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总盯着“低垂的果实”

著名经济学家泰勒·考恩在著作《大停滞?》中提出一个观点:几个世纪以来,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源于享用了无数“低垂的果实”;当果实被摘完,经济也就随之陷入停滞。
“低垂的果实”,在经济学中被用来指代非常重要却又唾手可得的物质财富。比如,大片闲置的土地、大量的移民劳动者、强大的新科技,等等。它们正如挂在枝头、低低垂下的果子,一伸手就能摘到,从中得到的收益很大,所需付出的努力却很小。然而,如果坐拥这些易得的果实,却看不到“高处的果实”,总有坐吃山空的时候。
这种现象我们并不陌生。我国改革开放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经济依赖的是大量的投资,企业热衷于“山寨”别人现成的成功模式,看的是眼前、赚的是快钱。但如今,如果哪家企业依然盯着“低垂的果实”,不愿向价值链的高端转移,不重视创新和品牌建设,面临的将是微薄的利润空间,甚至陷入破产的绝境。
对部队官兵而言,同样不能只盯着“低垂的果实”。有的领导干部喜欢搞一些“特色工程”“亮点项目”,并在秀成果、晒成绩的过程中刷存在感。但细究起来,其中有些工作的“技术含量”不足、“上手门槛”不高,自己能搞,别人也能搞。如果将之作为发展之本、进步之阶,终究不是长远之计。军队是要打仗的。作为一名军人,如果自以为武艺娴熟、本领高超,并因此小得即满、不思进取,一旦遇到真正的高手,就只能手足无措、束手待毙了。
真正的明智之举,是准确衡量自己摘到的果实处于哪个高度,如果只是“低垂的果实”,那就应当怀着谦卑之心继续努力,不能被“小目标”“小成就”干扰,更不应洋洋自得、到处炫耀,博取围观和赞赏。毕竟,“低垂的果实”最好摘,但最甜美的果实却可能长在果树最顶端。陶醉于眼前的喜悦,难免会错过更大的喜悦。
攀上树梢去摘“高处的果实”,不是那么容易的。选择哪个枝节往上爬,能不能够得着果实,有没有掉下树的风险,需要科学判断、准确评估。若是没有强大的、源于内心的驱动力,是很难做到的;如果水平不够、功夫不深,不仅可能劳而无功,甚至会得不偿失。所以,应当把全副精神和力气都放在尚未摘得的果实上,而不是已经摘得的果实上。
“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这是廖俊波在武夷新区百日攻坚动员会上的开场白;“中国要由大国变成强国,需要有一批‘科研疯子’,这其中能有我,余愿足矣”,这是黄大年横躺在卡车前保护实验设施时的心声。条条战线上的改革创新尖兵提示我们,只要敢想、敢为、敢担当,就没有什么目标不能抵达,没有什么愿景不能实现。当前正在推进的改革强军事业,不是按下开始键就自然会开花结果,只有拿出“更挽藤梢上上头”的气魄,才能激发新作为、实现新突破,摘到最好的果实。
(武警桂林市支队 吴永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