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专家:日本水陆机动团或将继续扩大 但不敢轻易挑衅中国

2018年04月13日00:23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7日,日本陆上自卫队水陆机动团向媒体展示了夺回离岛训练,进行了从直升机沿绳索空降等训练。

人民网北京4月12日电 (邱越 陈程)日本陆上自卫队新设的离岛防卫专门部队“水陆机动团”7日举行成立仪式。这是二战以来,日本自卫队首个水陆两栖作战部队。军事专家尹卓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目前的水陆机动团还只是一支“种子”部队,未来可能会继续扩大。它能够对钓鱼岛形成一定威胁,不过日本轻易不敢对中国动武。

水陆机动团还是“种子”部队 未来或将扩编

针对日本举行离岛防卫专门部队“水陆机动团”成立仪式,外交部发言人耿爽表示,由于历史原因,日本的军事安全动向一直受到亚洲邻国的普遍关注。我们希望日方切实尊重邻国安全利益和关切,多做对地区和平稳定有利的事情,而不是相反。在钓鱼岛问题上,中方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

据日媒报道,该机动团规模约为2100人,配备AAV-7两栖装甲车以及陆上自卫队从2018年开始引进的“鱼鹰”美国运输机等。水陆机动团被定位为“日本版海军陆战队”,作为陆上自卫队夺回离岛的专门部队启动,负责保卫西南诸岛。

尹卓指出,从目前日本政府公布的水陆机动团的人员编制、以及人员和装备的数量和质量来看,现在这还是一支“种子”部队,今后可能在此基础上继续扩大。水陆机动团完全照搬了美军的登陆样式,即超地平线登陆方式,使用“出云”号等大型两栖舰,利用V-22“鱼鹰”运输机进行垂直登陆,同时使用AAV-7水面快速登陆艇从水面登陆,今后还有可能配备大型气垫船等设备。虽然目前水陆机动团还只能遂行战术级的任务,但未来一旦扩编到3500人,甚至到8000人,达到一到两个旅的规模,日本便具备了跟着美国全球作战的实力,那么今后美国在中东、非洲等地的军事行动,日本都可能派出以水陆机动团为核心的作战力量参与。

水陆机动团能够对钓鱼岛形成威胁

日媒称,自卫队并未在西南诸岛部署主要战力,西南诸岛一直以来是“防卫的空白地带”。在中国军事威胁增大的背景下,水陆机动团有望成为增强西南诸岛防卫力的关键。如果离岛被占领,水陆机动团将在夺回离岛作战中发挥先锋队的作用

尹卓表示,这2100人的水陆机动团是今后日本想要建立的大型陆战队的雏形,其短期目标主要是针对钓鱼岛方向。

“以水陆机动团目前的编成和武器装备,在钓鱼岛进行夺岛作战是能够对我国构成重大威胁的。”尹卓说,钓鱼岛主岛及其周边海域范围很小,无法向其投送太大兵力,2000多人已经算是相当大的兵力了。水陆机动团配备的“鱼鹰”运输机机型大、航程远,航速也比一般直升机要快一倍以上,还可以悬停,水陆机动团可从距钓鱼岛较近的日本离岛进行直接投送,不需要经过舰船,而且可以运载大量的人员和重型武器装备,因此水陆机动团在钓鱼岛作战能够起到一定作用。不过日本瞄准的不仅仅是钓鱼岛,它更重要的目标是想随着美军全球作战,包括对台湾地区和朝鲜半岛的干预。但面对这些战役级别的军事行动,水陆机动团的兵力就明显不足。

报道称,自卫队原计划在水陆机动团成立之际部署36辆AAV-7,但由于美国的生产体制原因,仅部署了12辆。AAV-7原本就是美军上世纪70年代部署的“老古董”,水上时速仅为13公里,速度相当慢。陆上自卫队内部的指责声音高涨,称“这必然会被敌人击中”。

尹卓表示,日本之所以购买AAV-7,是打算先用这种低档装备进行训练,熟练掌握后,再购入美军现役的高速两栖登陆车和大型气垫船,形成战役级的投送能力。水陆机动团属于一支进攻型的力量,这与日本一直奉行的防御型战略是背道而驰的,日本也不确定美国会多大程度上容忍其发展进攻性力量。所以日本先用一些不那么先进的武器,打造一个水陆机动团的雏形,摆出一个防御型的姿态,只要美国不对其提出疑问,今后再逐渐扩大编制,使水陆机动团的进攻能力越来越强。

尹卓表示,由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行动能力正在衰弱,所以它需要日本军事力量的支持,因此,日本以水陆机动团为核心的陆战队可能会发展壮大,日本也必将更加依赖美军,来发展其自身的两栖攻击能力。“不过美国绝不会允许日本拥有弹射起飞型航母、战略核武器等装备形成战进攻能力。”

日本轻易不敢对中国动武

英国路透社评论称,日本成立水陆机动团的做法存在争议。在日本《和平宪法》中,日本宣布放弃发动战争的权利。有批评人士警告,水陆两栖作战部队能投射兵力,可以对日本邻国构成威胁。

谈到水陆机动团对中国的威胁时,尹卓表示,在两栖进攻能力上,日本自卫队与中国海军存在很大差距,今后这个差距只会越拉越大。中国具备战略投送能力,未来中国凭借大型运输机、战略型核潜艇、数万吨的大型两栖舰和弹射起飞型航母,将使得中国军队的两栖投送能力令日本无法企及,因此日本轻易不敢使用水陆机动团对中国动武。“

(责编:王吉全、王政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