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握紧战场的“入场券”

2017年10月17日14:26 | 来源:解放军报
小字号
原标题:握紧战场的“入场券”

  体育与国防,有着天然的联系。运动源于生活,但人类长期的军事战争加速了体育的发展,走、跑、跳、投等都曾是最基本的战斗技能,甚至还孕育了专门的军事体育运动。

  “军士之所以善战,非但熟于技,亦必养其力。”中国古代军事类著作《登坛必究》这样写道。何意?就是说,士兵之所以骁勇善战,不仅要严格训练增加其击杀敌人的技能,更要淬炼其体能,才能将他的战斗力充分释放。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不论在什么时期,战争的胜负关系到国家或民族的生死存亡。为了赢得战争,人们在平时就经常对战争进行模拟,将战争作为一种游戏来演练,训练士兵的体能和作战技能,为了将来能够更快速、更高效地击败对手。

  体育,就是战争的最好模拟,运动场与战场只有一步之遥。其实,无论是古代奥运会,还是现代奥运会,许多项目都具有明显的军事特征。无怪乎学者们说:“当今世界流行的马拉松、拳击、击剑、标枪、摔跤、射箭……无不是原始军事和战争演变的产物。”

  军事催生了体育,当然军队也需要体育。体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它的情感功能、教育功能、社交功能、锻炼功能等都是军人所需要的。

  在西方社会,军队注重体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希腊时期。在当时,人们认为艰苦的训练,能够培养公民坚忍不拔的品格和承受巨大痛苦的能力,同时更能锻造强健的体魄。魁梧健硕的公民,走上战场就是力量的展示,也是国家实力的象征。斯巴达城邦,便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典型。

  “用橄榄球来塑造精英”,这个观念如今被西方很多国家的民众所接受。在他们的军事教育中,更是把体育作为重要的主课之一。在西点军校,体育是军官培养计划的四项内容之一,4000多名在校生就配备了131名专门负责体育工作的教职人员。每名西点军校的学员四年中必须修满8门体育课程,每学年必须用6周时间进行各种体育训练,而且必须参加一支校运动队。

  “兵坚民固,以勇为本。”《论语》中如是写道。在我国古代,人们也很早就认识到了体育对于军队战斗力的提升有帮助。射箭,可谓是中国古代体育项目的鼻祖,在周代就被列为当时教育的六艺之一。孔子、荀子、墨子都是射箭爱好者,不仅身体力行,还经常鼓励学生参与射箭。

  马拉松如今火遍大江南北,跑者都知道它诞生于1896年首届现代奥运会,是为了纪念在希波战争中传递胜利喜讯身亡的士兵菲迪皮茨,但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中国古代军营中早就有了自己的马拉松——元代的贵由赤。贵由赤,是元世祖忽必烈为了培养士兵的体力和耐力而举办的赛事,以元大都和元上都为起终点,距离一百八十里,要求三个时辰跑完全程。

  据悉,元代的180里,折合成现在大约是67.6公里,比全马还多出了一个半马的距离,要求6小时完赛,难度着实不小,元军的彪悍可见一斑。因此,元军能够一路高歌猛进杀进欧洲大陆其实有迹可循。

  鉴往知来,我军历来注重体能训练。毛泽东同志说:“体不坚实,则见兵而畏之。”1930年4月,红四军军长朱德、政治委员毛泽东根据红军数年的经验教训,在《加强体力与提高射击技术的训令》中指出“没有强健的体力,就有万分的革命精神和志愿也无从施用”,因此,“锻炼身体与增进体力,熟悉瞄准增进射击技能,是现在红军军事训练中的第一要着”,是“增进红军战斗力的唯一要件”。

  强健的体魄、过硬的体能,不仅是部队连续作战、战胜敌人的保证,也是抵抗疾病、战胜艰险的基础。而这些只有在平时加强体能训练,日积月累,才能达到。两万五千里长征,红军走过千难万险,如果没有强大的体能做基础,绝不可能实现爬雪山、过草地的壮举。

  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军人在战场上生存能力依然跟单兵的体能水平有着莫大的关联。

  和平时期,体育是保持士兵斗志最好的“磨刀石”之一。在竞技场上,紧张、激烈的拼搏与战场极为相似,参与者需要在极其紧张的情况下保持清醒的头脑,并对各种复杂情况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快速的反应。在准备打仗的年代,军人投入到激烈的体育对抗之中,才能保持虎虎生气和勇猛品格。军队通过体育锻炼,亦能保持旺盛斗志和强大战斗力。

  对于现代国防建设而言,体育的作用不容忽视。体能是战场的入场券,也是打胜仗的一个基石。对军人来说,增强体能既是作战必须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也是保证其他素质得以正常发挥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基础性条件。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战场犹如竞技场,但比竞技场更激烈,因为战场无亚军。(陈 超 丁远航)

(责编:韩笑(实习生)、闫嘉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