大引导作用。

  谈到军歌的特点和魅力之处时,男高音歌唱家刘和刚说,军歌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在艰苦环境中它鼓励团结,加强军民共建;在稳定发展中它凝心聚力,加强装备建设;在巩固新阶段中它号召装备、精神、思想的高度统一,因此它能起步于民族音乐,伴随着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音乐的重要支脉。

  坚持根本 创新表达方式

  以军歌为代表的军旅作品宣扬主旋律,不能“剑走偏锋”。如今,一些影片以票房为风向标,军事电影中渲染了过多的风花雪月和脂粉情感,金戈铁马和阳刚之气却较少;一些影片脱离实际背景,以各种“雷”和所谓的“亮点”博观众一笑,没有深刻的教育传播意义,看完之后更不会有神清气爽、振奋刚强之感,虽博得了眼球,却损害了军旅作品的长远有序发展。马少骅认为,这种发展趋势要不得,要沉下心,做好每部作品,让人信服。

  在军歌的内容和题材上,可以更加丰富化与多样化。从传统励志到现在高科技下的立体式作战,如何更好地协同,是作品需要关注的重点。

  当然,创作中见物更要见人,冰冷的武器和数字发展并不等同于军队的现代化进程,人的因素和情感温度在歌曲中始终是第一位的,勇气和精神永远是军歌的灵魂。康红雷说,比如在人物上,可以加入对边境官兵、军工科学家、后勤人员的歌颂,不同职责、岗位都有其侠骨报国之事迹,将他们昂扬的斗志化为旋律;在形象刻画上,军人形象可多面展现;在内容题材上,可讲如何建立一支吃苦耐劳并兼具智慧的队伍。

  王晓岭说,在军歌创新上一般是存在两条路,一是引入国际化元素,比如《强军战歌》《当那一天来临》《假如战争明天爆发》《我们从古田再出发》等等,从旋律到配器都有意识地和国际接轨。另一条路是加入时尚化元素,比如深受战士喜爱的《军营民谣》系列歌曲和《当你的秀发拂过我的钢枪》《送你一枚小弹壳》《当兵前的那晚上》等等,音乐和演唱可以归入流行歌曲的范畴。不难预测,这两种新的趋势将会继续开拓前行,逐渐成为军旅歌曲的主流。

  王晓岭也指出, “国际范儿”是形式,中国风是内容,中国民族音乐旋律的根基不能丢弃,还要处理好流行元素和军营特色的关系。目前,社会上的流行音乐风格非常多元化,军旅歌曲在吸收借鉴的时候,不能生吞活剥、照搬照套,要根据歌词的主题和内容,做到量体裁衣,情调吻合。唯有如此,才能使军旅歌曲“唱得响,传得远,留得住”。


  《 人民日报 》( 2017年08月19日 05 版)

(责编:王吉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