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角屿之歌:岛是海的眼,兵是岛的眸

——东部战区陆军某海防旅角屿十连传承“海上南泥湾精神”爱岛守岛建岛素描

2017年11月20日07:26 | 来源:解放军报
小字号

这里面积仅为0.19平方公里,地形狭长,最窄处仅50米,因形状酷似牛角而得名;这里与金门一衣带水,退潮时距金门仅1750米;这里曾是无水、无电、无居民的荒凉小岛,“风唱歌,沙跳舞,马尾松拉二胡”是它的真实写照……

这便是位于祖国东南沿海的“英雄之岛”——角屿岛。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东部战区陆军某海防旅角屿十连驻防该岛,这个昔日的“海上上甘岭”成为“兵之岛”。凭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一代又一代守岛官兵坚强守防、艰苦创业,练兵备战、守岛建岛,以岛为家、以苦为荣,用钢铁肩膀扛起戍守“东南第一哨”的使命任务,将“海上南泥湾精神”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岛是海的眼,兵是岛的眸。有一首歌唱得好:“风起浪儿高,当兵上了岛。井水咸、烛光摇、荒岛拍浪礁。凝望咫尺的金门,扎根祖国最前哨……”初冬时节,本报记者踏上这座“英雄之岛”,聆听属于守岛官兵的“角屿之歌”。

“有咱战士在山上,管叫那荒岛变模样”

——摘自守岛官兵传唱不衰的歌曲《战士第二故乡》

“风舞松枝沙跳舞,海风敲窗伴人眠。”一位诗人曾这样描述角屿岛守岛官兵的艰苦生活。

在岛上,一块镌刻着“三个一好”字样的纪念石碑映入眼帘,碑身质朴无华,蕴含的道理却深刻。

何为“三个一好”?官兵如是作答:“一口好水井、一块好菜地、一个好猪圈。”这些在普通人眼中最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却是当年岛上官兵内心的希冀愿景。今天,“三个一好”更成为了守岛官兵的精神坐标。

角屿十连所在营代理营长田鑫说,1987年7月,时任厦门市副市长的习近平来到“英雄三岛”慰问守岛官兵,当了解到角屿岛是一座“三无岛”,部队官兵日常所需淡水、蔬菜全靠民船运输,且一旦遭遇恶劣天气就会“断水断菜”的情况后,便立即协调地方政府为守岛官兵解决生活保障难题。

那几年,军地双方齐心协力,很快为岛上建起了“一口好水井、一块好菜地、一个好猪圈”,从而解决了守岛官兵用水难、吃新鲜肉菜难的问题,这就是被后人广泛赞誉的“三个一好”工程。

一口好水井,从此官兵有了“生命泉”。在岛上第一口水井钻探出可饮用水之前,官兵们曾尝试在岛上打过8口井,但因为缺技术、没经验,这一心愿始终未能实现。

为切实解决官兵吃水难题,厦门市政府协调地方专业钻井队多次上岛,与官兵一起勘察地形,翻查地质资料,精确计算地表、地下水和海面落差,找准打井位置。经过近2年的不懈努力,“一口好水井”最终钻探成功。

一块好菜地,孕育“海上新绿洲。”解放初期,角屿岛曾发生过一次炮战,小岛每天承受着数以吨计炮弹的轰炸。驻守岛屿10余载的连队司务长唐登位曾听一位老班长讲起当时的情景——随手抓起一把泥土,都能捡出几块炮弹片,岛上寸草不生。

再后来,政府为官兵运来优质菜苗,派出专家帮助连队改良土壤;全连官兵积极行动,每逢官兵探亲归队、家属来队都要带上几棵树苗、几包菜籽……日子一天天过去,昔日的荒岛终于在官兵手中变成了一片生机盎然的绿洲。

走进十连官兵耕种的菜园,每一块菜地旁,都悬挂着标注有蔬菜生长规律的“种植牌”,这些都是官兵亲手绘制的。

多年来,连队不断传承丰富菜地文化,也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根植于官兵内心,“今年上半年连队菜地总产量已达6千斤。”说话间,唐司务长喜笑颜开。

一个好猪圈,军民共建“海上南泥湾”。过去,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缺少养殖经验,岛上养殖的牲畜很难成活。为此,地方专家想了不少办法,引进优良品种,配置专门饲料,定期接种疫苗……先是养活了猪,后又养活了鸡、羊,让昔日的荒岛充满了生机。

如今,岛上已建起一座占地140平方米的现代化养殖基地,五六种禽畜长势较好,在改善官兵伙食的同时,也为小岛增添了几分活力。

登上这座小岛,记者欣喜地发现,守岛官兵的生活条件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岛上绿树成荫,一座座花园式营房里,新式床柜、热水器、抽湿机、多功能饮水机、电熨斗等应有尽有,昔日的“海上上甘岭”俨然成为一座“海上新家园”。

“凝望咫尺的金门,扎根祖国最前哨”

——摘自守岛官兵集体创作的歌曲《角屿之歌》

在角屿岛码头,一块刻有“镇海”两个鲜红大字的巨石格外显眼。

十连官兵说,这是连队首任连长闻镇海亲手篆刻上去的。也是从那时起,守岛官兵便将“平时当战时,前沿当前锋,尖刀铸刀尖,一线创一流”的连训牢记于心间,化作爱国守岛的铮铮誓言和实际行动。

岛上的一面墙壁上镌刻着一个“群英谱”,记录着那个硝烟弥漫的战斗岁月。一天,对岸的金门守军突然向角屿岛开炮,2名正在海边值勤的守岛战士被炸伤。连队军医程国财闻讯后,赶忙背起急救箱冲向海边,不料又一发炮弹呼啸袭来……程国财壮烈牺牲。

为了纪念这位英勇救人的守岛英雄,战友们将他的名字镌刻在“群英谱”上。事实上,“群英谱”上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角屿岛也因此被称为“英雄之岛”。

数十年来,为了将“恪尽职守、精武强能”的光荣传统不断赓续,连队相继建起“长征精神”文化墙,布置“望金门”文化长廊,举办军事题材根雕、石雕艺术展,将岛上的一条条道路命名为“回归路”“爱岛路”“华美路”“爱厦路”……一个个具有哨所文化、阵地文化的特色“军营创意”,不断激发守岛官兵敢打敢拼的血性豪情。

扎根孤岛磨利剑,乐守天涯砺精兵。驻守海岛12年的十连观察所原所长殷文斌,是连队侦测观察专业的骨干。他每天守在观察所,对着观察镜一盯就是几个小时,刻苦磨砺观察技能;业余时间,他对照录像资料,分析辨别海上各类交通工具的声音特征……几年下来,殷文斌练就了“听音识物”“听音辨方位”的硬功夫。

某一天深夜,殷文斌所在哨所前方海域突然传来“轰”的一声巨响,由于当时海面能见度低,一时难以判明情况。紧急关头,殷文斌依据“响声大小、声源方位”预判为“撞船事故”……随后,哨所官兵利用夜视仪观测,果然发现海面上两艘船只相撞。危急时刻,守岛官兵迅速出动,及时搜救出多名落水群众。

作为前哨尖兵,必须练就一流本领。日常战备训练中,连队立足岗位建起练兵比武“大平台”,常态化开展“强素质、练打赢、当尖兵”活动,组织官兵同台竞技,激发精武强能热情。连队还与“鼓浪屿好八连”在陌生海岛展开对抗,提升协同守岛作战能力;积极开展小竞赛、小考核活动,形成比学赶帮浓厚氛围。

“前哨有我们守卫,请祖国和人民放心!”采访中,记者发现,这一誓言已成为角屿十连官兵的共同心声和自觉追求。

“我爱我的岛之家,站岗放哨为国家”

——摘自连队原四班班长林晓嵘创作的歌曲《岛之家》

角屿岛虽然不大,但在守岛官兵眼中,这里既是他们忠诚守卫的地方,也是他们悉心建设的思想之家、知识之家、心灵之家,更是他们成长成才的大舞台。

“岛上要举办‘花博会’了!”近日,“团日活动”结束后,连队团支部书记潘兴龙宣布了这个喜讯。很快,各个哨所官兵纷纷用花草树木装扮宿舍。

“看,参展品种真不少!”六班班长严海文说,“三角梅”扎根海岛不惧艰苦,“铁树”枝叶繁茂无畏风雨,“美人蕉”四季常青品格高贵,“灯笼花”象征着守岛官兵期盼万家团圆的心愿……岛上每一朵盛开的花朵,都凝结着官兵倾心培育的心血。

扎根海岛,乐守天涯。丰富多彩的海岛文化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郁郁葱葱的树林里,随处可见官兵用贝壳精心装饰的“格言警句”;崎岖蜿蜒的小路边,官兵亲手制作的根雕、沙雕点缀其间……今天的角屿岛如同一座“精神家园”,砥砺官兵扎根海岛、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官兵们说,多年前,岛上军营文化生活十分匮乏,“白天兵看兵、晚上数星星”,文化娱乐离不开“老三样”:打篮球、下象棋、玩扑克。

上世纪90年代,厦门市拥军模范刘维灿赠给十连官兵每人一把吉他,还请来音乐老师,教会官兵弹奏吉他,从此,深海孤岛时常飘出优美的旋律。

如今,由连队官兵组建的“百人吉他队”,已逾20次走进央视荧屏,一展守岛官兵的新时代风采。

前几年,上级筹资建造的“角屿文化活动中心”落户小岛。面积近600平方米的活动中心,集图书室、电子阅览室、乒乓球室等文化娱乐场所为一体,官兵实现了学习有平台、成才有依托的愿望。

去年,守岛官兵自发成立“海之音”电声乐队,连队的“角屿前哨网”和网络版《角屿卫士报》也办得有声有色;为满足不同兴趣爱好战士的需求,连队成立了书画、球类兴趣小组,先后开设“海之韵”小广播、“海之魂”读书演讲擂台……守防官兵的业余文化生活日趋多彩。

“我收获了友情与荣誉”“我增长了知识与才干”……采访中,官兵们用朴素的语言,述说着各自的成长和收获。

据介绍,连队积极与地方大学展开共建,在岛上开设网络远程教育课程,定期聘请高校教师进行在线辅导。近3年来,十连已有87名官兵实现了在线学历升级,老连长于铭东还利用业余时间攻读,考取了硕士研究生。

多年前,曾有一位将军上岛视察,写下“自力根生”四个字。他特意将“更”字换成“根”字,赞扬官兵“苦中不言苦、苦中见精神、苦中有作为”。

把生命之根、理想之根、奋斗之根深扎于海岛的泥土中,这,正是角屿十连官兵爱岛守岛、忠诚作为的原因所在。

 

(责编:黄子娟、闫嘉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