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俄罗斯缘何彻底销毁化学武器?

2017年11月05日10:30 | 来源:解放军报
小字号

近日,美空军在一份生物样本采购招标中,将目标锁定俄罗斯人,引发包括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内的俄罗斯人的猜疑。人们担心,美国正在研发针对俄罗斯人的生物武器。而在“生物武器”这一名词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的同时,同属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化学武器,却在实现完全销毁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

日前,俄罗斯在乌德穆尔特共和国的基兹涅尔设施内销毁了本国最后一批化学武器。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使现代世界朝着更加和谐与安全的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

事实上,这一迟来的化武销毁,本应该发生在5年前。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高级顾问徐光裕介绍,1997年《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生效之时,俄罗斯和美国就曾承诺,在2012年4月之前全部销毁本国的化学武器。但是由于技术和预算等原因,俄罗斯和美国分别将化学武器销毁的目标日期延长至2020年和2023年。

与现代常规武器不同,化学武器难以精确选择目标,一旦释放便会通过空气和水源扩散,属“面积杀伤”武器,极易伤害平民。而且,化学武器生产成本较低,有“穷国的原子弹”之称,如果落入极端组织或恐怖分子之手,后果不堪设想。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外国军事研究所副所长李抒音表示,一直以来,化学武器因为违背国际法和人道主义原则而饱受指责,“使用化学武器等同于反人类罪行”,是当今国际社会对于化学武器的一个共识。美国甚至曾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实指化学武器)这一“莫须有”的罪名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可见,对化学武器的销毁,具有广泛的国际舆论基础,俄罗斯主动销毁化学武器的行为可以彰显自身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在徐光裕看来,俄罗斯选择提前3年完成销毁化武的目标,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事实上,冷战时期,化学武器曾经历了一段疯狂的发展时期,俄罗斯从苏联继承了世界上最大的化学武器库。冷战结束后,俄罗斯也一直面临着销毁化学武器的国际舆论压力。如今,俄罗斯以其坚决反对化学武器、支持军控的形象占据了道义上的主动。

李抒音指出,俄罗斯提前完成销毁化武,不仅可以树立正面形象,为自己赢得舆论上的主动,还会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一方面,积极履行国际义务,能够改善俄罗斯的国际形象,增强其国家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负责任国家”的形象,也有利于减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便于其更好地展开外交斡旋和对外经济合作。

俄罗斯销毁最后一批化学武器次日,美国国防部发言人米歇尔·巴尔丹扎就此事回应称,美国目前已经销毁了超过90%的化学武器,并将于2023年如期完成此项工作。

其实,积极支持销毁化学武器,对于俄罗斯和美国这样的大国而言,既是履行国际公约和相关协议的义务,也是遵循军备发展规律的要求。“人类追求和谐与安全的道路,注定艰难而漫长,但向前迈出的每一步,都使我们更加接近终点。”徐光裕说。(李莞梅)

(责编:黄子娟、王政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