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为来年播种 基层人才接茬成长的奥秘在哪里?

2017年12月15日09:36 | 来源:解放军报
小字号
原标题:人才接茬成长的奥秘在哪里

  图:“张公富创新团队”人员结构图。 叶罗思东绘

图:意气风发的创新团队成员。 张云龙摄

  习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这既是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人才队伍建设的科学规划,也是对各级组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出的时代要求。

  基层部队如何形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陆军装甲兵学院蚌埠校区原教练团“张公富创新团队”的实践,为我们带来了诸多启示。

  人才培养需要超前意识——

  收获的同时,要想着为来年播种

  “不带出几个扛活的骨干,就别想撂挑子!”今年上半年,已服役26年的该教练团一级军士长胡德鑫提出想从保障岗位挪到教学岗位工作,团领导在谈话时交给他这样一个任务。

  “这项任务以往是由张公富班长牵头的。”胡德鑫告诉记者,在他们团,当师傅的要是带不出一批好徒弟,就不算合格,而他就是张公富带出的徒弟之一。

  采取以老带新的方法超前培养人才、超前储备人才,是该团的传统做法。记者了解到,该团每年都从新兵中筛选一批有潜力的苗子进入创新人才库,每次重大演训和教学保障任务都安排一定比例的新兵参与。2015年,团里成立“张公富创新团队”时,除了吸纳一批技术过硬、成果丰硕的士官骨干,还特意挑选了一部分有潜力可挖的“新苗子”。

  某新型信息化装备列装前大半年,团里就遴选出一批“种子选手”进驻装备生产厂家学习,自制模拟训练器材展开适应性训练。装备一到手,官兵们玩得“溜溜转”,直接投入教学保障一线。

  上士王学发几年前还是坦克维修领域的“生瓜蛋子”,但他幸运地被选入团里的创新小组。原因是,经过考核组的多方评估,他在这方面有较大潜力。果不其然,经过几年锤炼,如今王学发已成为团里的维修能手。

  “人们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基层部队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必须要想在前、干在前,否则就会出现人才断层的现象。”该团多位带兵人都发出如此感叹。比如,有的单位平时有演训或比武任务都是训练尖子上,尖子越磨越尖,队伍越落越远,结果尖子一退役,部队的训练水平马上出现波动。

  “收获的同时,要想着为来年播种。”该团一位领导说,“张公富退休已经半年多了,目前来看,团里技术骨干人才接茬成长顺畅,但3年后、5年后呢?人才建设一定要有长远谋划。”

  人才培养需要梯次配备——

  常青树不是不落叶,而是始终有新叶在生长

  去年底,张公富退休时,上级领导也有顾虑,担心他这摊活没人接手,团队创新能力随之下降。

  “常青树不是不落叶,而是始终有新叶在生长。”该团领导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老兵用得再顺手,总有复退的一天,人才队伍要始终保持活力,就应该做到梯次配备,做到“流水不腐”。

  前不久,记者来到“张公富创新团队”,见到的是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如果按进入创新团队的时间来算,大家都是学友,但论拜师学艺,师徒关系却分得很清。

  “人才的成长不是跳高,而是爬楼梯,要一步一个台阶向上攀登。”这些年,创新团队选人时,既有来了就能发挥作用的老士官,也有初出茅庐的新同志,他们之间形成了以老带新、一级带一级的“人才梯队”。

  “防止战斗力波动的关键是保持人才队伍的稳定。”该团政治处领导说,这个稳定不是指一个人、一茬人,而是指整个人才队伍的结构、培养的流程、形成的趋势。

  梯次配备,在有的单位却说易行难。

  要形成梯次,就要敢于把新人放在关键岗位磨炼。记者在采访调研中看到,有的单位在人才使用上还是趋于保守,大项任务、重点攻关、难点项目还是习惯用“老将”。

  “老话说得好,百日笛子千日箫,小小胡琴拉断腰。不花时间摔打,不给机会历练,‘生瓜蛋子’永远跟不上趟。”团领导告诉记者,在“张公富创新团队”,大胆使用新人是一大亮点。每次演训任务,都是新老搭配上阵。

  记者在创新团队成果展厅看到,几乎所有创新成果都是以老带新攻关完成的。在展厅前半部分,基本都是张公富带着“徒弟”胡德鑫、孔文富等人;而近两年的创新成果,则是胡德鑫、孔文富等人带着更年轻的同志。创新的接力棒,就这样一茬茬传递下去。

  人才培养需要广收广种——

  只要给机会给平台,人人都可能成为人才

  其实,“张公富创新团队”过去叫“张公富工作室”。从“工作室”到“团队”,虽然变化的只有几个字,但折射的是该团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

  张公富是搞坦克发动机维修的,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工作室成立之初,汇集了团里坦克发动机维修一线的骨干。团领导很快发现,仅仅搞发动机维修,工作室活力不足。他们分析认为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有的工作室专业性太强,团队作为基层单位,好苗子挑选范围窄,最终很可能因人才断档而名存实亡。二是走“精英模式”不长久,没有发动群众一起参与创新,小圈子内循环,起不到辐射作用。

  由此,“张公富工作室”变成了“张公富创新团队”。该团打破专业壁垒,在全团范围内挑选各方面的骨干人才和好苗子,广泛开展群众性创新活动。经过一段时间运行,一个覆盖装甲兵驾驶、通信、射击等专业及两栖、指挥、侦察等新装备领域的士官创新团队脱颖而出。

  在创新团队带动下,除了发动机维修领域,机电、火炮领域也不断冒出能独当一面的技术大拿。谈及这,该团领导深有感触:“只要给机会给平台,人人都可能成为人才!”

  记者了解到,从去年底开始,该团结合演习保障、专业比武、换季普查等时机,组织创新团队成员在全团集体会诊,巡回授技。此外,他们还结合军事职业教育试点工作,组织创新团队成员共制作了51堂示范课、42堂微课,让全团官兵都能共享经验,提升技能。

  “林子大了,生态好了,好树苗自然就多了。”记者在该团的士官人才档案中看到,已经列入考察范围,具备一定发展潜质的后备人才多达百余人。

  采访结束时,记者得知这个团即将面临调整改革,未来肩负的担子可能会更重。该团领导信心十足:只要人才接茬成长,部队战斗力建设就有了源源不竭的动力之源。(欧阳浩 吴继宏 王昶)

 

(责编:鄢玲淼(实习生)、闫嘉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