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信息欺骗、信息压制、火力遮断、火力袭扰,破“敌”外壳、打“敌”节点、瘫“敌”体系。信息优势成为战争制胜关键,信息力成为战斗力倍增器——

数字化雄师决胜沙场(国防视线)

本报记者  苏银成
2017年08月27日04:36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99A式坦克奠定了我国第一代陆军装备信息采集、传输、处理、显示与综合的基础,是我国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坦克。题图为装甲战斗群战场快速机动。
  叶 红摄

  组织情报会商、融合敌情态势、调整作战计划……盛夏时节,某训练场,中部战区陆军某师一场联合作战行动令人耳目一新。

  中军帐内,只见情报整编人员将情报制成敌情态势图,指挥员快速把作战计划发至各作战单元。数字化炮兵“随停即打”实施火力精准压制,4个坦克战斗队交替“横进侧打”, 4个批次直升机超低空同步攻击……指控中心的大屏幕上,“敌”军战损数字飞速跳动。

  与机械化部队相比,数字化部队有什么神器,他们是如何锻造的?战斗力如何?近日,记者深入军营,探访这支中国陆军精锐之师,揭开这支“陆军数字化新型作战部队”的神秘面纱。

  ——编  者  

  

  从“单兵技能”到“数字理念”

  从机械化到数字化,称谓的转变,中部战区陆军某师官兵却经历了涅槃的阵痛。

  “最难转变的是观念。”二级军士长丁辉,是该师有名的“兵王”,1999年、2009年、2015年和2017年4次参加阅兵,其中三次驾驶坦克“第一车”、一次驾驶“基准车”。

  当多年前99A式坦克开进营区时,这位驾驶过16种车型的“五特精兵”,感受到的最大变化就是数字化装备把电脑和数据链搬上了战车。

  “许多人还按旧有的机械化模式组训,很快在新装备面前败下阵来。”丁辉回忆,卫星导航、数字电台……面对嵌入99A式坦克和04A式步战车上的这些“新玩意儿”,许多经验丰富的训练尖子和老骨干普遍产生“还不如不用”的情绪。

  新质战斗力形成不等人,为让每名官兵冲破羁绊,该师利用一切机会扭转部队习惯思维和传统做法。

  经过几年探索,他们蹚出了一条数字化部队建设路子:编写数字化部队训练考核大纲,数字化装备操作使用手册、教材教范……为陆军数字化部队提供了第一部训练法规。

  为把排兵布阵从传统的沙盘转移到网上,在该团二营数字化演兵现场会上,几台安装一体化信息系统的电脑一字排开。营长李泽朝轻点鼠标,作战想定和敌情态势分发到各指挥席位,各指挥席位迅速利用指挥平台查询敌我兵力对比、地形地貌、电磁环境等信息,通过网络排兵布阵,在态势图上实时标绘上传。

  此后,计算机取代了沙盘,仅用3年多时间,该团官兵就摸索创造了数字化训练的“点、线、面、体”四步训练法等40多个训法,使信息力成了战斗力的倍增器。

  去年盛夏,该师侦察营中士周建波所在车组参加合成营战术考核。呼唤远程火力打击“敌”装甲车队后,他驱车前出评估打击效果,发现敌装甲车队仍具备作战能力,便立即上报前指,并为补充打击提供决策参考。随后,新一轮炮火呼啸而来,“敌”目标被彻底摧毁。

  从“钢铁比拼”到“硅片较量”

  “机械化条件下,火炮首发命中率约40%,而数字化部队火炮首发命中率则提高到70%以上。”该师领导介绍说,在反应速度方面,数字化炮兵火力反应时间仅为机械化炮兵1/2,甚至更短。炮兵连火力反应时间在40秒以内。

  数字化时代,没有情报就没有决心,没有数据就没有决策,没有通信就没有指挥。

  该师营区,办公楼、宿舍等都是几十年前的老建筑,唯一新建的就是“两站一室”——数据管理站、网络管理站和情报整编室。

  “信息就是战斗力!”该师领导介绍说,“两站一室”已成为部队的“中枢神经”,在历次重大演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4年8月,朱日和训练基地上演的“和平使命—2014”联合反恐军事演习验证着这一铁的定律。

  太空,中方一颗侦察卫星将镜头对准目标地域,地形测绘信息源源不断传输到接收站;空中,3架无人侦察机相继腾空而起,对重要目标进行侦察定位;地面,哈、中、俄派出的装甲侦察车一路风驰电掣,占据有利地形,对敌前沿防御部署实施侦察。

  指挥方仓内,中方情报整编人员将多元侦察获取的情报制成敌情态势图,发送至五国通用信息平台,卫星实时组网、空地精确打击……一个大空间、宽领域、多维立体的数字化指挥作战体系随即形成,一场空地一体远程精确打击行动拉开战幕,数字化部队“耳聪目明、臂长拳硬”的优势尽展无余。

  与机械化部队相比,数字化部队具有作战行动更迅速、作战指挥更简单、作战保障更便捷等优势,比非数字化部队的战斗力提高3至6倍。

  翻阅该师近年参加的对抗演习,无一不体现着这支部队特有的优势:构建多维实时、融合共享侦察体系,推行数据积累、信息反馈等一系列制度,情报实现按需分发、主动推送和全网共享。

  “信息力成为战斗力最重要因素,信息优势成为战争制胜关键。” 师长夏明龙这样认为,从“钢铁比拼”到“硅片较量”,催生了“发现即摧毁”,即所谓“秒杀”的作战方式,打节点、毁中枢、破体系正成为新的陆战作战样式。

  从“兵力集中”到“离散配置”

  兵力跟着火力走,步伐跟着信息行。这几年,面对数字化之难,该师始终聚焦数字化兵力运用,实现了作战能力的脱胎换骨。

  2014年深秋,该师全员全装参加检验性对抗演习,面对狡猾的对手,他们一开始就发挥信息优势,综合运用信息欺骗、信息压制、火力遮断、火力袭扰等多种手段,破“敌”外壳、打“敌”节点、瘫“敌”体系,掌握战场主动权。

  炮兵群在侦察、电抗分队的支援引导下,准确压制敌纵深指挥信息节点、炮兵阵地等重要目标;地面突击群多路攻击、穿插迂回、分割包围,快速夺控敌前沿阵地。空中火力封、地面兵力封、精兵卡点封、信息遮断封,蓝军被分片搜剿围歼。

  “信息时代使得陆战形式发生革命性变化,‘非线式、非接触、大空间’成为重要特征,兵力的灵活配置和作战单元整体联动至关重要。”师作战指挥科科长曹民举回忆起“和平使命—2014”联合反恐军事演习上演的陆空协同精准打击恐怖分子的一幕:

  中方某型自行榴弹炮昂首挽弓,严阵以待。指挥车内,炮兵侦察雷达捕获的信息源源不断地传来,随着一阵阵键盘敲击声,一组组射击诸元传向各射击单元。与此同时,中方4架武装直升机仰首跃升,突然悬停,只见4枚反坦克导弹呼啸着飞向敌阵地,全部命中目标,敌4台装甲指挥车和通信车被摧毁。

  情报显示,“恐怖分子”指挥系统仍在运转,战役指挥部派出无人机评估对敌毁伤效果。

  “对未摧毁和新发现目标实施补充打击!”战役指挥部当机立断,中俄两军远程火炮再次发出怒吼,中方重型反坦克导弹分队也加入战斗,将新发现的敌4台指挥车和通信车全部摧毁。

  上合联演鏖战正酣,在另外一个战场,数字化课目演示活动又擂响战鼓:“501,我是203,我带师机动指挥组加强你部指挥,迅速组织指挥所转移。”随着现场指挥员副师长朱廷超一声令下,指挥直升机接替指挥,这是陆军指挥作战指挥方式变革的一次新尝试。

  从“单一保障”到“综合保障”

  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具有中国特色的装备保障方队首次亮相,这在我军阅兵史上还是首次,而这支部队就来自这支数字化部队。

  庆祝建军90周年阅兵活动上,由这个师抽组而成的装备保障方队再次走上阅兵场,亮剑沙场,标志着我国军队装备保障力量从幕后走到台前。

  拆装修理车、轮式装甲抢修车、履带装甲抢救车……参阅的装备主要遂行轮式装甲车底盘和履带式装备为基础的各型装甲装备的伴随与支援保障任务,具有机动灵活、反应迅速、数字化程度高、抢修能力强等特点,具有一定的自卫能力和良好的战场生存能力。

  2014年,该师万人千车参加原北京军区实兵对抗演习,强大的装备保障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故障率不足5%,现场修复率高达90%以上。

  时任装备部长王伟对此感触颇深,“数字化武器装备对保障装备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同步配套保障装备必不可少,谁占据了装备保障优势,谁就掌握了更多制胜先机。”

  装备保障在向快速精准转变的同时,依托指挥系统构建的野战救护系统更新了后勤保障模式,实现伤员定位搜救、伤员信息快速获知和全程共享以及前后方交互等功能。

  “卫勤使命—2014”演习现场,随着战斗进行到相持阶段,红军一辆坦克刚通过新开辟的道路,就遭敌反坦克火箭弹击中,驾驶员周鹏展身负重伤,强忍疼痛按下胸前单兵呼救终端上的求救按钮。

  距离周鹏展最近的军医吴华龙搜救手持机上收到求救信息:周鹏展,距离东北方1237米。在北斗定位系统引导下,不到5分钟,吴医生带救护车赶到受损坦克前,并对伤员进行紧急处置。

  (张雅东  郑岳明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17年08月27日 06 版)
(责编:袁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