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信仰的力量

——记驻鄂空降兵某旅黄继光连政治指导员余海龙

2017年08月31日13:33 | 来源:湖北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图文:信仰的力量

湖北日报讯 图为:余海龙(右四)与战友们训练归来。(视界网 盛超 摄)

记者 周志兵 江卉 通讯员 蒋龙

“黄继光!”“到!”百余官兵应答嘹亮!

每晚,这样的点名,都在英雄连队军营上空回荡。

这是驻鄂空降兵某旅黄继光连,中央军委命名的“模范空降兵连”。

余海龙,黄继光连第37任政治指导员。3年前,他作为空军唯一基层代表参加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接受思想的洗礼。

余海龙真学真信真用党的创新理论,把信仰的种子播撒到全连每一位官兵心中,赓续优良传统、培育英雄传人,锻造享誉全军的空降尖刀连。

虔诚的信仰者

“在新时代,我们守住了‘精神上甘岭’”

2014年10月在福建古田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重整行装再出发。”余海龙至今仍心潮澎湃。

从古田回到连队的那一晚,他彻夜未眠。

如何在全连把理想信念牢固立起来,把党性原则牢固立起来,把战斗力标准牢固立起来,把政治工作威信牢固立起来?

如何不负重托,锻造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过硬部队?

余海龙感到了“政治指导员”五个字沉甸甸的分量。

武装自己的头脑是第一要务。

余海龙把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作为坚定信仰最好的教科书,《读本》在手,笔记随身;每天再忙再累,也要挤出1小时学原文、悟原理;每周撰写“军旅周记”,记录学习感想……几年里,他整理笔记12本,撰写体会文章30余篇,随空军宣讲团到基层宣讲10余次。

由知而思,由思而信,由信而行,余海龙真信真学真用,是虔诚的信仰者。

一段时间,网上出现别有用心抹黑英雄黄继光的灰色论调。甚至有人当面问余海龙:“黄继光堵枪眼是不是真的?”“你的问题是对英雄的侮辱,更是对人民军队的亵渎!”性格温和的余海龙怒发冲冠。

理想信念是“总开关”,黄继光精神是黄继光连的基因与根脉。

65年前的上甘岭,21岁的黄继光舍身堵枪眼,气壮山河。如今,余海龙主动亮剑,带领全连打响又一场“上甘岭”战役。

他从山东请来80多岁的黄继光生前战友李继德,给官兵们展示身上触目惊心的弹孔,讲述当年目睹黄继光牺牲的细节。当李继德走到黄继光班永远为老班长而留的床铺前,抱着老班长的被子声泪俱下,大家无不为之动容。“我们和英雄在一起”网络名人进军营,电视剧《三八线》剧组走进英雄连,参与拍摄《真正男子汉》……官兵们心中的问号渐渐被拉直。“精神上甘岭”,守住了。

笃实的领路人

“黄继光直到牺牲都保持着冲锋的姿态,这种精神要一代代传下去”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连队战士多是95后,最小的才18岁。

“做思想政治工作,最怕有代沟。”32岁的余海龙说。

他的担心并非多余。一段时间,有的战士认为自己“岗位在基层”,理论“高大上”,学了用不上;有的埋怨“训练那么忙、任务那么多,哪有时间学”;还有人信奉“打仗要靠真本事,光学理论有啥用”……

世界上最难的事,莫过于“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

“化难为易,不外乎用心、用情。”余海龙说。

每茬官兵来到连队,都要上寻根塑魂第一课:参观荣誉室、与黄继光铜像合影,在连谱签名,学唱黄继光之歌,观看电影《上甘岭》,打好“英雄底色”。

每逢重大任务,官兵们一齐在黄继光铜像前宣誓,在英雄战旗上签名。

不知不觉,黄继光在年轻人心中的形象,更生动、更可亲了,他们对革命传统教育的兴趣更浓了。

《划重点!有了这55道题,“两项重大教育”问不倒!》《这40个要点知道了,习主席讲话没白学》……余海龙当起理论“翻译员”,讲实小道理。

黄继光班战士向祺,是宜昌市夷陵区去年高考理科“状元”,因从小向往军营,选择了休学从戎。

下连第二天,他在“知兵卡片”写下从军目标:立功入党求体验。看到这七个字,余海龙陷入了沉思:“当兵为什么?当兵干什么?错误的价值观,要害年轻人一辈子啊。”

他找到向祺,像兄长一样交心谈心。

“老班长的故事,你了解吧?”

“从小就听过!”

“老班长献身的那一刻,一定没想过立功入党。有立功入党的梦想是好事,但保家卫国才是军人的天职,军人的荣耀在训练场、在演习场、在战场。正如习主席所说,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年轻的向祺脸红了,但目光坚定了。他把那七个字改成:立强军之功,思想上入党,脚踏实地体验。从此训练主动“加餐”,参加新兵比武夺得多项第一,从“文状元”变成“武状元”。

在余海龙看来,黄继光是永远的“无声指导员”。英雄故事讲不完,精神力量无穷大。

战士程强是连队的“名人”。汶川地震救灾中,12岁的他高举条幅“长大我当空降兵”被媒体广泛报道。2014年,他如愿入伍当上空降兵,因成绩出色被推荐参加预提士官集训……一切顺风顺水,让他有点飘飘然,训练成绩一度从第一滑到十名开外。

余海龙得知后,拿出一份连队荣誉室的解说词,要程强把1万多字背记下来。

“指导员故意和我过不去。”程强一万个不愿意。

余海龙又带着他一起学习到深夜。

“白天训练那么累,晚上哪有精力学?”看到指导员还在“为难”自己,程强把心中的怨气一股脑抛了出来。

余海龙不气不恼,把他带到荣誉室:“老班长黄继光直到牺牲都保持着冲锋的姿态,这种精神我们要一代代传下去。”

英雄传人的使命感油然而生。程强像变了一个人,以优异成绩从集训队结业,还凭借过硬素质当上黄继光班副班长,真正兑现了“长大后就成了你”的诺言。

大胆的创新派

“战士们的父母,都成了微信好友、编外‘指导员’”

8月27日上午,黄继光连队召开恳谈会,主题是“改革转型面前,我们应该怎么干”。

“骨干不能走,会影响连队训练名次”“走了又怎样?上甘岭几乎打光了,还不是重建起来”……讨论激烈,火药味十足。

余海龙总结:“答案很明了。要服从大局,不能口头上支持改革,心里却打着小算盘。”

军营微恳谈,话题微讨论,理论微解析,野外训练篝火讨论会……余海龙不断创新方式,把思想工作做到战士心坎上去。

连队组织制作《渴望光荣》《模范的连队,英雄的传人》等原创MV,微博、微信点击量达数百万次。战士们爱看央视《中国诗词大会》,他又以《从诗词大会感受文化自信》为题讲课,大家都说“解渴”。

在新时期,政治工作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

年轻人不是爱玩微信吗?点开余海龙的微信,英雄黄继光的头像闪个不停,全连官兵都是微信好友。

2014年,黄继光连在空降兵部队率先建立亲属微信群。“战士们的父母,都成了我的微信好友、编外‘指导员’。”在不泄密的前提下,余海龙和他们分享连队光荣传统、官兵成长点滴。“一人当兵,全家光荣”,成为真切感受。战士易敏的母亲说:“以前只知道黄继光连很有名,现在才明白有多优秀。如果打仗,我支持儿子第一个上战场!”

永远的排头兵

“只有立起好样子,才能带出模范连”

某训练场,红蓝对抗激烈上演。“轰”地一声巨响,余海龙操作发射的火箭弹准确命中目标。“打开营武器库,咱指导员样样玩得转!”训练尖兵李鹏超打从心眼里佩服余海龙。

黄继光连常年担负空降兵部队战备值班任务,必须随时保证拉得出、降得下、打得赢。“只有当好备战打仗的排头兵,立起好样子,才能带出模范连。”余海龙给自己立下“三个带头、三个最后”的规矩:训练考核带头上,空降跳伞带头跳,险重任务带头冲;一日三餐最后吃,休息宿营最后睡,训练结束最后撤。

日常训练,他不厌其烦地练动作、抠细节;体能考核,他和小自己10来岁的战士比速度、拼耐力;演训任务,他总是站在一线练指挥、研战术。2015年,空降兵某师“四会”教练员评比,余海龙与200余名营连主官和训练尖子同台竞技,斩获第一名。

在黄继光连,“第一只是合格,过硬才是标准”。

去年4月,全连赴西北高原地带进行实战化训练。余海龙带着支部一班人,组成试训“第一班”,率先完成5公里武装越野、20公斤负重往返跑等课目,激发了全连“缺氧不缺气,山高志更高”的豪情。整建制高原跳伞试训中,余海龙和连长刘堃带头跳出机舱,全连官兵紧随其后全部安全着陆,为大部队普及高原跳伞趟出一条新路。

黄继光连“群星璀璨”,成为远近闻名的育人基地。黄继光班近两任班长郑瑞宇、李鹏超双双作为优秀士兵保送军校;战士汪文博跳伞受伤小腿骨折后,经过艰苦训练成长为全能型特战尖兵;战士刘毅带伤比武荣获特设“战斗精神奖”……近3年来,连队有14人立功受奖,27人被师(旅)以上评为训练标兵,9名战士考学和提干。

2015年7月,连队随团接受上级临机抽检,这是一次使命大考。

出发前,余海龙集合全连官兵宣誓:“如果有一个连队参战,希望是黄继光连;如果有一个架次跳伞,希望是我的架次;如果有一个人作出牺牲,希望是我。”

无须再动员,战士们群情激昂,全员实弹实装实跳,52小时连续作战,着陆后经过4个多小时地面鏖战,率先破袭预定目标,完成夺控机场战斗,在近乎实战的考验中交出一份合格答卷。(周志兵 江卉)

(责编:韩笑(实习生)、闫嘉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